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不合理的需求,家长要怎么办?

2023-11-28 07:02

3个回答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合理要求,这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尚未成熟,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但是,家长如果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采取不当的方式处理,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情绪,甚至会影响家庭和谐。因此,家长需要具备一定的应对策略和技巧,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
1.积极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情感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应该首先积极倾听他的需求和情感,并尝试理解他的想法和意图。我们可以通过问问题、倾听、表达理解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和情感。
例如,当孩子要求购买昂贵的玩具时,我们可以问他:“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玩具?你觉得它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如果不买这个玩具,你会感到失望吗?”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思考所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和必要。
2. 告诉孩子不合理要求的原因和后果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和后果,让他们明白这样做的不好之处。例如,当孩子要求吃太多的糖果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这样做会导致牙齿蛀牙、身体肥胖等问题,让他们明白这样做的后果。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故事、漫画、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增强他们的认知和理性思考能力。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看一些关于健康饮食、理财、环保等方面的故事和视频,让他们明白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给孩子提供合理的替代方案和选择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合理的替代方案和选择,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需求和目标。例如,当孩子要求买昂贵的玩具时,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价格合理的玩具选择,让他们了解不一定需要购买昂贵的玩具才能玩得开心。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意实现自己的需求和目标。例如,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制作一些玩具或手工艺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感。
4. 坚持原则,不让孩子习得不良行为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我们需要坚持原则,不让孩子习得不良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明确规定、严格执法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权利,让他们有机会体验自己的选择和决策。
例如,当孩子要求看不适合他们的电影或玩具时,我们可以明确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被允许的,同时也可以给他们一些其他的选择,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其他的有益活动和事物。
总之,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长需要积极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告诉他们不合理要求的原因和后果,给他们提供合理的替代方案和选择,坚持原则,不让孩子习得不良行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认知和情感,促进家庭和谐。
第一招:不粗暴否定许多父母面对子女的需要,直接一句:“不买,没有钱,赶紧走了,不要浪费,这个东西没有必要买,等等就一口否定了。”“如果你不走,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就不要你了,留你在这里!”粗暴抢夺孩子手里的玩具还不够,还强制地把孩子像小鸡一样拎走。这样的做法不仅没用,还会让孩子变得不安,或对某个物品存在过度执念。此外,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来说,他们并不了解买卖的过程,对钱、购买这些行为都不理解。怎么做:尝试出门前给孩子立下规则,换一种表达方式与孩子沟通,同时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比如,少用“如果你不……,就不……”的句子,改成如“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给你买玩具了”;当孩子违反约定时,不要强制禁止他的做法,或要求他怎么做,而是给予他自主选择。比如,出门前已经定下规则了,这次出门不买玩具,如果你能遵守约定,就可以继续逛商场,如果你继续哭的话,那么就停止购物,回家。
第二招:列下愿望清单玩具那么多,确认过眼神,每一样都是你想要的?每一样都买的话,家里就会变成玩具乐园了。而且,时间久了,有些孩子会养成一种坏习惯,觉得「反正丢了坏了也无所谓,妈妈还可以给我买」,自然也不会懂得珍惜玩具。怎么做:规则的作用在这里也能显现出来。比如,出门前沟通好,出5次门,买一次玩具,而且只能买一个。上次出门买了玩具,那就只能留在第五次出门再买了;又或是列些想要买的玩具清单,并且列下价格,告知孩子这次买玩具的价格范围,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
第三招:引导选择最想要的愿望清单列好了,每一个玩具都想买。家里同款已经很多,还是想要继续买?怎么做:聪明的妈妈会与孩子沟通好,妈妈每个月有多少钱给宝宝买玩具(必要玩具),同时每周给一小笔钱给宝宝,让他用这些钱来买他自己想要的玩具。教孩子做下愿望清单之后,将所有的玩具或食物愿望放进去,并且对应好价格,在这个过程,孩子会知道实现愿望,怎么都需要钱。而愿望这么多,钱钱又不够,就只能继续存钱,又或是选择最想要的了。这就能引导孩子将有限的钱放在最有用的事情上面。

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对于孩子而言,有些不合理的需求,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提要求的“不合理性”,他们只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回答,满足自己的想法或需求,这样会让他们感到开心和快乐。但对于父母来说,毫无原则地答应孩子的各种要求,无疑会使孩子养成一下不好的习惯。但父母一味的拒绝,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如何把握好这杆“天平”,需要父母做到以下几点。

1、适当满足,适当拒绝

七岁的乐乐从小就没有吃过糖,乐乐的父母一致认为,只有不让乐乐接触到零食,乐乐就不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吃零食成瘾。

可有一天乐乐的妈妈在收拾屋子时发现,乐乐的床下偷偷藏了一大包零食,妈妈生气的质问乐乐,乐乐委屈道“上次在学校同学给我分了一个薯片,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但你们又不允许我吃,我就偷偷拿小猪罐里的钱买着吃。”

还有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因父亲不给钱买车,恼羞成怒的将父亲用来赚钱的面包车砸烂,躺在大街上撒泼打滚。

而父亲接受采访时,含泪说道:“怪我小时候没有好好管教,他说什么都依着他,导致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基点。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孩子形成不同的行为习惯,父母的合理引导是孩子需求得以正确满足的重要保障。

对于孩子的需求,父母要做到适当满足,适当拒绝。乐乐的父母可以通过设定乐乐吃零食的量来防止乐乐零食成瘾。

而小伙子的父亲面对孩子过分的要求也应当遵守底线,拒绝“讨价还价”。父母如果一味的顺从或是拒绝,就会像上述的乐乐与小伙子一样,以遮遮掩掩或撒泼破坏等不良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提供拒绝理由,实现平等沟通

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很多家长认为一句简单的不行便能够制止孩子的行为,给孩子树立规矩。

但心理学家布鲁斯•格莱朗博士曾提到:在听到自己父母说“不”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并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要拒绝自己提的要求。

若是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他们会陷入到被拒绝的委屈中,之后无论其愿望是否得到了满足,都会使孩子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同样是面对孩子看电视的要求,A妈妈临走直接拔掉电源线,她的孩子趁家里没人自己买了电源线看电视。而B妈妈却告诉孩子,长期看电视会伤害眼睛,因此孩子需要看完十分钟动画片后休息眼睛。而孩子也形成了保护眼睛的习惯。

因此,在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时,一定要提供让孩子明白这个要求被拒绝的合理原因,孩子的良好习惯并不是外界强制的压力下形成的,而是从内心引发的和父母的共鸣,从而自觉的接受父母所传输的观念形成的。父母首先要做到的便是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与平等的沟通。

3、了解孩子动机,转化为适当鼓励

有一次在餐厅吃饭,隔壁一对夫妻正在讨论房贷的问题。坐在一边玩手机的女儿突然说:“妈妈,我可不可以用50块钱啊?”

在一旁的妈妈数落起女儿“不可以,家里现在用钱紧缺,你花钱这么大手大脚咱家什么时候能买上房子。”

看着女儿眼中的光慢慢褪去,爸爸忍不住问到“你想用这50块钱做什么呢?”女儿说:“我看到手机上面50块钱能买小房子的广告,我们就可以不用那么多钱买房子了!”

女儿指的是个游戏广告,父母都被逗笑了,爸爸说“这个房子很漂亮,但它只能在游戏里看到,不过如果我们努力赚很多个五十块钱,就能在现实生活中住到和这个一样好看的房子了!”

女儿点点头“那我也攒零花钱,为了买和这上面一样好看的房子!”

有时候,孩子的动机是非常单纯的。当父母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对孩子要求从“不行”转换成“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时,孩子便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们的期待,这样也能够极大的鼓舞孩子向积极的目标前进。

4、拒绝撒泼哭闹,遏制不良习惯

当孩子想要满足一个需求的愿望非常强烈时,任何拒绝都会受到孩子情绪上的反击。对于孩子而言,撒泼哭闹是最佳发泄情绪的方式。为此,要做到像热搜中年轻妈妈一样的淡定,对于父母来说需要莫大的勇气。

针对这个问题,李玫瑾教授曾提出了克制任性的“四不要”处理办法:不要骂他、不要打他、不要说教、不要走开。

对于孩子而言,撒泼打滚在第一次被拒绝时可能是发泄情绪的工具,但父母一旦妥协,孩子就意识到这是他能够达成目的的途径。而这种行为便成为了一种不良习惯。

育儿专家伊丽莎白•克拉里曾在《不打屁股不溺爱》一书中提到:有些孩子不停地做让人恼火的事情,原因是因为小孩子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可以做。所以他希望做点什么事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事实上,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这种引人注意的方式并不能让父母妥协,也无法达成任何目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和父母直接好好交流,比任何哭闹更有效。

5、用行动做出引导,树立良好榜样

托尔斯泰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减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父母的亲自示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父母每天作息规律,严格控制自己看电视的时长时,孩子潜移默化受到父母行为的影响,也就较少会对父母提出晚睡晚起,或是延长看电视时间等不合理要求。

相反,当父母无法做到言行一致,孩子的不良习惯就会增多。父母要求孩子写作业,孩子大声喊到“你们一回家就在看电视,凭什么我就得写作业,不公平!”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而这种不平等待遇会诱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心里滋生的不合理要求也会逐渐增加。

所以,父母以亲身示范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给予孩子良好的行为提示,可以让孩子很明确的懂得社会既定的规则,不仅可以减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能够提高孩子的自我修养,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无论是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还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良好的教育方式都要求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耐心与尊重,正确的沟通与引导。只有在设立规矩的框架内对孩子的发展进行鼓励,孩子才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

相关问答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
4个回答2022-09-30 17:40
刚开可能觉得有好多理由来说自己爱一个人,也可以找很多理由来证明自己爱一个人,到后来就不觉得了,因为他们会发现其实自己女友身上的,自己认为是自己爱的的理由的优点缺点,在别的女生身上也有,甚至让自己更喜欢...
全文
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
4个回答2022-12-15 00:13
你或许忘了,我也是骄傲的,在别人面前我也是嚣张跋扈的,我只在你面前低过头,都说爱一个人绝对不能失去自我,可是遇见你之后好像所有的骄傲和自尊都不见了,甚至都不敢对你说出口,我只知道痛过哭过卑微过以后,如...
全文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
3个回答2022-12-15 00:13
废话 当然需要 而且很多 谁会去爱一个傻子 第一个理由 他不是傻子所以爱他 当然这是最基本的 你慢慢想多的是 比如身高 容貌 学历 财力 人品 性格 气质 等等 只不过每个人的排列顺序不同而已
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 活动的需要
1个回答2024-03-06 23:16
生理的需要是指幼儿身体的生理发展需要,包括: 1. 热量需求:幼儿的身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成长。 2. 蛋白质需求:幼儿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支持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3. 碳水化...
全文
- -急需急需, 各花的花语~
1个回答2023-08-19 15:34
楼上回答很完整
急需的需要
1个回答2024-02-23 02:51
请到医院神经外科检查诊断,一是看是否需要二次手术,而是看能否伽马刀治疗,三是看是否需要配合化疗或放疗。或在当地中医的辨证论治下进行中药治疗祝心情快乐
那个成语讲需要你的时候不在身边不需要你你的时候你又出现
1个回答2024-02-20 18:24
斤斤计较jīn jīn jì jiào [释义]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语出] 《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
全文
成年人需不需要童话
1个回答2024-03-05 08:16
我觉得成年人还是需要童话的,因为每个人都会累,而且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子,童话可以弥补心里遗憾。
从只需要你到很需要你再到需要你这三个需要有什么区别?
5个回答2023-07-02 03:31
这是一个慢慢经历的变化过程,因为从只需要你就是意思对你非常的依赖,只需要你一个人,但是到后来慢慢热情下。整或者说你对他也就不冷不热,所以的话会到他热情度减。就会这样,知道很需要你。在慢慢发展,也许你们...
全文
需需要什么?
1个回答2022-07-23 19:10
这得看你说的具体是什么东西啊,毕竟没清没楚的怎么了解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