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出“五育融合”的认识误区》笔记(一)

2023-11-25 09:47

1个回答
        最近读华东师大教授宁本涛在中国教师报 发表的文章《走出“五育融合”的认识误区》,特记录之。

      近年来,关于“五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火如荼,形成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五育融合”理论指导体系的建构还不够系统。

        这与我们对“五育融合”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关。

                              (一)

            厘清“五育融合”的概念界定

        从“五育融合”的理论进展看,首先是核心概念的界定不统一。

        学界对于“五育融合”的内涵界定究竟是一种“育人理念”“教育要素”还是“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抑或“既是育人理念、教育要素,又是教育内容、过程”的综合培养体系尚存争议。

      有研究者认为,“五育融合”是德智体美劳五个“教育要素或维度”而非“教育的内容、过程”。有人认为“五育融合”与“五育并举”并无二致;也有人认为“五育融合”是对“五育并举”的理论深化;还有人认为“五育”本来就是融合的,再提“五育融合”并无新意,断言“五育融合”是个伪命题等。

        我们认为,“五育融合”既是一种涉及多层面、多系统的综合素养培养体系,也是一种从“五育”割裂,到“五育”并举,再到“五育”融合、“五育”共生和“五育”共美的渐进发展的教育过程体系。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突飞猛进和高度不确定性,我国基础教育只有回归“五育融合”育人,才能真正培养出未来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是“五育”的渊源、定位及相互关系处理不清晰。

        有人提出“五育”存在一种价值秩序,以德为先。比如有人提出应将“五育并举”改为“德育为首,四育并举”,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五者间不是“不分先后、不分主次、地位平等”的,而应是以“德育为首”的;或提出“全面发展教育”存在不变的“心灵和谐”抑或“身心和谐”价值秩序。

“五育融合”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不断改进探索的育人过程体系,既不能“唯德是举”,也不能“唯智是举”,更不能“唯体是举”“唯美是举”和“唯劳是举”。

德智体美劳应均衡发展,不可分割、相互渗透,具体表现为:五育各个要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且平衡的结构之中,必然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交际、身体、审美、创造性、灵性等多元能力的充分发展;五育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如德智体美劳中都离不开知识的掌握;五育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如体育不仅为各育实施提供身体条件,还可以培养人的兴趣、性格、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相关问答
读《走出“五育融合”的认识误区》笔记(三)
1个回答2023-11-25 17:39
                                3                     拒绝伪“五育融合”         所谓真“五育融合”,就是让“五育融合”进“日常”,即...
全文
小时候有过哪些被家长误导过的认识?
1个回答2024-02-17 00:30
1、流鼻血 小时候喜欢挖鼻孔,后来就经常容易流鼻血。家里长辈就告诉我:“流鼻血的时候把头仰起来,这样止鼻血更快。” 小时候对长辈的话深信册氏不疑,每次流鼻血的时候,就把头仰着。鼻血虽然没流出来,...
全文
形容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1 22:49
我扮漏行我素 拼音:wǒ xíng wǒ sù 解释:不管人家姿饥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固执己见 拼音:gù zhí jǐ jiàn 解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全文
怎样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个回答2024-03-10 22:59
你需要换一种警告的方式,用一种委婉而非命令的方式跟他说
错误认识了这样一个女人
1个回答2024-03-04 17:18
我看象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找他好好谈谈到底为什么?要谈不好:那就只有分了!
怎么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个回答2024-03-05 12:51
小孩子做错事而总想逃避责任是很常见的现象,这时候作为家长,需要耐心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学会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 首先,作为家长,需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告诉孩子做错事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勇...
全文
我最大的错误就是认识你了?
3个回答2023-10-24 17:43
如果不是你们错误锝认识,你怎么学会更精确锝去认识其他对的人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