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怕什么你知道吗

2023-11-26 22:55

2个回答

怕摔——远离“熊孩子”
紫砂壶的材质介于陶与瓷之间,所以它与大多数的陶瓷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怕摔;对于陶瓷类产品来说,一旦摔坏就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即使是用锔瓷或金缮等方式对摔坏的紫砂壶进行修复,留下的也只有残缺美了。

所以,平时使用紫砂壶的时候除了轻拿轻放,还需要给紫砂壶找一个“安稳的家”;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远离小动物和“熊孩子”。

怕油——远离厨房
喜欢玩紫砂壶的人都知道,紫砂壶经过长时间使用之后,表面会有一层含蓄内敛的光泽,俗称“包浆”。但需要明白的是,紫砂壶的“包浆”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油腻”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且吸附性强劲的紫砂壶也十分害怕油烟,所以更不能为了让紫砂壶看起来更有光泽而将其表面涂抹上各种油脂——紫砂壶的光泽,是养出来而不是抹出来的。

大多数人家里,油烟最大的地方就是厨房,所以,要想让紫砂壶越养越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让紫砂壶远离厨房。

怕味——远离厕所
以上内容已经说过,紫砂壶的吸附性十分强劲,除了容易吸油,紫砂壶也很容易吸味。吸味功能强,对于泡茶、养壶来说,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是杂味、异味,则一定要避免。所以,紫砂壶一定要远离厨房、厕所等异味较多的地方。

怕温差大——远离微波炉和冰箱
平时泡茶,一般是采用80至100度的水为主,另外,一般紫砂壶的烧制温度是在1050至1200度之间。所以,正常情况下,紫砂壶的耐高温性能都是非常不错的。
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如果遇到短时间内温差过大(骤冷骤热)的情况,有些紫砂壶容易产生爆裂现象(特别是薄胎紫砂壶)。所以,平时空闲不用的紫砂壶,不需要放入冰箱保鲜、更没必要放入微波炉高温杀毒,只需常温放置就可以。

怕“懒”——泡完茶后及时清理
不要将茶渣长期存放在壶内的方法来养壶,虽然紫砂茶壶有越宿不馊之说,但时间稍长,仍然会发生异味。如有异味,可在消除霉味变异味茶渣后,注满开水,稍晃数下倾出,旋即没入凉水中,异味可除,若一次不行,可反复2-3次,总会有满意效果,当然朱泥壶除外。

怕摔啊啊啊啊
相关问答
紫砂壶的词语紫砂壶的词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4 02:43
紫砂壶的词语有:打破砂锅,炊砂作饭,飞砂转石。 紫砂壶的词语有:抟砂弄汞,搏砂弄汞,飞砂走石。2:注音是、ㄗˇㄕㄚㄏㄨ_。3:拼音是、zǐshāhú。4:结构是、紫(上下结构)砂(左右结构)壶(上下结...
全文
紫砂壶的声音和砂
1个回答2024-03-02 09:38
1 在同一种泥料、容量喝体型差不多的壶,清脆的金属声较好。但是粘浆的和注浆低劣货不在此例,它们都比较清脆。 2 紫泥调砂的壶才能看见砂。通常的紫砂就是用泥烧的没有什么砂的表现
紫砂是什么?紫砂壶有什么作用?
2个回答2023-02-17 01:36
紫砂茶具是陶茶具中的佼佼者。 紫砂茶具始制于北宋初期,明代大为流行。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矿产紫砂制作、烧制而成。由于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到的...
全文
这是什么紫砂壶?
1个回答2022-09-23 11:51
这是“顾真仙”制作的紫砂壶。通常紫砂分五色,即:朱泥、紫泥、段泥、黑泥、墨绿。也有白泥、乌泥、黄泥、松花泥等各种色泽。这应该是一把黑砂壶,壶型不在谱。
明代紫砂壶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6 05:31
明清两代文献中常把时大彬与龚春并列,如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言“壶以砂者为上”,“供春最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时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洁者取以注茶,更为适用。” “往时供春茶壶,近...
全文
紫砂壶分为哪几种?
1个回答2022-12-08 08:17
通过人工风格大方
紫砂壶名句
1个回答2024-02-11 10:07
1.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一分钱尚未必能买到一分货。你若想捡漏,就衡量一下自身水平是否比行家还要专业吧 2.这把壶为什么买来这么便宜,或许作为新手的你在拿到实物之后若干个月,也就是无法退壶的时候才...
全文
紫砂壶是怎么做的~~~~
1个回答2024-03-12 20:09
  紫砂壶全套制作过程   摘要:本文将本着以简要但全面的出发点介绍紫砂壶制作的过程。紫砂壶指滑返的制作过程大致包括准备、制作、烧制和后续工序四个过程。   紫砂壶的制作过程大致包括准备、制作...
全文
紫砂壶的名家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7 04:07
清代紫砂壶名家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惠孟臣、陈曼生等人,其中以清初陈鸣远和嘉庆年间杨彭年制作的茶壶尤为著名。陈鸣远被后世尊为紫砂“花货”宗师,他仿照古代青铜器制作的花货紫砂器具意趣盎然,开创了...
全文
关于紫砂壶大师的名字
1个回答2024-06-19 00:03
紫砂壶名家排名——明代紫砂壶名家   【金沙寺僧】 【供 春】 【元 畅】 【时 朋】 【董 翰】 【赵 梁】 【李茂林】 【时大彬】 【徐友泉】 【李仲芳】 【陈仲美】 【欧正春】 【邵文金】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