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旷课的教育方法

2023-11-29 10:17

1个回答
  1、加强学校、家庭教育力量的对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方面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主导性,通过管理改革,使学校成为结合教育的基本点和生长点,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校、家庭的横向联系,强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沟通,建构起上下一致、校内外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实现两者的动态统一,形成互补共建的教育合力,促进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2、优化课堂质量,营造课堂氛围,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大胆创新。要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觉得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大舞台。

  3、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学习趣味,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学生的兴趣点。如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智力游戏、竞赛,长期举办各种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营造一个崇尚科学、学习文化、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良好的校园环境。

  4、严正纪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校要制定规章制度,不时对学生组织纪律性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使其养成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习惯,做到有事请事假,生病请病假。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目标与国家、集体的目标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严抓考勤制度,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监督是解决学生逃课问题的有效办法。这不仅需要班干部、任课教师日常的考勤登记,还需要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发现学生逃课及时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逃课多节应全校通报,对违背校规校纪的要坚决处理,绝不手软,做到有检查,有处理结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制度的威慑力,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6、适当奖励、处罚。教师可以对逃课的学生严厉的处罚,如扫地、扫厕所等。对有改进的逃课的学生进行奖励。
相关问答
班主任如何教育旷课上网的学生?
1个回答2024-02-17 02:03
看情况了,班主任不是万能的,但要负起自己的基本责任,能帮助解决问题更好,不能也要尽到告知家长的义务。分析一下该生的基本情况,看是经常性的还是偶尔的,在家长的帮助下,可以商量一个双方多可接受的协议,...
全文
如何教育孩子不要旷课 怎么教育孩子不要旷课
1个回答2023-11-30 02:57
1、首先先得与孩子聊一聊为什么不去学校上学,找到原因对症下药。现在家长基本上听到逃课就会大发雷霆,狠狠收拾孩子,殊不知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现在的孩子心里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了...
全文
为什么在大学会旷课,有什么比上课更有意思的事
1个回答2024-01-20 15:28
上课之外的事,都是好很有意思的。但逃课太多无法毕业将会更有意思。
大学旷课
1个回答2024-02-18 23:40
没事,以后表现好一点,请老班和相关老师吃几顿,痛心疾首的悔过并赔礼道歉,最好另送老班点烟酒啥的,态度一定要非常诚恳,毕业前再活动一下这种处分可以消的
中学生旷课一次会被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24 00:57
没事儿…… 看任课老师了,基本是谈话,看你态度看你干嘛去了,如果真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儿还能原谅,但一定要实话实说!!!如果老师觉得你旷课去做的事儿有碍你的健康发展……那就是请家长……谈话……然后你被家长...
全文
大学里旷课一节
1个回答2024-02-19 00:45
大学里旷课一节视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多次旷课才会影响课程成绩。 旷课,即逃课,又叫翘课,通指无缘无故没有任何缘由而不去学校上课。一般用于学生行为上,这属于不好的现象。在校规中,旷课行为...
全文
旷课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4 16:10
旷课,森肢即逃课,又叫翘课,通指无缘无故没有任何缘由而不去学校上课桐链。一般用于学生行为上。这属于不好的现象。在此轮世校规中,旷课行为一般都属于严重违纪,会受到相应处罚。
大学旷课怎么办啊
1个回答2024-02-10 18:28
当然会有的,不过不是最重要的,主要还是成绩,旷课只是你总成绩的20%(东电),但也得看你们学校是什么制度了 ,在这老师也是一方面,有的老师只会记录你个别的旷课时间,呵呵,希望你不要太担心啦,现在...
全文
怎样才叫旷课呢?
1个回答2023-10-17 15:52
您好,旷课指的是一般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行为叫旷课。
如何面对逃学、旷课的学生?
1个回答2024-01-22 09:15
对逃学、旷课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是普遍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来源于学生自身,也可能来源于家庭学校,可能来源于同学,也可能来源于教师。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这是让老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