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老年人成诈骗重灾区?

2023-11-25 04:08

4个回答

老年人之所以成为大多数诈骗分子下手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原因:


遭遇诈骗的老人多是已经退休的职工,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一下子闲下来了,让骗子有了更多接近的机会。还有,他们手头上多数都有存款,数目有的还不少,其次,他们的子女可能忙于工作鲜少和老人待在一起,这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最后,不少老年人上当,都是因为迷信和贪小便宜所致。

当今时代,骗子也是与时俱进,骗局一次比一次高明,且不少骗子深谙心理学,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由于老年人对健康养生颇为注重,许多骗子就利用这一点买卖“健康”。有骗子称自己售卖的排毒口服液在喝后就能将五脏六腑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其价格为1万元一支,三支一疗程,足疗排毒1万元10次。打着养生的幌子,诈骗了数十位老年人近百万钱财。另外,有些老年人迷信保健品广告,不听从家人的劝说,用几万十几万元钱却换来一堆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保健品。

还有的骗子通过免费赠送鸡蛋、袜子等小礼品吸引一些老年人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洗脑后,骗子又欺骗他们去买产品,每隔几天卖一次产品,但隔天都会如数返还,以此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往往贪小便宜的老年人,就会上骗子的当。

有些诈骗团伙,还会假装神算或者神医,以家人有血光之灾等耸人听闻的说法欺骗老年人,诱使老年人破财消灾等,而不少迷信的老年人,由于担心自己的子女家人,往往真的就会听信骗子的话,拿出存款以求消灾解难。还有电信诈骗团伙,也是以一些危言耸听的说法欺骗老人,老人一急之下,往往没有分辨清楚就按照骗子的说法给汇了款。

还有一些比较高明的骗子,一个骗局可以筹划很长时间,先选择对象,比如一些子女经常不在家却有钱的老年人,通过慢慢接触老人,嘘寒问暖或者赠送高级礼品,甚至是展现出自己很有钱的样子,当获取老人的信任后,会以高收益理财,熟人买房可便宜许多等骗局游说老人入局,老人上当后,再迅速卷走钱财一走了之。

总之,骗子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法可谓层出不穷,一不小心,就很可能中招。老年人应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不迷信,不贪小便宜,遇大事可以先和子女商量商量,不要一昧的固执己见。而子女也应多多关心自己的父母,不要让骗子有了诈骗爸妈的机会。

因为老人一般都有自己的积蓄,可以自由支配,而且相对来说,老人由于身体、精神方面的影响,对于是非的判断能力也会下降,二女又不在身边加以引导的话,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老年人被骗,更多的是因为购买了一些保健品、金融产品或者一些收藏品。老年人信息比较封闭,对于这部分产品的信息判断不准确,而骗子在诈骗之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策划的,让你一步步步入他的圈套。

而且,在实施诈骗的时候,很多的老年人也不会主动跟自己的子女商量,因为觉得钱是自己的,自己怎么支配都不过分,也担心会遭到子女的反对,这样一来,骗子就轻松的绕过了子女那一关,只需要对老人打打感情牌,很容易就会中招。毕竟,现在很多子女由于各种原因,会经常回家看看爸妈的也是少数,因此,打感情牌,很容易就会让老人上钩。

记得有一个故事,不知是否是真实发生的。大概是一位老人,明明知道对方是专门推销保健品的骗子,但是却心甘情愿被人骗,原因仅仅是因为,那个骗子经常来跟他聊天,跟他说话,也会到家里看望他。所以,就心甘情愿被骗。无论这是一个真实案例,还是一个故事,这都令人唏嘘。

因此,要想让老人不受骗,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多回家看看,多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哪怕多给自己父母打打电话交流一下也是好的,也可以在交流的时候,多跟自己的父母说一下现在的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让自己父母也堤防一下。

儿女不在身边“寂寞”,陌生人的“陪伴”就容易被骗。

这点我在朋友那见识过了,几年前朋友在保健公司上班,他们“公司”在北京有三个地儿,东三环那是个两室一厅。八点左右,老人们陆陆续续来了,然后坐在厅里的凳子上,保健公司的姑娘小伙们一个个“叔叔、阿姨”的叫着,一个个游戏的坐着,老人们特别开心。之后就带着去吃饭,吃完饭玩会儿游戏就散了。当然骗钱之旅刚刚开始......每个月带着老人们去近郊旅游,同样做做游戏,然后就开始洗脑,往复着洗脑。时间长了,老人们从玩游戏变成了“上班”模式,好像只有在那才能看见想看到的人,老人们的精神状态越发饱满,但是钱包越来越瘪。这就是骗子的套路......当然,朋友去了一周就离职了,因为根本不需要财务。

说白了,老人就是缺少关心和陪伴,陌生人就看中了这点,有目的性的去陪伴老人,然后诱导老人买些不懂的东西。之所以被骗也不敢说是怕孩子们担心,也是怕挨骂。所以,解决事情的根本,最好是多关心关心父母老人,常回家看看。

老年人之所以成为大多数诈骗分子下手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原因:


遭遇诈骗的老人多是已经退休的职工,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一下子闲下来了,让骗子有了更多接近的机会。还有,他们手头上多数都有存款,数目有的还不少,其次,他们的子女可能忙于工作鲜少和老人待在一起,这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最后,不少老年人上当,都是因为迷信和贪小便宜所致。

当今时代,骗子也是与时俱进,骗局一次比一次高明,且不少骗子深谙心理学,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由于老年人对健康养生颇为注重,许多骗子就利用这一点买卖“健康”。有骗子称自己售卖的排毒口服液在喝后就能将五脏六腑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其价格为1万元一支,三支一疗程,足疗排毒1万元10次。打着养生的幌子,诈骗了数十位老年人近百万钱财。另外,有些老年人迷信保健品广告,不听从家人的劝说,用几万十几万元钱却换来一堆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保健品。

还有的骗子通过免费赠送鸡蛋、袜子等小礼品吸引一些老年人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洗脑后,骗子又欺骗他们去买产品,每隔几天卖一次产品,但隔天都会如数返还,以此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往往贪小便宜的老年人,就会上骗子的当。

有些诈骗团伙,还会假装神算或者神医,以家人有血光之灾等耸人听闻的说法欺骗老年人,诱使老年人破财消灾等,而不少迷信的老年人,由于担心自己的子女家人,往往真的就会听信骗子的话,拿出存款以求消灾解难。还有电信诈骗团伙,也是以一些危言耸听的说法欺骗老人,老人一急之下,往往没有分辨清楚就按照骗子的说法给汇了款。

还有一些比较高明的骗子,一个骗局可以筹划很长时间,先选择对象,比如一些子女经常不在家却有钱的老年人,通过慢慢接触老人,嘘寒问暖或者赠送高级礼品,甚至是展现出自己很有钱的样子,当获取老人的信任后,会以高收益理财,熟人买房可便宜许多等骗局游说老人入局,老人上当后,再迅速卷走钱财一走了之。

总之,骗子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法可谓层出不穷,一不小心,就很可能中招。老年人应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不迷信,不贪小便宜,遇大事可以先和子女商量商量,不要一昧的固执己见。而子女也应多多关心自己的父母,不要让骗子有了诈骗爸妈的机会。

相关问答
为什么会被诈骗 揭开诈骗骗局的套路和手段?
1个回答2023-08-01 21:31
让你打钱的都是骗子
这是诈骗吗?
1个回答2023-01-16 12:36
干活不给发工资,有时是包工头延长发工资,这不属于诈骗
这是诈骗吗
4个回答2023-03-01 18:57
你相信了那个网站的宣传,误以为自己中奖了,在网上曾经填写过真实信息,你没有支付对方的预付款,所以对方说你违约了,这样的话,你有必要去事务所,了解事情实情。 不要提及给钱的事,去事务所问问就知道到底是不...
全文
这是诈骗吗?
1个回答2022-11-22 23:10
建议不要轻易输银行卡号,我一个朋友也和你一样,他输了之后第二天卡里的钱都没了。
诈骗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07 01:06
骗人的意思,相当于不守信用
电话诈骗
1个回答2024-01-29 11:53
为知道对方要你的身份证号是出于什么目的,一般问题不大,建议以后对陌生人尽量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有关诈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06:11
关于诈骗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东诓西骗】:指到处说谎话诈骗。 【行奸卖诈】:奸:奸滑;诈:欺诈,诈骗。指为人奸滑,到处行骗欺诈。 【局骗拐带】:诈骗财物,诱拐孩子。
形容诈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30 00:28
招摇撞骗 上当受骗 坑蒙拐骗指以欺骗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 坑绷拐骗指以欺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亦作“坑蒙拐骗”。 局骗拐带诈骗财物,诱拐孩子。 江湖骗子指闯荡江湖靠卖假药、算命等骗人谋生的人或招...
全文
诈骗
1个回答2024-02-02 06:17
涉嫌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
全文
电话诈骗
1个回答2024-01-26 15:06
你只要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行了 不要轻易回复不熟悉的电话和短信,不要轻易相信中奖这样的话 还有任何中奖,都没有先要你方汇钱的,也没有什么先给保证金的,总之一涉及到钱你就要小心了 1,手机中...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