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大经典人生感悟

2023-11-24 11:28

1个回答

佛教十大经典人生感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这句:一切皆为虚幻。

   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相关问答
我悟了,佛即是我,我本是佛
3个回答2022-06-12 15:18
恭喜你了. 佛者,觉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
佛法说的开悟是什么?开悟出轮回了吗
1个回答2024-06-03 12:43
开悟是自身空间场物质跟宇宙的本质的一种同化。但是包括精神--就是我们说的思想,还有物质就是我们自己的肉体。这个同化过程就是佛法修行修炼的过程。细化来说,不同的人开悟的层次也不同。这个反应到我们这...
全文
佛经经典名句悟字开头
1个回答2023-08-15 02:00
悟字当空,取决于法。
我想知道佛学爱好者的感悟
1个回答2024-03-07 16:12
呵呵·这样的问题实在模棱两可。 你看,每天走路脚下踩死很多虫子,那也是杀生啊,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造业,但也要看是善业还是恶业。 所以我们需要忏悔! 所以要以慈悲为怀啊~~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12:25
1、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全文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1个回答2024-03-13 01:50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如下: 1、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
全文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1个回答2024-04-09 15:58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1、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2、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3、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
全文
空山悟佛心下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21 02:45
满天都是小星星
对佛学的感悟
1个回答2024-02-13 23:25
对佛经名句的感悟 作者 黄必增 近年来,笔者对佛教理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学习,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其中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佛经句子有所感悟,...
全文
经典佛语人生感悟
1个回答2024-03-04 00:35
一、渐渐地知道了,很多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不属于自己的,何必拼了命去在乎,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 二、等失望累积够了,我自然就走,没有犹豫,这段路,只陪你到这里了。这一生总有...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