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要求子女的事例

2023-11-21 14:36

快!!要短的,社会上的。
3个回答
文 李古成

甘祖昌,江西省莲花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甘祖昌对子女严格要求的故事可以编成一本书,这里仅选择几个鲜为人知的事例,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艰苦奋斗

1951年,甘祖昌的大儿子锦荣在家里做篾工,听说父亲当了新疆军区后勤部长。千里迢迢从老家赶到新疆,希望找个轻松的工作。不料父亲对他说:“你20多岁了,读书超过了年龄,现在工厂需要锻工,你去学打铁吧。”甘锦荣在新疆打了半年铁,比在家做篾工更累,身体吃不消,向父亲诉苦,甘祖昌又把他安排到农建第六师学开拖拉机。锦荣不满意,写信向老家的老奶奶求援。甘祖昌收到老娘的来信,立刻回信说:我们干部子女不能搞特殊,应该带头艰苦奋斗,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后来锦荣随父回乡务农,又多次提出要父亲出钱给他盖房子。甘祖昌不同意,他说:“我不能把国家给我的工资给子女享受。再说,我们现住的房子先后五次被敌人放火烧过,是乡亲们冒生命危险抢救下来的,留下它做传统教育的教材吧。”

甘祖昌是1957年回乡务农的,到家第三天清晨,就带孩子们背着粪筐到野外捡粪。为了适应南方人种水稻的习惯,甘祖昌要孩子们打赤脚下地。孩子们从小没打过赤脚,过了两天,健荣脚上就打出了十多个水泡,十分疼痛,不愿再干了。父亲教育他说:“只有不怕吃苦,坚持锻炼,才能取得成功。”在甘祖昌的坚持下,孩子们终于很快适应了环境,以后个个养成了自觉劳动的好习惯。

甘祖昌的小女儿公荣有一次穿了一双鞋帮破了的鞋子上学,有同学开玩笑说:“将军的女儿还穿这样的鞋?”公荣听了脸红,回家把鞋扔到墙脚。甘祖昌见了,把鞋子捡起,戴上老花镜,一针针把鞋子补好。他对公荣说:“我在你这样的年纪给老板挑脚,每天来回120里,春夏秋冬都打赤脚。现在生活好了,可不能忘了艰苦奋斗的传统呵。”以后甘祖昌给每个孩子发了个针线包,衣服破了,自己动手缝补。

不搞特殊

1972年甘祖昌的大女儿平荣在吉安卫校学习,听说要征女兵,立刻给父亲写信,求他给征兵部门打个招呼,让她当兵。不料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批评:“我知道你眼睛近视,不符合当兵条件,我们干部子女不准开后门搞特殊化!”而平荣因为在学校品学兼优被单位推荐参了军。甘祖昌得到消息感到会影响部队素质,打算给平荣所在部队写信让她退伍。正在这个时候平荣从部队来信,说她用左眼瞄准,打靶成绩达到优秀,并被选送参加全军射击表演赛,甘祖昌才改变了原来的打算,让她在部队锻炼。

1974年甘祖昌的小女儿公荣初中毕业了。班主任家访,说起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想让子女上高中。但县里高中名额有限,仅三分之一学生可以升学,公荣在班上成绩好,是推荐的对象。甘祖昌听了立刻表态:“既然名额有限,就不要考虑公荣的升学问题了,让她回乡务农吧。”事后他耐心地向女儿解释说:“我8岁就开始劳动,你15岁,不算小了;我和你三个叔叔加起来才读6年书,你一人学了9年,也不算少了。你是干部子女,要吃苦在前,带头把农村建设好。”公荣在父亲的教导下,参加劳动成绩突出,1978年被吸收为工商银行储蓄员,因工作出色成为“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

1976年甘祖昌的爱人龚全珍从教育岗位离休。按照当时规定可由一个子女顶替。四女吉荣打算去学校“顶班”。但甘祖昌坚决反对。他说:“子女长大了应该自谋出路,不能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吉荣没读过师范,文化也不高,她能教书么?”以后,吉荣要去共大学习中医草药,征求甘祖昌的意见。他说:“学技术我同意,就是不能顶班!”吉荣后来终于成了一名合格的医药工作者。

移风易俗

甘祖昌有五个子女,80年代以后陆续到了成家的年龄,他一再嘱咐他们:你们结婚,要带头移风易俗,不收礼金,也不要宴请客人。70年代新荣结婚,他只花30元买了个衣柜,20元买了张书桌,连被子床单总共才花一百多元钱。结婚前一天,甘祖昌交代亲友们说:明天结婚,女方派两位女伴把新娘送到公社,这里也派两位女伴到公社去接人。在公社领了结婚证就算结了婚,我们家里不办酒席,只发点糖果给送亲的姑娘们。

1981年大女儿平荣结婚。平荣把女婿带回家来。龚全珍很高兴,建议按照莲花风俗,买点礼物送给他们,表示作父母的一点心意。但是甘祖昌不同意,他说:“不要送什么礼物,子女结婚,父母掏钱的旧习俗应该打破。我们要鼓励年轻人艰苦创业,走自己的道路。”

老农刘记圣是甘祖昌的好朋友,他多次劝甘祖昌:“你把钱用到集体事业上去是对的,但是你也要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想想,拿点钱给儿子盖房吧。”甘祖昌不同意他的观点,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十大措施之一,就是废除继承权。留下一笔遗产,让后代坐享其成,这不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继承观,我们只能把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留给后代,这才是真正的宝贵遗产。”

言传身教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甘祖昌的小女儿公荣、侄儿甘铁朗、孙子甘全连一同初中毕业,回到家乡参加农业生产。同时,还有李孝林等十余位知识青年也回乡参加农业劳动。甘祖昌为了教育他们安心农村生产,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从大年初一到初四,组织他们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有关党在农村方针政策方面的文件。并邀请在旧社会和他一起挑过脚的四位老农给孩子们上课,现身说法,讲家史和村史,用新旧社会对比的方法来启发教育年轻一代。座谈会使这些回乡务农的年轻人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青春。

接着,甘祖昌便把孩子们带到屋后的虎形山上,对他们说:若要富,先种树。虎形山荒芜太可惜,应该开垦出来种植果树。在场的二弟洪昌却认为:虎形山土质贫瘠,种树不能成活。甘祖昌笑着说:“那是因为方法不对头,南泥湾土质比这更差,种庄稼照样丰收。”他便亲自示范,深挖坑,施好肥,栽上树,勤管理。当时,这些孩子跟着甘祖昌天天去山上劳动。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果树成林。甘祖昌的孩子们也都茁壮成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作出了优异的成绩。
尊老爱幼,不浪费能源。做事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勤俭节约,要有礼貌、大方。见到亲戚要问好
家长从来不让我剩饭~~
在我五年级的时候,对土豆特别钟情,但是因为有一天任性了,我在碗里乘了满满的土豆,无论家人怎么劝说我都不愿意听,于是妈妈强迫我吃完了,仅仅是因为剩饭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吃过土豆,因为我看见土豆就没了食欲~~
相关问答
名人严格要求自己事例
1个回答2024-01-31 00:18
名人严格要求自己事例,向我们常说的古人在学习中全力投入的“头悬梁锥刺股”指的就是东汉的孙敬和战国时期的苏秦两个历史名人了。孙敬晚上读书怕打瞌睡,就用绳子把头发跟房梁绑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利用疼痛来让自...
全文
有什么体现老师严格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02 00:26
1上课去晚了-罚站2上课睡觉-写检查3上课讲话-写检查4作业不完成-留下来补作业
古代有名的严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16 17:48
汉顺帝时,苏章任冀州刺史。他的一个朋友在冀州境内的清河郡任太守,有人举报他贪赃枉法版。接到权举报后,苏章微服巡行到清河郡,查清了太守贪赃枉法的事情后,设立了行辕。太守前来拜见,苏章置酒摆宴,与他饮...
全文
严也是一种爱实例
1个回答2024-04-19 11:44
父爱的严厉,多好的例子!老师的爱!
有什么体现老师严格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15 12:08
体现老师严格的事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们像往常一样去上作文课,老师讲观察作文,讲的眉飞色舞,突然,老师停住不讲了,眼睛瞪得老大,像是要喷出火来。 只见老师掰了一截粉笔扔向一位同学”啪“...
全文
严厉对待孩子而让孩子有了成就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30 15:12
孟母三迁 宋代一门出三宰相的家庭 岳母刺字 撒切尔父亲要求只坐前排 狼爸虎妈
写老师对我很严厉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9 10:00
老师我想对你说 时光荏苒,老师你还好吗?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
全文
求对孩子很严格,实际是很爱孩子为孩子好的名人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14 05:03
傅雷啊 具体事例上网搜,一查就找到
古代有什么严师出高徒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23 13:25
古代严师出高徒的例子: 1、褚遂良学师 虞世南是初唐时的大书法家,褚遂良拜虞世南为师学书法。有名师指点,褚遂良进步很快,有不少人吹捧他。他问虞世南:“我的字能否与智永前辈相比?”虞世南说:“取得一点...
全文
严师出高徒的例子
1个回答2022-10-09 10:47
孟子对学生严格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