不拘一格(bù jū yī gé)的故事

2023-11-19 05:52

1个回答
我国清代有位思想家和文学家,名叫龚自珍 。1792年,他出生于浙江仁和就是现在的杭州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他从小就喜爱读书,特别爱学写诗。14岁时,他就能写诗,18岁时会填词,20岁就成了当时著名的诗人。他写的诗,想象力很丰富,语言也瑰丽多姿,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他在诗中揭露了清王朝的黑暗和腐败,主张改革,支持禁烟派,反对侵略,反对妥协,充满着爱国热情。他是个爱国主义者。

龚自珍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在清朝政府里做了20年左右的官。由于他不满官场中的腐败和黑暗,一直受到排挤和打击。

自从林则徐到了广东开始大举禁止鸦片的时侯,龚自珍就预感到英国很有可能会发动战争,龚自珍建议朝廷加强边防战备工程。

1839年,在他48岁时,就毅然辞官回老家。在回乡的旅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

一天,龚自珍路过镇江,只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打听,原来当地在赛神。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等天神在虔诚地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听当代文豪也在这里,一位道士马上挤上前来恳请龚自珍为天神写篇祭文。

龚自珍一挥而就写下了《九州生气恃风雷》这首诗,全诗共四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中九州是整个中国的代称。诗的大意说,中国要有生气,要凭借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现在人们都不敢说话,沉闷得令人可悲。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间来吧。

后来,人们把“不拘一格降人才”总结出“不拘一格”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拘泥于一种规格、办法。

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成语“不拘一格”出自清朝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拘”的意思是限制。“不拘”的意思是不拘泥 不限制。“格”的意思是规格、方式、标准。“不拘一格”比喻打破常规,不局限于一种规格与方式。

故事讲了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得不到朝廷重用。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一颗爱国心,做事要不拘一格,有创新意识。
相关问答
缺一不可   [quē yī bù kě]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
1个回答2023-09-13 23:36
缺一不可   [quē yī bù kě] [缺一不可]成语解释 少一样也不行。 [缺一不可]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林冲道:‘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正是鼎...
全文
泰戈尔 戈念gē 还是gé
1个回答2022-09-09 02:30
戈只有一种读音:gē
鞠婧祎读音: [jū
2个回答2023-02-14 14:00
鞠 婧 祎 jū jìng yī
一视同仁yī shì tóng rén
1个回答2024-03-29 14:41
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步摇 [bù yáo]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8 17:58
步摇   [bù yáo] [步摇]基本解释 1.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 2.冠名。参见“步摇冠”。 [步摇]详细解释 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 《释名·释...
全文
假痴不癫jiǎ chī bù diān
1个回答2024-01-08 00:13
用于商业经营之中常常是经营者为了掩盖自己的企图,常以假痴来迷惑众人,宁可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不可无为示有为,糊涂装聪明。
月攘一鸡 (yuè rǎng yī jī)
2个回答2022-10-29 19:42
⑴是非君子之道:之(的 ) ⑵请损之:损( 盗窃,偷) ⑶以待来年然后已:来年( 第二年、明年) ⑷或告之曰:或( 有的人) 翻译句子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
全文
“衣锦还乡”中的“衣”是读 yī 还是 yì ?
3个回答2022-12-25 07:39
应该是读yì , 读yī时是名词指衣服,而锦就是指华贵的衣服,两个名词连在一起显然有语病。 而读 yì 的时候是指动词,是穿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穿着华贵的衣服 对噢!!!我是从古代汉语的语法方面上讲的...
全文
“无拘无束”的“拘”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1-02 14:50
目 无拘无卜郑束 发音 wú jū wú shù 释义 拘、束:限制、约束。形型手颂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薯举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
全文
行大事者为何要拘小节?有什么例子可以说明要拘小节?
1个回答2024-04-17 03:01
想成大事,而不想拘小节,那是懒人的借口和托词,是失败者不愿启齿的根本原因。拘小节者不一定能成大事,但成大事者必拘小节。小事都做不了,还能做什么大事?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