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鸡有什么讽刺意义,告诉了什么道理?

2023-11-28 09:10

2个回答
告诉我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说天鸡》一文先谈狙氏父子养鸡之事。说父亲养的鸡见敌则勇,伺晨则鸣,因此被称作“天鸡”。而父死后,儿子却不得其父养鸡之术,“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错、嘴距铦利者不与其栖,无复向时伺晨之俦,见敌之勇,峨冠高步,饮啄而已。吁,道之坏也,有是夫!”此文仅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作者眼中的所谓“天鸡”那种徒有其表,而实为行尸走肉的形象。而作者“说天鸡”的目的当然是借以讽刺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官僚士大夫。其文章真可谓言辞简约而寓意深刻,使人读之难忘。
相关问答
说天鸡有什么讽刺意义,告诉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3 09:36
《说天鸡》一文先谈狙氏父子养鸡之事。说父亲养的鸡见敌则勇,伺晨则鸣,因此被称作“天鸡”。而父死后,儿子却不得其父养鸡之术,“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错、嘴距铦利者不与其栖,无复向时伺晨之俦,见敌之勇,峨冠...
全文
《说天鸡》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讽刺了什么?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个回答2023-11-29 01:51
说天鸡》一文先谈狙氏父子养鸡之事。说父亲养的鸡见敌则勇,伺晨则鸣,因此被称作“天鸡”。而父死后,儿子却不得其父养鸡之术,“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错、嘴距铦利者不与其栖,无复向时伺晨之俦,见敌之勇,峨冠高...
全文
带有讽刺的动物寓言故事并且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0 14:12
被同伴驱逐的蝙蝠 很久以前,鸟类和走兽,因为发生一点争执,就爆发了战争。并且,双方僵持,各不相让。 有一次,双方交战,鸟类战胜了。蝙蝠突然出现在鸟类的堡垒。“各位,恭禧啊!能将那些粗暴的走...
全文
南国先生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的人,告诉我们什么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1-23 03:57
寓言 ①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过关的人。 ②讽刺那些虚荣,对人不加以鉴别而重用的掌权者。 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
全文
山鸡文言文讽刺谁
1个回答2024-03-15 06:48
《山鸡》 (原文)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日:‘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
全文
鸡你太美是讽刺吗
1个回答2024-02-24 10:56
我觉得他是打错了字肯定是夸赞你的并不是讽刺你的意思
说天鸡有什么讽刺意义
1个回答2024-03-01 00:23
《说天鸡》一文先谈狙氏父子养鸡之事。说父亲养的鸡见敌则勇,伺晨则鸣,因此被称作“天鸡”。而父死后,儿子却不得其父养鸡之术,“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错、嘴距铦利者不与其栖,无复向时伺晨之俦,见敌之勇,峨冠...
全文
加盐不咸这则寓言讽刺了那种人?告诉我们什么?
1个回答2024-01-19 22:26
原词为“ 益盐不咸”为宋朝李昉所写的小故事,讲述一人烧汤,反复放盐,但尝的只是头一次舀出的汤,无法判断现在汤锅中的实际咸淡。 原文为 人有斫羮者,以杓尝之,少盐,便益之。后复尝之向杓中者,故云盐不...
全文
怎么讽刺发鸡汤的人
1个回答2024-03-07 04:02
这种情况,尽量不要讽刺他,就让他沉浸在那个所谓的鸡汤中,让他觉得自己的思想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让他觉得自己做得不错
神鸡童谣讽刺了谁
1个回答2024-03-13 06:22
这首民谣写的是一个被人称为“神鸡童”的长安小儿贾昌的奇遇,但讽刺的对象则显然不光是贾昌。他毕竟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正如“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一样,是愤...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