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滴水石穿”是谁说的?

2023-11-28 15:28

是班固吗?还是其他人?
4个回答
什么呀,楼上的,小学五年级课本上写着,是张乖崖。
张乖崖
即张咏(946—1015)
是宋初一位有较大影响的大臣,尤以治蜀著称。
北宋仁宗时期,士大夫们甚至将他与赵普、寇准并列,
“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是张咏在自己画像上的题赞,从此被人称为张乖崖,
而他的文集也被命名为张乖崖集。
张咏最著名的事迹出自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也。
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
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据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翻译:张乖崖在崇阳当地方官.有一个低级官员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的鬓傍巾下藏有一钱,就责问他,说你身上藏着的钱是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棍棒伺候.那个低级官员大为生气,说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你怎么能棒打我呢?你就算能棒打我,也杀不了我.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日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时间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他就自己跑下台阶,用剑就将那个低级官员斩首了
.
成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由此沿用至今。
他在四川为官时更是发明了纸币,现在英国中央银行种了一颗专门从成都运过去的桑树以此纪念纸币的发明者——张咏。
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释义 它的本意是水不住往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 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

故事 从前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钱阳担任县令。当时,社会上还 存友军卒凌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风气。张乖崖想找个机会严惩 这种行为。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忽然看见一个小吏慌慌张张地从府 库中溜出来。张乖崖喊住小吏,发现他鬓旁头巾上藏着一枚钱。经过 追问盘查,小吏搪塞不过,承认是从府库中偷来的。

张乖崖将小吏押回大堂,下令拷打。小吏不服,怒气冲冲地说: “一个钱有什么了不起,你就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难道还能 杀我!”

张乖崖见小吏敢这样顶撞他,就毫不犹豫地拿起朱笔判道:“一日 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时间长了,蝇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

判决完毕,张乖崖把笔一扔,手提宝剑,亲自斩了小吏。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
不是班固

是张咏~

宋朝时,张咏在崇阳当县长(县令)。
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冒犯长官的事,张咏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从朝堂之上下来,也就是说下班后吧,闲来没事,就在县政府周围转悠,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政府金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
张咏很奇怪,下班了,怎么还有人在金库?于是大喝一声:
“站住,过来问话!”
小吏循声看去,见是县长,就走了过来。
张咏围着这小吏转了一圈,发现小吏头巾下藏着一文钱,就问来历。
那个小吏支支吾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库中偷来的。
张咏听了大为震怒,立即命令随从差役把小吏押到堂上去,加班开庭。
来到公堂上,那小吏很不以为然,懒散地看着县长。
张县长问:
“你可知罪?”
小吏满不在乎地回答说:
“老爷啊,你也太搞笑了,太认真了,一文钱算得了什么,有必要兴师动众,开庭审理。”
“一文钱算得了什么?这一文钱也是朝廷的钱!” 张咏怒道。随即,他猛地拍了一下惊堂木:
“将这奴才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打完板子,张咏又问:“你知罪吗?”
小吏不服气了,摸着被打痛的屁股,说:
“老爷,为了一文钱,没搞错吧?实在打得冤枉!”
张咏大怒:“你还敢叫冤枉,再打二十下!”小吏嘲讽地说:“你也只能打我,难道还能把我杀了?”
张咏见这小吏竟敢如此顶撞自己,怒不可遏,毫不犹豫地写下判词:“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意思是,一个人一天偷一枚钱,一千天就会偷一千枚钱。日子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滴也会穿透石头。
判决完毕,张咏把笔一扔,手里拿着宝剑走下堂来,亲自斩了那个嚣张的小吏。
不是,是宋朝崇阳县令张乖崖。是他教训小吏时说的。另,是“一日一钱,千日千钱”,而不是“十日十钱” 意思是:一天一个铜元,一千日就是一千个铜元,这就像用绳子锯木头、水滴石头一样,日久天长,木头也会被锯断,石头也会被滴穿的。这是我自己写的,也没有错别字
相关问答
关于成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9 05:11
这个问题决非无聊, 它是物种不变论与生物进化论长期论战的根本分野.照物种不变论, 鸡的祖先永远是鸡, 当然缠不清鸡和蛋谁先谁后. 这个问题也并非永远争论不清, 早在一百年前就由达尔文彻底解决了. ...
全文
关于成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8 20:58
这个问题决非无聊, 它是物种不变论与生物进化论长期论战的根本分野.照物种不变论, 鸡的祖先永远是鸡, 当然缠不清鸡和蛋谁先谁后. 这个问题也并非永远争论不清, 早在一百年前就由达尔文彻底解决了. ...
全文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谁讲得?
1个回答2024-03-05 13:17
张乖崖说的,就是《水滴石穿》里的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之类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2 02:33
(1)聚沙成塔 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2)集腋成裘 解释 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
全文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个回答2024-03-17 13:10
C 解析: 分析题干,绳锯为因,木断为果;水滴为因,石穿为果。本题考查因果对应关系。A项,丧尽天良为动宾结构短语,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兵强马壮为并列结构短语,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积劳...
全文
他山之石,( ).绳锯木断,( ).
1个回答2024-01-30 12:5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释义:   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来源《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
全文
绳锯木断水滴石故事的大意?
1个回答2024-01-09 15:57
用绳子锯木头,时间长了,能把木头锯断。水滴在石头上,时间长了,能把石头穿透,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之类的成语
1个回答2023-09-23 02:05
(1)聚沙成塔 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2)集腋成裘 解释 腋:腋下,指狐稿和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
全文
“绳锯木断,滴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的菜根谭 典故
1个回答2024-01-31 05:02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译文】绳子可以锯断木头,水滴可以穿透石头,修习真理的人应该努力地去探索;水流到时自然成为沟渠,瓜熟透时自然掉下来...
全文
绳锯木断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16 07:17
绳锯木断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绳子也能把木头锯断。这个成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1、这个成语出自南宋·陆游的《剑南诗稿·秋思七言八首之四》:“绳锯木断不以力,劣马慢行不以速。”意思...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