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武写状的台词

2023-11-28 11:44

1个回答

郭:节目是一场接着一场
于:哎
郭:刚才我们说完一段下去休息一会儿,
于:对
郭:看见大伙我真痛快
于:啊
郭:地儿也大
于:是
郭:好多朋友坐的地方不是很好
于:对
郭:包括后面的朋友们
于:啊
郭:你说这边多艰苦(指身后的观众席)
于:是啊
郭:看不见那头里还有大屏幕
于:对
郭:你说多高科技现在
于:对,看不见这看那儿
郭:当初哪有这个去
于:啊
郭:现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于:对
郭:整个社会都进步了
于:是
郭:过去这大屏幕不可能有
于:这是高科技以前没有的
郭:包括手机过去也没有
于:这几年才兴起来的
郭:那些年哪有手机啊,现如今行了
于:啊
郭:几乎每个人都有
于:人手一个
郭:互相沟通很方便
于:对呀
郭:手机也是不停的换代
于:哎
郭:最早不就是有个铃声吗
于:哎
郭:你看现在这彩铃多多啊
于:功能多了
郭:我那手机就是如此
于:您也喜欢听彩铃
郭: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声音
于:是吗
郭:咚哏儿里哏儿里哏儿咙里哏儿咚~
于:京韵大鼓
郭:曲艺界的同行
于:哦
郭:接电话
于:哎
郭:哒个楞登愣登楞登愣登,登楞个楞个愣登~京剧界的朋友
于:哦
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媳妇来电话了
于:嚯!长期受压迫的结果
郭:又响了,“爸爸接电话吧”,于谦
于:去!我就这声,怎么
郭:高科技知道吗
于:什么高科技
郭:显著交情在这了
于:对,都爷俩了还不好么
郭:就说这个意思
于:啊
郭:时代在发展,人们在进步
于:是
郭:相声也是如此
于:相声也一样
郭:二几年的相声跟今天的就不一样
于:肯定是有区别
郭:包括传统相声,其实每天都是在与时俱进
于:都在变化
郭:有人说传统相声陈旧、腐朽
于:啊
郭:不对
于:是
郭:拿旧社会来说
于:啊
郭:演员站在三不管说相声
于:啊
郭:观众来了一听“喝,好啊”
于:啊
郭:掏出钱给了他了
于:给钱了
郭:转天这位又逛三不管
于:啊
郭:演员说的跟昨天一样,您就不会花钱了
于:谁听两样啊(于老板这句词似乎欠妥)
郭:所以说演员要激励自己把节目弄得每天都不一样
于:对
郭:到后来说传统相声不好听了,不是节目的原因
于:啊
郭:相声没有问题,是因为演员停滞不前了
于:对
郭:才导致相声的没落
于:不变化了
郭:这是实话啊,也没有办法,我们很多演员、很多名家吧、很多大腕儿,没等学会就红了
于:咳
郭:所以说你让他扭回头再学也不现实
于:呵呵,他还不认头呢
郭:是不是,做为我们来说呢,两个小演员,不像媒体上把我们炒的这样
于:不是那样
郭:如何如何,艺术家了,多红了,什么大师了,胡说
于:咳
郭:每天我们都互相提醒,郭德纲于谦,注意,你们两个不比别人强多少
于:当然了
郭:就是两个普通的演员
于:啊
郭:一个行业在一百年里边,说句良心话啊,一百年出一位艺术大师就了不得啦
于:行业就火了
郭:拿京剧来说
于:啊
郭:解放初期整个京剧界才两位大师
于:哪两位啊
郭:梅兰芳、周信芳
于:哦
郭:那是国家封的,马连良先生这么大能耐,才叫著名演员
于:是
郭:现如今艺术家是雨后春笋
于:全是了
郭:主要是因为这个名片管理制度不严格
于:咳
郭:我要说给我印个总统,他也给印
于:啊
郭:总统兼神父,都能印
于:嚯!好么,您还要精神物质一把抓
郭:哈哈哈哈!少说这个
于:呵呵呵
郭:就说这个意思,我们就是两个小演员,爱相声,愿意为相声做点有良心的事情
于:是
郭:但是还要感谢观众朋友对我们的鼓励和支持
于:对
郭:这十几年来,我们没有花国家一分钱
于:恩
郭:也没得到我们同行的支持和鼓励
于:恩
郭:都是父老乡情、衣食父母们支持着我们走到今天
于:就是观众
郭:知道吗,一位观众强似一百位理论家呀
于:恩
郭:这是对我们实实在在有帮助的
于:就是这样
郭:我们也愿意把相声弄好,怎么办呢?多做功课
于:多学习
郭:多学习,无一日可以休息的
于:那是,老得学
郭:没事看看书啊
于:恩
郭:看看别的节目啊,跟别的艺术形式互相借鉴、沟通
于:吸取营养
郭:于老师这点做的很好
于:我也差着
郭:涉猎广泛
于:爱好多
郭:你说什么音乐会呀、交响乐、芭蕾舞,都看
于:愿意看这个
郭:前不久咱们这个“北辰芭蕾舞团”呐
于:北辰芭蕾舞团?
郭:拍了一个小天鹅
于:哦
郭:在勤俭桥那儿搭了一台
于:露天的
郭:啊,跳这舞蹈,于老师风尘仆仆赶过去看
于:哦
郭:买的前排VIP贵宾席
于:还VIP呐
郭:五块一张
于:哎呀
郭:咱看人花钱都眼晕呐
于:啊
郭:五块呀,买了两张
于:是
郭:躺那儿看
于:哎呀,行了行了行了
郭:咱也不懂得,为什么看芭蕾舞得躺着看呢?大家给解释一下啊
于:啊
郭:三个小时演出过去了,于老师眼睛通红通红的,找一大夫一看,“您看我这怎么回事?”大夫问明白了,“不要紧的,你这简单,下次再看这种演出,这三小时里边你抽空眨下眼”
于:啊,我这一场就没眨眼呐
郭:好这个,涉猎广泛呐
于:我这涉猎的还广泛呐
郭:多学学,多看看是有好处的
于:是吗
郭:就拿我们相声来说,传统节目一千多段
于:是
郭:经过我们演员这么多年的努力,还剩下一百多段
于:太努力了这是
郭:再努力就没有了
于:哈哈,是
郭:需要大伙好好的学习,千万别扔了
于:是
郭:说相声跟过日子是一样的
于:怎么还过日子
郭:今天买一冰箱,后天置一彩电
于:啊
郭:你不能今天卖个门,后天拆个窗户,那是败家子啊
于:那可不
郭:我们很多曲艺形式,现如今都听不到了
于:啊
郭:其实很可惜
于:都失传了吗
郭:天津还是不错的,你说京韵呐、西河呀、梅花啊、单弦啊,乐亭啊,还都有
于:还都保留着嘛
郭:到了别的城市,好多曲种都没有了
于:听不见唱了
郭:就拿北京来说,过去有一种北京的竹板书,现在没有人唱了
于:竹板书?
郭:失传了
于:哦
郭:打着七块竹板唱故事
于:哦,唱大书
郭:三列国啊,东西汉呐,这说著书,说差不多了,抄起板来,呱唧呱唧呱唧,唱
于:哦
郭:唱完了再说,好听之极
于:哦,什么味道的
郭:给大伙学学竹板书,各位是愿意听啊,是愿意听啊,是愿意听啊
于:那就没挑了,全愿意听了
郭:这些日子休息不好,嗓子不在家
于:哦
郭:我尽全力的唱,如果哪儿有个崩瓜掉字的,各位多做自我批评
于:咳!你唱错了,人家批评什么
郭:(唱)慢打毛竹,书又归了本正,打起我的竹板儿 ,书归正风。
适才间,唱的本是半部残书前后七国段,
还有这两三段,没有把它交待清
哪里丢来,哪里找,我是哪里接着把它唱,
哪里头忘了,我就把它说来你们各位接着听,
奉敬在坐的众明公,因为热闹更好听。
于:好,这是竹板书
郭:竹板书,没人唱了,包括北京过去有一种小凤调
于:小凤调?
郭:哎,小凤调,也叫北京的铁片大鼓。
于:哎,这可好听。
郭:挺好听
于:对对对
郭:(唱)春雨蛰春惊谷天,夏满芒夏二署相连,
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夏(这个)秋冬分为了四季,
清明(这个)佳节都把坟圆,
死去(的个)良家的女,儿孙祭奠,
苦命(这个)妓女何人把她可怜,哎嗨哎~~~~
于:好,哎呀,真是好听啊
郭:这段叫《劝妓女》
于:有这么一段
郭:后来改了个名字
于:叫什么呢
郭:“劝于谦”
于:对,没有啊,没改过
郭:不承认了
于:这还能承认吗
郭:多好听啊,当年还有一种曲艺形式叫“莲花落”
于:哎,莲花落
郭:十不闲儿,莲花落
于:对
郭:最早“十不闲儿”是“十不闲儿”,“莲花落”是“莲花落”
于:分着的
郭:自打慈禧太后过生日,两者合二为一,搭着班一块演出
于:是
郭:拿十不闲儿来说,相声演员用的少
于:对
郭:我们过去开场演出,相声大会之前,先唱十不闲儿的《发四喜》
于:都唱这个
郭:福、禄、寿、喜这么四番,唱起来好听
于:恩,您唱唱
郭:(唱)福字儿添了来喜冲冲,
福缘善庆降瑞平,
福如东海长流水,
恨福来迟身穿大红。斗斗个起斗起斗呛!
于:哎,对对对
郭:发四喜
于:哎,就是这个味儿
郭:莲花落现在也没有了
于:莲花落?
郭:啊,北京、河北地区过去唱这个的多
于:啊
郭:好听。(唱)我做男儿汉志气刚,寻了一个老婆亚赛孙二娘,
站着比我高哎,坐着比我长,
脚也比我大呀,力气比我强,
打之骂之立下家法呀,舍死忘生我要管教婆娘。
于:嘿,好
郭:莲花落。
于:有点意思
郭:虽然说莲花落没有了,但是评剧和二人转都借鉴了莲花落的唱腔
于:哦,又前申的意思
郭:评剧在天津来说那是家喻户晓啊
于:都爱听
郭:天津、北京、华北地区包括东北,人们都爱听
于:嚯
郭:天津是评戏的窝子,多少好角儿都出在这儿
于:是
郭:我个人有这么一个认为
于:啊
郭:我认为评剧应该提倡演员的年轻化
于:怎么叫年轻化
郭:因为评剧更多是演这个才子佳人爱情方面的故事
于:风花雪月
郭:你说这个才子佳人岁数太大了演员扮出来不像
于:也不好看
郭:有一次我在咱们天津看戏
于:啊
郭:全本的《秦香莲》
于:好戏呀
郭:扮演秦香莲这个演员得有七十多岁了
于:那么大岁数
郭:老艺术家,唱得真好啊
于:唱功好
郭:就是太胖了,顶我四个
于:嚯!那么胖啊
郭:这秦香莲这大脑袋
于:啊
郭:扮上戏,化完妆一瞧啊,跟奥特曼似的
于:喝,有这么比的么
郭:坐的我旁边有一个天津的小伙子,说句话把我乐死了
于:怎么说的
郭:哎呀!好秦香莲啦
于:啊,呵呵
郭:这秦香莲都够口儿了
于:啊
郭:我要是陈世美,我泥嘛也不要他
于:哎呀,咳!没有这么说话的
郭:话糙理不糙
于:倒是
郭:年轻的扮出来,好看呐
于:哎
郭:生、旦、净、丑四门很齐全
于:对了
郭:最早不行,最早的时候这个评戏叫做“三小儿戏”
于:怎么叫“三小儿戏”
郭:小生,小旦,小丑
于:哦,全是小
郭:哎,小戏。后来丰富了行当,特别的讲究
于:好听了
郭:我认为,评戏的小花脸是值得一提
于:小花脸
郭:在别的剧种里边,这个丑角啊,做为陪衬的人物
于:恩恩
郭:评剧里边他算主角儿
于:好听啊
郭:哎呦,好。我曾经认过一个评剧的老师
于:哦,还拜过师
郭:七十多岁的老前辈,教过我评剧的小花脸
于:受的真传
郭:老先生真好,特别喜欢我
于:是啊
郭:我每天上家去学戏
于:哦
郭:后来老头跟我说了,说你这孩子太好了
于:哦
郭:我是真喜欢你呀,从明天开始啊
于:啊
郭:你就别来了,你再来我就弄死你,知道吗
于:啊!这是喜欢你吗
郭:他特别喜欢我
于:这不像啊,这个
郭:他就是因为上年纪人,比较封建
于:是啊
郭:封建,其实来说,咱们来说不叫事,我就是觉得老头对我好
于:什么事啊
郭:无以为报,我想跟他认门亲戚,他就不乐意了
于:什么亲戚
郭:我想当他姑爷
于:啊,看上人闺女啦
郭:他闺女特别喜欢我
于:那也不错啊
郭:他那个女婿反对呀
于:啊,人结婚啦
郭:我们可以给他挑唆的离了么
于:什么人性啊
郭:后来就没再去,但是跟老爷子学会了很多戏
于:哦
郭:评剧小花脸,既注重唱,又注重念
于:哦,唱、念
郭:哎,唱、念都要求很严谨
于:哦
郭:比如说有这么一出戏叫《杜十娘》
于:恩
郭:最后一折的时候叫“活捉孙富”
于:对
郭:小花脸扮演的孙富有一段唱腔,充分的体验出这个小花脸唱腔的好处
于:恩,这么着吧,您给唱一这段,怎么样
郭:喝,特别的好听啊
于:活捉孙富
郭:一唱起来是这个味儿的
于:来一段儿
郭:(唱)有孙富苶呆呆独守灯光,心思思意念念杜十美娘,
貌似花、身若柳、飞雁落掌、羞花貌、沉鱼容,压倒了群芳,
为美人施巧计花银千两,打动她全仗这巧舌如簧,
不料想她不愿,将我来骂嚷,侠心女抱宝箱哎~投入长江啊,哎嗨哎嗨呀~
于:嘿嘿,好
郭:小花脸
于:真是好听
郭:唱的好,嘴里还得干净呢
于:得清楚啊
郭:啊,一个字一个字都得送的您耳朵里头
于:听不见不行
郭:包括评剧的小生,我认为也非常讲究
于:小生啊
郭:挺拔刚劲呐
于:不一个风格
郭:曾经有一次我认识的一个老演员
于:哦
郭:唱的小生我觉得就不太到位
于:怎么
郭:他松懈,比较松懈
于:哦
郭:唱着戏(唱)听谯楼打一更心发急躁,翻过来覆过去睡不安牢。
听完他这唱清明节上坟我都不敢哭
于:怎么了
郭:我怕他说我学他
于:咳,太难听了
郭:所以说评剧啊,得把它研究到了家
于:是
郭:我认为这个评剧来说,比较适合演这个才子佳人、爱情生活方面的故事
于:哦
郭:不太适合唱这个重大历史题材的东西
于:哦,大事不善于表达
郭:尤其是国际题材的,不适合
于:国家大事啊
郭:曾经有一段时间有这么一个电影叫《列宁在1918》
于:哦,这好
郭:喝,电影演的火
于:对对对
郭:有一家小评剧团不上座儿
于:恩
郭:用评剧移植上演了《列宁在1918》
于:评戏的
郭:闹了很多的笑话
于:那怎么唱啊
郭:它用了很多老评剧的唱腔,后边还借鉴了河北梆子的旋律
于:什么味儿啊
郭:化妆可都一样
于:哦
郭:列宁粘一头套,穿着这个什么西装、马甲、背带裤啊
于:哦
郭:这俫着出来
于:哦,也这样
郭:一张嘴是老评戏
于:怎么唱的
郭:十月革命刚成功,国库紧张粮食空。我-列宁,我命瓦西里去弄粮食,天到这般时分不见回来,你说这是咋着了涅?
于:耶喝,咳咳。这什么味儿啊,这是
郭:思前想后让我放心不下呀~仑吨大大大大仓个啷才一来仓,大扑得仓
于:要唱
郭:(唱)列宁驾坐克里姆林宫
于:呵呵
郭:叫一声斯拉~~列夫
于:哎呀喝
郭:上前听分明
于:哦
郭:我命那瓦西里去把粮食弄
于:恩
郭:天到了这般时分,不见回程~
于:哎呀咳咳咳,还摆姿势呢
郭:后边上瓦西里,唱河北梆子间板
于:怎么唱
郭:八大仓才仓个咙咚咙咚里个儿咙地仓~
(唱)杀出了东宫啊,上彼得堡~~锵锵锵锵锵锵锵~嘟~仓咣才咣才咣才咣,抢出粮食好几包,忙向列宁去报告嗷~要这玩意有什么用啊
于:说的是呢,太难听了
郭:所以说我认为评剧还是好好唱自己的传统剧目
于:就是就是
郭:很多的对儿戏,我认为好
于:对儿戏?
郭:就是生、旦的对儿戏,比如说有这么一出叫《杨乃武与小白菜》
于:嘿
郭:这个戏是家喻户晓啊
于:名段儿
郭:好听,小生跟旦角,两个人较劲的戏
于:是啊
郭:其中有一场叫“背弟写状”,我认为是精华
于:怎么叫“背弟写状”
郭:杨乃武被屈含冤,在监狱里边,打算死,不告状了
于:呦
郭:姐姐杨淑英来了
于:啊
郭:你不告不行啊,写下状纸来,姐姐给你进北京城攒御状去
于:她去
郭:监狱里边没有桌子
于:啊
郭:姐姐趴在这儿,让兄弟在这后背上写这状纸
于:哎呀
郭:很让人感动啊
于:太伤心了
郭:特别的好听,杨乃武这有一大段间板转快板,好听
于:喝,再唱唱这段怎么样,间板转快板
郭:我是愿意唱,但是这点儿光唱不足以表达情绪
于:还要怎么办
郭:必须要做戏
于:哦,还要演戏
郭:这是两个人呐
于:进人物啊
郭:一个是杨乃武,一个是他姐姐杨淑英
于:哦哦哦
郭:我能唱杨乃武,谁来这杨淑英呢
于:您别看我,我倒是豁的出去,可是我不会呀
郭:这不要紧的,主要是听我
于:是
郭:你配合一下知道吗,你就一句词
于:什么词
郭:“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你这一说完了,我就赶紧拿起笔来连说带唱,就齐了
于:就听您的了
郭:特别简单
于:我就这么一句
郭:来,来一遍听听啊
于:还验一遍
郭:多新鲜呐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是这词儿吧
郭:没错,词对了啊,来,说一遍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你有点情绪,声音再高一点
于:哦哦,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你稍微的再高一点点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好多了,真聪明,你在高一丁点,不点点儿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这个姐姐是宫里出来的
于:太监呀,是怎么的
郭:叽嘹叽嘹的,这个啊
于:怎么,您让高点儿
郭:你还得在情绪上,稍微高一点就行
于:再高一点嘛!
郭:再高点
于:兄弟~我就算了吧,就这就更不是人声了这个
郭:行,也差不多了,我也歇过来了
于:咳,您要歇着,后台也能歇着
郭:就这一句,兄弟趴姐姐背上写,我这抄起笔来,镗镗镗镗镗,这点地儿,说实在的
于:主要听您的
郭:听这个
于:好,咱们开始
郭:来,这就开始了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趴呀
于:真趴呀
郭:多新鲜呐,做戏嘛。说完这话“叭”你就扔那儿了,我可爱看这个了
于:你爱看像话嘛,我再摔个好歹的
郭:你趴桌子这就行啊
于:桌子上啊
郭:趴这就行
于:来啊
郭:多新鲜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趴桌子上不动)
郭:姐姐,你压着我那杆笔了
于:你早说好不好呢你
郭:忘这茬了,你知道吗
于:就这遍戏好,趴这了
郭:再来再来
于:啊
郭:再来再来再来
于:开始吗
郭:开始吧,大伙儿都等着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仓!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杨乃武打小,老师就说
于:你先等会儿,先等会儿吧。别介绍剧情了行吗
郭:大伙都得知道这故事啊
于:全知道,这还趴着一位,您没明白吗
郭:把这茬忘了啊,都知道杨乃武了
于:太清楚了
郭:不用介绍了,来吧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仓!小白菜这人呐,漂亮
于:说小白菜!行了
郭:她要叫小苤咧,这完了,二冬瓜,这都看不得
于:有叫二冬瓜的吗
郭:小白菜,水灵,这东西
于:行了行了,人物也不用介绍了
郭:男女主人公都介绍完了
于:大家全了解了
郭:没有废话了
于:不说别的了
郭:这就开始
于:再来啊
郭:于老板您辛苦
于:哎,您甭管啦!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八大仓才仓个咙仓咙咚里个儿咙地仓~这人可也不错
于:你说我干嘛你,说我干嘛呀你,你唱不唱啊
郭:我怕你挑眼,你知道吗
于:我是不挑眼,我这腰都快折了
郭:小心眼儿,你知道吗
于:唱吧,唱不唱啊
郭:这就开始啦,没废话了,来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八大仓才仓个咙仓咙咚里个儿咙地仓~
(唱)提羊毫,写辩状,悲痛难忍。锵锵锵锵锵锵锵~
江南郡、杭州府布满乌云,
我本是奉公守法一文举,刘锡彤官报私仇害良民,
边宝贤顾私情官官相护,巡抚堂俱都是顾利杀人,
胡瑞澜奉旨巡查江南郡,不知贪了多少银,
覆盆冤、千古恨,可怜我举家大小命难存,
冒死含冤求再审,要把这江南贪官风卷残云呐,
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大!仓仓大叭仓才~扑!
于:您这是杨乃武写状啊
郭:郭德纲杀猪
于:去你的吧!
郭:郭德纲杀猪

相关问答
郭德纲《杨乃武写状》词
1个回答2024-01-03 22:43
  [文本]《杨乃武写状》 郭德纲、于谦   郭:节目是一场接着一场   于:哎   郭:刚才我们说完一段下去休息一会儿,   于:对   郭:看见大伙我真痛快   于:啊   郭:地儿也大   于:...
全文
台湾歌手杨乃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2个回答2023-04-15 07:52
她很低调。杨乃文的歌都是悲伤的情歌,很符合她本人的特点。
求杨乃文推开世界的门简谱
1个回答2024-03-09 16:19
杨乃文推开世界的门简谱: 《推开世界的门》的介绍: 《推开世界的门》是由火星电台伏胡谈、黄少峰作词并作曲,杨乃文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杨乃文2016年11月发行的第六张个人音乐专...
全文
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故事发生在哪
1个回答2024-03-10 02:41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发生在清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发生地为浙江省余杭县余杭镇。
杨乃文与小白菜的女主角是谁
1个回答2023-05-10 10:10
翁虹(小白菜)
杨乃武和小白菜是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4-03-17 15:05
晚清年间的浙江余杭县仓前镇…… 一日,年轻貌美的小白菜在一家酒楼巧遇帮人写诉状的杨乃武,杨乃武顿为小白菜的美貌吸引,而小白菜又正好租下了杨乃武家的房子。杨乃武怜惜小白菜的身世,让她帮忙整理新书房和...
全文
杨志乃杨令公之孙 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7 02:20
杨志是杨令公的孙子
怎样看待杨乃文这个人?
2个回答2023-04-16 00:15
好像听说过这个人,但是自己本身没有接触过,所有也很抱歉无法给与你太多的帮助呦
杨乃武和小白菜具体是怎样一个故事啊?
1个回答2024-01-18 22:06
小说有许多虚构的成分,请看: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史实: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十月,浙江省余杭县所在地余杭镇发生一起命案,豆腐店伙计葛品连暴病身亡。知县刘锡彤怀疑本县举人杨乃武诱奸葛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