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一个月自杀两次,背后原因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2023-11-25 03:03

1个回答
【1】

3月19日上午,一位中年男子带着女儿,急匆匆赶到武汉儿童医院急诊科,他告诉医生,14岁的女儿晴晴前一天晚上吃了一瓶护肝药。

在场的医务人员认出这对父女,他们春节期间刚来过,是因为女孩故意吃了多种感冒药想自杀。不到一个月时间,晴晴“故技重施”,又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

晴晴的爸爸张先生是一名老师,在晴晴4岁时与妻子离婚,之后他一人独自抚养晴晴,在晴晴的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

医院导诊问晴晴为什么要吃药,她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我就是不想活了。”在导诊的开解下,晴晴才说:“因为爸爸不理解,我说的他都不听,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而张先生也是满腹委屈,他说这些年他一直很疼晴晴,但是晴晴却越来越不听话了。他更担忧的是晴晴经常跟朋友讨论,哪种死法好。

这则新闻看得我是触目惊心,一方面是为晴晴对生命的淡漠感到痛心,一个花季女孩原本应该有美好的未来,而她却一直在想着如何死。

另一方面我更为张先生的做法感觉痛心,他身为教师,虽然一心为了晴晴好,但是他却忽视了晴晴的心理成长,不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导致孩子生无可恋。

【2】

随手翻翻新闻,青少年自杀的事例比比皆是,每一条都让人触目惊心。

2018年1月7日江西南昌一名15岁男孩跳楼自杀,并留下遗书称“我曾给这个世界带来不少欢笑,但我却无法为自己带来欢乐。”

2017年11月14日,江苏丰县一名10岁女孩在家喝农药自杀,留下手写遗书和告别视频,虽然遗书上说是她自己的原因,但是她希望父母不要再争吵了。

2017年1月27日,云南镇雄县一名15岁男孩在除夕夜喝农药自杀,他留下最后的话语,说死了是对自己的一个解脱,他死了,爸爸就高兴了,就不会有什么事情烦他了。

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这些十来岁的孩子,原本应该有美好的未来,他们为什么这么决绝地放弃生命呢?

梳理这些自杀的孩子留下的只言片语,不难看出,导致他们走上绝路的最大原因就是,父母对他们的不理解和不包容。

当孩子想要跟父母倾诉心里话,想要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的时候,很多的父母们却武断地告诉孩子,听爸爸妈妈的话没有错。

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一次又一次地不被接纳,孩子的心理只会越来越封闭,当最后一根稻草压过来的时候,就是孩子绝望的时刻。

【3】

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五季里,陈小春说他因为工作忙,很少陪儿子Jasper,所以儿子跟他并不亲近,趁着参加节目的机会,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

然后,节目一开播,陈小春就因为黑着脸让Jasper快点走而上了热搜,很多人看到了Jasper的机智应对,我却看到陈小春后来的改变。

当场跟儿子说了对不起以后,晚上当Jasper再次提起白天的事情,陈小春又一次诚恳地道歉,并请求儿子原谅他。

后来的节目中,陈小春和Jasper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顺畅,就是因为陈小春懂得了跟儿子沟通的重要性,才会赢得儿子的信任和爱。

儿童心理学家齐常才说, 亲子沟通就是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情感交流,包括语言、肢体和面部表情的互动交流。

他强调,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有没有蹲下来跟孩子平等交流非常重要,很多父母之所以跟孩子之间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先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孩子都是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的,他们愿意跟父母说出心里话,但是很多父母却并没有做到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4】

没有哪一对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想不开,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走上绝路,那么身为父母,就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和行动。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 每个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从孩子脱离母体的那一刻,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不是父母的附庸,更不是父母实现理想的工具,他就是他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

新闻中的晴晴之所以在一个月内两次要自杀,就是因为她的爸爸对她的要求是听话,根本不给晴晴倾诉心里话的机会。

即使是晴晴用自杀来反抗爸爸,这位身为人民教师的爸爸,却满腹委屈地抱怨自己为晴晴付出很多,他根本就没有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更谈不上平等对待孩子。

父母们应该明白一点,你的孩子虽然是你生出来的,但是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你应该尊重他作为人的权利,并且尊重他的人格。

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接纳并包容孩子的想法。

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不爱跟父母说话呢?不是孩子不想说,而是孩子说出来的话,得不到父母的认同,甚至会遭到批评和指责,孩子当然不愿意再说。

有人说, 父母应该主动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沟通氛围,让孩子乐于跟父母敞开心扉,乐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云南雄县的15男孩就是认为自己的存在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才会觉得死了更好,而他根本不知道父母对他的爱,因为父母从来没有跟他说过。

有些父母直到看到孩子的遗书,才明白孩子的真实想法,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已经为时过晚,想要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那么父母应该主动承担起跟孩子沟通的职责。

无论孩子说出的话多离经叛道,父母首先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且包容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才会愿意跟你分享内心的感受。

【5】

引导孩子学会疏导情绪,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

心理学作家武志红说, 真爱是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

如果江苏丰县10岁女孩的父母能够及早看出孩子的低落情绪,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或许结果不会这样。

看一场孩子喜欢的电影,去郊外骑自行车散散心,哪怕是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走一走,都会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始终不会变。

当孩子情绪稳定以后,可以跟孩子深入交谈几次,共同协商,找到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并且付诸行动。

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明白生命的宝贵。

为什么晴晴不想活了,就因为跟爸爸发生口角就想去死?其实也是我们的生命教育做得不到位,才会让孩子对生命缺乏基本的敬畏。

台湾生命教育专家林昆辉说, 家长最该做的,是要让孩子爱你,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想起父母。自杀者心中有父母时,他就不会选择死亡,只有心中已经没有人值得他留恋时,他才会失去生存的动力。

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你们对他的爱和尊重,并且告诉孩子,生命是每个人最珍贵的东西,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都要珍惜生命。

武志红说,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父母更应该告诉孩子,他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来。

【6】

心理学家许添盛说, 一切“问题”都根源于,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启发,用怀疑代替信任,让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找不到爱。

那些放弃了自己生命的孩子,该是何等地找不到生命的出路,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才会选择自杀这条不归路的。

武志红说, 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

父母一定要承担起职责,理解和接受孩子的内心世界,才会让孩子在迷惘中找到出口,学会珍惜生命,活出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来。
相关问答
为什么受到惊吓会出冷汗?
1个回答2024-03-08 17:54
人有中枢神经系统一一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一一躯体神经和植物神经(分布在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内脏运动神经)。在植物神经中又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分。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
全文
为什么人在受到惊吓时会出冷汗呢?
1个回答2024-03-09 22:15
人有中枢神经系统一一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一一躯体神经和植物神经(分布在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内脏运动神经)。在植物神经中又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分。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
全文
为什么突然受到惊吓的时候会出冷汗?
1个回答2024-03-11 12:08
人有中枢神经系统一一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一一躯体神经和植物神经(分布在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内脏运动神经)。在植物神经中又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分。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
全文
惊恐内涵图!看出来的会吓出一身冷汗!
1个回答2024-02-07 01:52
我告诉你这幅图的含义哈 1,不对称 人体本身是不对称的,这在图片中同样可见。人后面的门缝可看成一条“对称线”,但从“对称线”本身成上面向右下面向左倾斜,如果按“对称线”观察人物,可知它与人的...
全文
在过去你有哪些“突然惊出一身冷汗”“瞬间吓尿”的经历?
1个回答2024-01-29 12:30
小的时候在老家住,晚上上厕所,右手扶门框摸到了一个冰凉滑腻的东西,一看是一条蛇,一生的阴影。
人在极度惊恐紧张时,为什么会出冷汗?
1个回答2024-03-08 00:05
大脑不受自己控制了呗
为什么,我被吓一下,全身冒冷汗 ?
1个回答2024-03-01 21:10
你好,您的情况考虑是惊吓导致的主要是受到刺激引起的建议可以服用惊吓丸另外注意周围环境要安静,可以听些音乐来改善一下。
为什么,我被吓一下,全身冒冷汗 ?
1个回答2024-03-07 04:07
考虑为肾气不足。恐伤肾,恐则气下,气下则,卫外不固,腠理失固密,故汗随毛孔自出。且多为冷汗。
为什么听见一个人的名字 会冒冷汗
1个回答2024-03-13 13:39
这就是生物学上讲的 条件反射 现象。
吓出一身冷汗讲的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14 11:32
一天,呆呆到集上买了一张新桌子,背着回家,走到半路,天已经黑了下来。桌子又大又沉,累得呆呆满身是汗,他越想越气,便丢下桌子,骂道:“两条腿的背四条腿的跑路,实在太不公平!好,老子把你丢在这儿,看你...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