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樊登

2023-11-28 22:37

1个回答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这是樊登老师笃信的事,但我很认可。他完成得这么好,樊登读书会已经风生水起,他的书也写得如此生动有哲理。

  樊登是一个懂书的人,因为他足够懂人生。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是值得我们相信的事情,痛苦来了,避无可避,我们如何应对,除了书,其他方法都是绕着弯子的懒惰。

樊老师在《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中,讲到了人生的变化。书里的很多句子让我眼中有泪。那是一种与文字与思想的心心相印。

他说:我们不可以在快乐中放纵自己,因为它会变成痛苦,再回来。

是的,曾经让我们快乐的事情,失去后,我们是如此痛苦。你曾经最爱的人,也可能是下手时毫不留情的人;曾经你被欣赏和表扬的优点,在分开时可能变成对方强烈鄙视和攻击的缺陷;这就是无常。

我们只能把无常刻入心中,生活不会一成不变,企图刻意保持某些东西,只会带来痛苦。

那么问题来了,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是对幸福的感知力,幸福的反面不是不幸,而是麻木。

  只有当我们“现在就幸福”,我们才是真幸福。

不是我们拥有的少,是我们对拥有的,反而视而不见。

我想,此刻,正是我该珍惜的时刻:婚姻出了问题,就及时处理,没有等到反目成仇时再彼此伤害;伤害,发生在自己年富力壮时,而没有在自己毫无抵抗力的时候雪上加霜;朋友离开,也是让我在还来得及在交往新朋友的时候……这一切,也许就是故事里蕴藏的好意,也是读书教会我的事。

总之,多读书,多感受,现在就去体会幸福,给幸福一个长出根的机会。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是一本厚厚的书,多次与我在深夜,映照内心。

  天涯海角觅知音,桃李春风一杯酒。

  只是,对我来说,我更加感动是《读书是一辈子的事》给人带来的深层慰藉!
相关问答
樊登读书会中樊登主要讲哪方面的书?
1个回答2024-01-29 04:42
樊登带你把书读薄,一次学透终身受用的经典畅销书。台湾奥美曾经有一句广告词,扎中了无数人的恐惧: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仰慕那些知识渊博的人?他们的智慧就像镜子...
全文
樊登讲书和樊登读书区别
1个回答2024-03-04 20:37
樊登讲书和樊登读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有以下区别是樊登讲书指的是樊登历拆老师在讲解书籍的过程中,通过对书籍的深入解读和分析,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籍的内容。樊登讲书通常会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全文
樊登写的书有哪些 樊登读书会必读十本书
1个回答2024-02-01 21:55
1、《少有人走的路》;“佛说:万物皆空,空并不是没有,其核心是法无自性”,自律和爱是人生路上非常重要的课题,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2、《正念...
全文
听樊登读书的人都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1-22 14:17
爱看书的人,心里有故事的人,不过我觉得还是自己去看书,领悟到的会更深刻。
樊登读书是什么书?
1个回答2024-01-31 20:19
樊登读书是由樊登于2013年发起,同年10月正式成立。樊登读书以“帮助哪些没时间读书,不知道读哪些书和读书效率低的人群,每年吸收50本书籍的精华内容”为目标,以”每多一个人读书,就多一份祥和”为愿景...
全文
樊登读的是什么书?
1个回答2024-02-03 23:49
樊登推荐的50本书有如下: 第一本、《高效演讲》 第二本、《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 第三本、《幸福的方法》 第四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第五本、《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 ...
全文
樊登说过的4句话,其中有一句什么事最好的修行
1个回答2024-02-17 01:40
樊登,樊登读书会发起人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系,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系工学学士学位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在大学期间获得过全国名校辩论邀请赛冠军 ,全国大...
全文
樊登读书为什么不能听全书
1个回答2024-03-05 05:12
可以听全书。 种办法是,樊登读书会,会有一个针对新人有个免费七天的会员卡,只要你用你的手机号注册,就可以免费七天听全书。但是每个号只能注册一次。 种办法就是你身边是否有樊登读书会会员,如果有节假日,会...
全文
樊登写过的书?
1个回答2024-03-10 11:41
樊登写过不少书,如《读懂孩子的心》《陪孩子终身成长》、《可复制的领导力》、《樊登讲论语》、《可复制的沟通力》等等。
如何看待樊登读书会?
1个回答2024-03-10 16:58
樊登读书会成为知识付费商业化的集大成者——单一IP、上万人代理、6年3000万会员、1万代理商,400+线下门店。在最近一次公开演讲中,樊登读书联合创始人田君琦提到,读书会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99%...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