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李白去旅行的手抄报怎么画

2023-11-28 18:57

1个回答

跟着李白去旅行的手抄报怎么画如下:

1、首先在手抄报画面顶部中间写出“跟着李白去旅行”的报头文字,并把手抄报的报头文字写成艺术字体修饰画面整体效果。

2、接着在手抄报画面右侧画出圆形边框,并在手抄报画面两侧边缘画出竹子图案修饰画面,在画出手抄报画面上点缀的花瓣等图案。

3、再画出手抄报画面左侧举着酒杯欣赏景色的诗人图案,并在底部画出山体图案修饰画面,接着在画面上点缀云朵等图案。

4、线稿完成后,就开始上色了,手抄报顶部的报文字涂上红色,再把手抄报画面两侧的竹子等图案涂上绿色,点缀的花瓣等图案涂上粉色。

5、接着把手抄报画面左侧的人物涂上浅蓝色和黑色,并把底部的山体涂上灰色和青色,再把手抄报画面右侧的圆形边框边缘线涂上橙色。

6、最后在手抄报画面右侧的圆形边框内画出格子线,这样我们的跟着李白去旅行主题手抄报就画完了。

李白的诗歌简单介绍如下: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相关问答
跟着书本去旅行手抄报内容
1个回答2024-02-04 02:27
跟着书本去旅行手抄报内容: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全文
白公馆研学旅行手抄报 旅行手抄报
1个回答2024-02-11 02:28
看得见的学生成长研学旅行手抄报 三年级12班研学旅行成果之手抄报展示 三年级12班研学旅行成果之手抄报展示 三年级12班研学旅行成果之手抄报展示 三年级12班研学旅行成果之手抄报展示 三年级...
全文
关于旅行的手抄报内容
1个回答2024-02-06 00:25
旅行的诗歌 旅怀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旅宿 (杜牧...
全文
红色之旅手抄报
1个回答2024-02-12 17:15
版头最好用艺术字写,要写得显眼,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的手抄报要表现什么在把找到的资料写到手抄报上之前,一般都是先上色。根据自己的需要,先上
关于旅行的手抄报内容
1个回答2024-06-06 19:44
旅行的诗歌 旅怀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旅宿 (杜牧·唐) 旅馆无...
全文
跟着书本去旅行手抄报内容
1个回答2023-12-03 18:40
跟着书本去旅行手抄报内容: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全文
李白手抄报的报名和内容!
1个回答2024-03-14 03:08
李白 (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
全文
赤山法华院研学旅行手抄报 旅行手抄报
1个回答2024-02-09 19:04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八年级年级组研学旅行手抄报优秀作品展览 大进小学寒假作业展示研学旅行手抄报读书小报 看得见的学生成长研学旅行手抄报 三年级12班研学旅行成果之手抄报展示 磊口一中举行研学手...
全文
李白的手抄报
1个回答2024-01-29 19:13
白 (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
全文
李白的手抄报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1-30 15:52
白 (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