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的智慧哲学: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2023-11-29 20:19

1个回答
        圆的处世哲学告诉我们,人们在处理事情时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其手法也要高明,运用灵活的手段,善于变通、迂回应变,这样才能够更快、更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做事认真,做人不较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太较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最后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

        而在做事上,认真是前提。只有认真去做,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和进度。所以,做事和做人是不能用同一种态度的。我们要记住:做事认真,做人不较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啊。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相反,眼里揉不进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那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不过,如果要一个人真正做到不与人计较,也不是简单的事。

        需要自身拥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比如,有些人一旦成为某一个部门的主管,便容不得下属的缺点,动不动就拍桌子、骂人,使下属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想一想,没有人是完美的,何必因为一点点毛病便与人生气呢?可如若调换一下位置,挨训的人也许就理解上司的急躁情绪了。

        在工作中,不要与同事较真,同样,在家里更不要与亲人较真。家庭成员之间哪有什么原则、立场的大是大非问题,都是一家人,非要分出个对错来,又有什么用呢?假若你跟家里人都要较真,那不仅可笑,并且也太累了。在这方面,头脑一定要清楚,在家里你就是丈夫、就是妻子,处理家庭琐事要以安抚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宁可和稀泥,也不较真。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明确了哪些事情是不重要的或者容易做的,可以迅速解决,我们就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认真地去做重要的事,那我们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就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我们变得宽宏大量,人们就会乐于同我们交往,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事业的成功伴随着社交的成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第二,让人三分,凡事留有余地。俗话说“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人生在世,万不可一条路走到黑,认死理,而应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冷静判断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并采取圆融变通的方法解决问题。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多变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凭着一己之见,自以为是。即使是某些以为自己绝顶聪明的人,也应该留有余地供自己回旋。

        否则的话,就会给别人留下把柄。有个人与同事之间有了点摩擦,很不愉快,便对同事说:“从今天起,我们断绝所有关系,彼此毫无瓜葛……”这话说完还不到两个月,这位同事成了他的上司,这人因讲过过重的话很尴尬,只好辞职,另谋他就。

        凡事总会有意外,留有余地,就是为了容纳这些“意外”。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加进其他的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爆炸;人说话、做事留有余地,便不会因为“意外”的出现而下不了台。

        一本杂志上曾经刊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寒冷的冬天,一群豪猪挤到一起取暖,但各自身上的刺使它们不得不马上分开。御寒的本能迫使它们又聚到一起,然而疼痛使它们再次分开。这样经过几次反复,它们终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离——在伤害最轻的情况下得到最大的温暖。之所以强调距离,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总要有个“度”,如果这种距离遭到破坏,人也必然会受到伤害。

      《菜根谭》说:“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让三分,留余地,不让别人为难,不与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让自己活得阔绰。这就是圆融处世的良方。
相关问答
智慧圆融出自哪本书
1个回答2024-04-09 12:08
最早为天台宗所常用,署名慧思大师所著的《大乘止观》中,论述“自性圆融”、“圆融无二”、“圆融无碍法界法门”。智者《观音玄义》、《法华玄义》等著述中,多次出现“法界圆融”、“三谛圆融”。圆融在华严宗哲学...
全文
古代智慧哲学家老子 他一生中结过婚吗?
1个回答2023-01-13 11:16
肯定结婚了啊!
“儿童哲学智慧书”是不是很好呢?急
1个回答2024-02-24 15:07
确实不错,不仅图画精美,印刷的也很好。 采用一问一答,层层递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思辨能力和宽容心态; 用道德两难问题启发孩子的道德认识,引导孩子思考公平、正义等深层次命题,引导孩子道...
全文
儿童哲学智慧书的作者
1个回答2024-02-20 08:02
  作 者(法)柏尼菲 等著,(法)乐迈特 等绘   这是一套图文并茂热销的优质回哲学图画答书。丛书集合了孩子们最常提出的诸多问题——从生命起源,到自我认识,从日常生活,到人际交往……这些问题看...
全文
哲学家在生活中的小事上体现哲学智慧的例子以及相关的名言
1个回答2024-06-03 15:24
这个问题还是容易回答的,呵呵。 想想。。。。。。。。。。。。。 第一个吧,说“老子”吧,他的事情比较多。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例子么?简单点,就像我们自己家的门一样,你仔细...
全文
从智慧圆融中,我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2-11-29 18:41
圆融智慧,无我无知,哪来的什么道理?
什么是哲学智慧?
2个回答2022-06-03 01:31
考虑清楚三个问题后就是了 1.世界的存在 2.世界从何而来 3.世界何去何从
智慧是什么?哲学
4个回答2022-10-28 19:15
智慧就是不断追求唯一的“真理”。亦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智慧也是放下世俗的追求而去追求理想,尽管这个理想可能实现不了。。。
智慧哲理
1个回答2023-12-01 10:26
让大家讨论前阶段的工作成果与不足,然后你去总结,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智慧、哲理、看后让人心静的书
1个回答2024-01-27 03:10
古人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诗句。 推荐学习楞严经,金刚经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