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青州的历史故事

2023-11-21 19:30

4个回答
  范仲淹。这个行色匆匆的苏州人,一生注定要与被贬斥和流放异乡的命运为伍,前前后后被贬黜过三次,每一次,都是为国事民生,犯颜直谏,触怒天颜。虽屡次被贬,仍不改初心,诸次亲友送别,都为他赠誉:“此行尤光。”直至“此行最光。”范希文的“三光”从此而来。

  “三光”范希文在苏杭、青徐、汴梁、河中都留下大量遗迹,成为当地的人文名胜。最出名的当然要数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记》,至今仍是中国人必读的名篇,常常在意气风发时拿出来激励自己的幌子。岳阳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一个小小的江渚岸脚,因为了一个人一句话,却被历史永远地铭记,这遭际不能不让人羡艳不已。

  青州也不可小看,直到清代,这里还是历代为官之人行过必要膜拜地地方,到青州不为别的,只为拜清官。

  清官是谁?范仲淹。

  范仲淹在青州的政绩有澧泉亭佐证。传说中,范仲淹在青州时逢天旱,日日为民请命祈雨,后来在一个亭子处一脚踏出了泉水,甘芳清冽,喷涌而出。有关圣人的故事总是带着神话的色彩,大概是后人因为爱戴,也大概是年深日久掩埋了历史原貌,反正死无对证,倒是见出小民的可爱和清官的伟大。

  这个亭子在三贤祠内,庙内塑有范氏神像,欧阳文忠公和富弼公享祀左右两侧偏殿。范公峨冠博带,威严中见慈和,眉宇间似乎皱着隐忧。我直直地走进去膜拜了一下,尽管不当官,清官不可不敬。无以为香烛,只好借手中吃了一口的冰糖葫芦做香,双手执之,顶礼而去。也许是有些不恭,我走到亭子里就被绊了一跤,险些栽到一口井中。好险,幸亏井上蒙着铁丝网。

  这就是“澧泉亭”了,那口井,自然是当年冒出甘霖的所在。我想范公不会计较我的冰糖葫芦,他是想让粗心的我看看这井罢了。

  井里有水,照出我带点惊惶的脸,和头顶的椽瓦。这水自然不是1034年的宋朝井水,它曾经照见了那时候青州的碧云天,黄叶地,曾经照出一个不寐的迁旅之人,他每到一处都不是故乡,但他每到一处那里的小民都要为他建立祭祀之祠,在苏州,杭州,青州,徐州,你可以看到听到他的名字写在县志里,挂在街头巷末的草民嘴里。

  生为朝廷,死为草民。范氏流芳的原因,大概是流放成就了他的清名。清官在青州,澧泉清如水,也如范仲淹的心一样澄明,往来过客,当以此为鉴。那些拜清官的为官者,先要到这里来照照自己的心才行。
皇佑三年(1051年),范仲淹从杭州调任青州,接替富弼任知州。虽然已是迟暮之年,但他不顾年老体弱,带病处理繁杂的公务,还经常微服到黎民百姓中去,察访体恤民情。

他上任之初,“岁饥物贵,河朔流民,尚在村落,因须救济”。河北闹水灾,大批灾民滞留青州,造成粮食价格大幅上升。可是按照朝廷的规定,青州百姓的皇粮要跑到博州(今聊城)去交纳,粮价昂贵,路途遥远,黄河阻拦,百姓叫苦连天。范仲淹经过调查,知道聊城的粮价比青州便宜许多,于是改变以往的做法,让青州百姓按照正常年景的粮价交钱给官府,以款代粮。然后派人去聊城,就地购粮,很快就完成了预定的皇粮任务。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免去了百姓的长途运送之苦,又平抑了青州的粮价。而且,范仲淹令人把剩余的钱退还给百姓,得到大家的赞扬。

范仲淹知青州时,当地流行一种“红眼病”,蔓延多年,难以治愈。范仲淹亲自搜集民间验方,和中医先生们细心研究,利用清澈的阳河泉水调制,合药制成“青州白丸”,为不少人治好了红眼病。为此,范仲淹把调制药丸的清泉命名为“醴泉”,并在醴泉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后来,人们为感念范仲淹,就把亭子叫作“范公井亭”。后人在此建三贤祠,祭礼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三位名臣。
他上任之初,“岁饥物贵,河朔流民,尚在村落,因须救济”。河北闹水灾,大批灾民滞留青州,造成粮食价格大幅上升。可是按照朝廷的规定,青州百姓的皇粮要跑到博州(今聊城)去交纳,粮价昂贵,路途遥远,黄河阻拦,百姓叫苦连天。范仲淹经过调查,知道聊城的粮价比青州便宜许多,于是改变以往的做法,让青州百姓按照正常年景的粮价交钱给官府,以款代粮。然后派人去聊城,就地购粮,很快就完成了预定的皇粮任务。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免去了百姓的长途运送之苦,又平抑了青州的粮价。而且,范仲淹令人把剩余的钱退还给百姓,得到大家的赞扬。
范仲淹知青州时,当地流行一种“红眼病”,蔓延多年,难以治愈。范仲淹亲自搜集民间验方,和中医先生们细心研究,利用清澈的阳河泉水调制,合药制成“青州白丸”,为不少人治好了红眼病。为此,范仲淹把调制药丸的清泉命名为“醴泉”,并在醴泉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后来,人们为感念范仲淹,就把亭子叫作“范公井亭”。后人在此建三贤祠,祭礼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三位名臣。
范仲淹。这个行色匆匆的苏州人,一生注定要与被贬斥和流放异乡的命运为伍,前前后后被贬黜过三次,每一次,都是为国事民生,犯颜直谏,触怒天颜。虽屡次被贬,仍不改初心,诸次亲友送别,都为他赠誉:“此行尤光。”直至“此行最光。”范希文的“三光”从此而来
相关问答
《宋史 范仲淹传》翻译一下
1个回答2022-12-06 08:46
用字典就可以了
除了范仲淹,范姓历史名人还有谁?
1个回答2024-03-21 05:41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范姓名人个人觉得是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其他有如范蠡,春秋时期著名谋士(辅佐越王勾践),经济学家,后被人称商圣。范成大,南宋著名诗人。范增,秦末著名谋士(辅佐项羽),项...
全文
《宋史·范仲淹传》
3个回答2022-04-17 20:50
1.举例子。用具体的实例来表现范仲淹为人的善良与为官的忠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史范仲淹传
1个回答2022-04-17 23:45
范仲淹,字希文,他的祖先为*州人,后来举家迁往江南
宋史范仲淹传?
1个回答2022-05-30 23:01
答:乐善好施,养济族人,心怀百姓的品质。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性情刚毅、为人谦和,对亲至孝、心怀家国。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
全文
类似于“范仲淹”这样的历史人物列举
1个回答2024-03-15 16:05
清朝林则徐,北宋文天祥,明朝石谦!
范仲淹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4:41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赖。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
全文
范仲淹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6:42
1.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中了进士,得到真宗赵恒的接见,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范仲淹政绩斐然,如安抚江淮的蝗灾、修建“范公堤”等,但由于喜欢给高层“挑刺”,仕途就像...
全文
范仲淹的诗句
1个回答2024-01-24 11:09
宋代范仲淹的诗句: 1、渔家傲·秋思 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全文
读了范仲淹的故事,你会想到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03:43
  这一周学习了第十六课>以后,受到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他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不但 让我理解了内容 ,而且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 给了我极大的教育。范仲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