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信历史典故是什么?

2023-11-24 07:00

1个回答

手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ǒu xìn,是中国古代礼品称呼。那么网友们知道手信历史典故是什么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手信

1、在周朝时,外出访友邦客必须带着礼物,当时也称为“贽”。礼物不必太多,夏天是一束肉脯,冬天一只雉鸟;大夫是一只雁鸟,卿是一只羔羊,完全看本人的等级而定。

2、主人受了贽礼,等客人离去时,仍然尽数奉还,礼物是象征性的,只是臣下献给国君,卑下者献给尊长者的礼物是不奉还的。可见古今中外的交际来往,都离不开送礼这个内容。

3、送给老师的礼物、学费叫贽敬。一只鹅、一包枣,礼物虽轻,送的却是情意。

4、直到今天,初次见面的客人来访,阔别多年的旧友重逢,总得象征性地送点“手信”:几斤水果、一两包糖、一盒点心,乃至少到一束鲜花、一根羽毛。

5、古往今来,潮人世代相沿,迎春佳节登门拜年或探亲访友、赠别饯行,常特意携带礼品致送,以深表情意。这些随带礼物人们常惯称为“手信”。

6、广东话里的“手信”,就是人们通常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并非按计划买来的大件或贵重商品,而信手捎来,故称“手信”。

7、近年来手信的意义范畴逐渐扩大,趋向于礼品的含义。

以上就是对于手信历史典故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相关问答
关于无信无理的历史典故
1个回答2023-12-15 04:33
无言何来无理?
中国历史上成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0:44
【曾子杀猪】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
全文
历史上有没有关于学会自信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9 08:05
(一)毛遂自荐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平原君的门下食客行遂非常自信,自我推荐,要求前往,结果,他终于劝说楚王同意援救赵国。后人就用"毛遂自荐"来比喻自告...
全文
历史上最有名的不讲信义的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21 23:57
最不讲信誉的人,属刘邦最厉害!以前都是刘邦的好兄弟,都是一起打仗打下来的江山,兄弟门也很佩服他,共同推举他做汉王,建立西汉,。但他却一次次的将兄弟门逼上绝路:先是齐王韩信,韩信可以说,他的功劳最大,...
全文
历史上最有名的不讲信义的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16 07:30
刘邦、越王勾践、伍子胥、袁世凯。
正史,野史可信吗?!
1个回答2024-03-23 12:02
正史不可完全相信。野史不可完全不信。横批相信自己。
学史增信要增哪些信?
1个回答2024-02-08 01:50
学习党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艰难困苦而赢得胜利,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而走向成功,化解各种矛盾难题而铸就辉煌,靠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文
找历史上诚信故事十个
1个回答2024-01-19 02:12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的诚信就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其实早在汉朝撰写的《礼记·祭统》中提到: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历史上关于反映个人诚信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
全文
中国历史上最讲诚信的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1-27 15:14
大教育家孔夫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一生都在倡导仁义礼智信,诚信为本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当今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职场也不另外,...
全文
历史上不能轻信人言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18 22:34
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我不相信。" 庞恭说:"有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这种说法吗?" 魏...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