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生可以胜过老师,原因是

2023-11-20 04:48

2个回答
原因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译文
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
2、作品简介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韩愈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国子博士、吏部侍郎等职。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相关问答
推敲的故事 从文中来看韩愈为什么认为敲比推字好
1个回答2024-01-22 19:28
敲字显得有礼,表明僧人的特点;若是推,则是不告而进,太没礼貌,不合出家人得特点。,同时以敲字衬托此时之静,以动写静,别有韵味。
文学家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 韩愈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2 06:52
1、韩愈 (768~824)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2、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
全文
推敲的来历中你认为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韩愈呢?我想对谁说什么?
1个回答2024-03-05 03:18
我认为贾岛是一个爱思考的人,韩愈是一个有涵养讲道理的人,我想对贾岛说:“您那刻苦钻研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韩愈为什么认为“左氏浮夸”
3个回答2022-12-04 10:55
韩愈在《进学解》中提出“《左氏》浮夸”说,后世论者众说纷纭。“浮夸”是“浮”和“夸”两个词语的组合。《左氏》之“浮”当是韩愈文气说的气盛言宜,“夸”当是《左传》受古代宗教的影响,用夸诞的笔法借神说教。...
全文
我认为贾岛是一个什么的人韩愈是一个什么的人,我想对谁说:“什么
3个回答2023-03-16 03:48
贾岛是个爱思考的苦吟派的诗人 韩愈是个有涵养讲道理的人
说韩愈人品不好,有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3:25
也不是人品不好,只是史家颇有微词(吴世昌先生对其批评尤为尖锐),我列三点吧! 一:就是他受批评最大的指迹一点:批评改革! 唐顺宗即位后,有恢复前烈,振兴大唐的志向!他任命了王叔文,柳宗元...
全文
有关韩愈的名言和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5:58
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进学解》 2、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 《与孟尚书书》 3、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草色晚,故穿庭树作飞...
全文
韩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6:54
韩愈任刑部侍郎时,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皇帝将释迦牟尼佛佛骨迎入了宫中供养三日,举国若狂,甚有百姓烧指灼背而供养者。因谏阻天子迎佛骨,耗费银钱,作《谏迎佛骨表》。宪宗闻之大怒,将处以...
全文
韩愈《师说》全文
1个回答2024-01-26 02:45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全文
韩愈写诗时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7:48
除了贾岛,还有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这首《泊船瓜洲》脍炙人口,已成千古绝唱,尤其是第三句中“绿”字的选用,更是为后人啧啧称道,...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