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如何评价胡惟庸的?胡惟庸到底是有个怎样的人?

2023-11-30 03:42

1个回答
说到胡惟庸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胡惟庸是当时历史上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是明朝时期皇帝身边的左膀右臂,不过,我们都知道当时的明朝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很有疑心的人,为了能够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胡惟庸杀死了很多的大臣,那么,在历史上胡惟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当时的人们是怎么评价胡惟庸的呢?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说实话,胡惟庸在明朝历史的名气可谓响当当,但算不上一流。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也实在难以算得上一号人物,就同朝而言,文比不过能掐会算的神棍刘基,武比不过攻城拔寨的徐达,然而这样一位以揣摩圣意、投机取巧之徒竟然能在明朝的廷梁上蹦哒了十几年,实在可笑。  仔细分析,胡惟庸与癞痢头起家的朱重八比,实在不是个,他的那些蝇蝇苟且的如意算牌,也全都是朱重八玩剩下的小九九。而之所以他能够一路从元帅府奏参一直平步青云到左丞相,除却他还算有些小聪明之外,更多是朱重八需要他,用的上他。  朱重八贵为一国之君,事无巨细,自然分身乏术,这就需要有一个心性与他相似的人辅佐提醒,而自杨宪被诛杀后发现胡惟庸刚好受用。  自杨宪事后,朱重八应该没有提防胡惟庸太多,只是有意把他作为自己在朝廷的暗哨,或者说是打小报告的亲信任用,此时胡惟庸官不过奏参,而自己大业未竟,对胡惟庸的信任还是纯粹的。
胡惟庸自己当时也应该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不至于比刘基更神棍算到自己以后能够官至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心理就是谨慎小心地做好朱元璋交代自己的事情,别的想法也就没有了,也不敢有,毕竟当时以他米粒之珠怎敢在刘基、徐达、李善长这些大佬面前绽放光芒?!
分析历史,可以断定,胡惟庸从元帅奏参一直到洪武六年被李善长推荐为右丞相的这段蛰伏期是他最睿智英明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他在朱重八面前表现出来了绝对的得力,绝对的忠诚,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以一个小小的奏参最后官拜左丞相的主要原因。
胡惟庸能够一直到左丞相除却少不了朱重八的暗中扶持外,更少不了当时明朝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这两块垫脚石的内斗,而我们实在难以想到癞痢头起家的朱重八到哪里学到的这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帝王权术,玩的妙到毫巅。显然,李善长扶持胡惟庸起来之所以顺风顺水乃至能够神迹般地力挫神棍刘基,这恐怕少不了朱重八的推波助澜。
朱重八硬是把厚黑学玩到了极致,人家既不想让李善长一家独大,更不想像穿着皇帝的新装一样每天赤裸裸站在刘基面前,两位开国功勋,总不能一刀咔嚓了,那怎么办?于是朱重八苦等时机终于瞅准了机会在李善长与刘基两大集团内斗的时候在后面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不停地加料,而这料就是胡惟庸。
研究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两大集团内斗时,相互打对方小报告的人不断,有的小报告甚至证据确凿,但朱重八硬是等另一方也拿出置对方于死地的情报时,才不慌不忙地处理,游刃有余,要不说老朱坏,此消彼长非其所愿,两败俱伤才是他乐意看到的事情。
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出胡惟庸还是有点眼力见的,他在两大集团内斗中挽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不会不知道老朱的意思,但是人家看破不说破,心领神会。大概也就是这次内斗结束,两大集团两败俱伤,老朱发现胡惟庸有点意思,最主要的是从始至终他对自己表现出来了足够的忠诚,又有眼力见,左丞相空缺,朝中实在找不到更适合的人选了,索性就让他做了左丞相替自己摇旗呐喊。
要不人们常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身处高位又无对手,权贵会慢慢腐蚀一个人的心性,如后来的满清年羹尧、鳌拜又如何。胡惟庸自从官拜左丞相之后,反而开始日薄西山走下坡路了。
每一次的结党营私,卖官鬻爵,专横跋扈,忤逆圣意,欺上瞒下,独断专行都是在把自己坟墓里的黄土一剖一剖地往外挖,他甚至把自己坟墓挖大到开始帮朱元璋批所有奏折,但凡不利于己的先扣下秋后算账,无关重要的再往上交,对于官员任免也是由他说了算,久而久之,他居然产生出了一种错觉:我是不是皇帝啊?!然后人家料定自己能成事,乃至收买了朝内一干文臣武将还外联敌患,做着皇位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春秋美梦。  据说那段时间人家老家的井里都开始冒突泉长石笋,祖坟晚上都开始冒青光了,好故事,好设计,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欣欣向荣,一派祥和,没毛病。
要不我说胡惟庸像个跳梁小丑,他错就错在太把自己当个,他比当年的神棍刘基如何?居然也和瘌痢头起家的千王朱重八玩起了革命事业,实在可笑。
果然,老朱坐在皇位上只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着盹儿的时候,他自己就撞到了刀口上。  他的儿子驾车在闹市奔腾居然自己摔死了,胡惟庸一糊涂居然把马夫给杀了,此事闹得满城皆知,老朱逮住机会就靠着这么点鸡毛蒜皮的事直接对胡惟庸说你杀人偿命吧!然后拂袖而去,三言两语,诛心之至。胡惟庸心里一个冷颤马上明白过来打算马上起事。要么说胡惟庸上不了台面,还没怎么着就被朱元璋一锅端了,还先后祸害了好几万人。  所以,明智之士看来,胡惟庸真不怎么样,他在朱元璋那就是个笑话而已。  以上参照《明史列传》分析。  胡惟庸政治上是小聪明、大糊涂。他和朱元璋像两个拳击手,他远不是朱元璋的对手,却自以为是和老朱上了擂台,自作孽、不可活,他是找死的节奏。  一、胡惟庸是因为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刘基领头的浙东集团内斗、李善长的举荐登上丞相之位的。
诸位对下面这幅大明的漫画应该有印象:一个农妇模样的女人,一双大脚,怀揣一只大西瓜…对喽!这是文人幽了大明贤后马皇后一默!这告诉我们:皇上、皇后是淮西的,淮西集团占尽天时地利。  事实如此,李善长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洪武三年封韩国公,朱元璋就封了六个开国公爵,另五个牛人是徐达、常茂(代父常遇春领)、李文忠、冯胜、邓愈,文臣就老李一位!李善长官封丞相。
如果把朱元璋比作刘邦,李善长相当于萧何,刘基相当于张良甚至还有韩信的一部分(战略上),他运等筹帷幄、决胜千里、算无遗策,而且还是厚黑学高手,元璋对他服之又惧之、防之,开国初被封诚意伯,年俸二百四十石,李善长四千石,是他的十几倍,刘基是言官之首御史中丞。洪武元年,刘基抓了犯法的李善长亲信李彬,要杀,李善长找刘基求情,刘基断然拒绝了,还报告老大朱元璋。老大下令处死。李善长以京城久不下雨为借口,说不宜杀人。刘基说:杀李彬,天必雨!李彬被杀,精通天文气象的刘基预报天气失败,李善长煽动很多人进攻刘基,刘基于当年八月,请假回老家。朱元璋曾对刘基的儿子说:满朝文武结党,你爸除外,我不会亏待他。刘基推荐杨宪顶他的职,着手反攻。杨宪不断收集李善长的把柄,不停地在老大处打小报告,开始老江湖朱头也明白其意,但时间一久,对李善长多有指责。十一月召回了刘基,委以重任。淮西集团被全面打压,眼看浙东集团就要大胜,李善长十分忧虑,他明白自己已成靶子,他现学刘基,找个代言人,这人威望不能高、要容易控制、还要很有能力,就这样老乡胡惟庸成了淮西集团的新领袖。
相关问答
如何评价胡惟庸呢?
1个回答2023-01-24 21:20
个人觉得他这个人是非常有才华的,而且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我非常欣赏他。
胡惟庸的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2-11-06 04:36
以谋反罪被处死的
《山河月明》中,胡惟庸的扮演者是谁,你如何评价胡惟庸?
1个回答2023-09-17 08:10
杜源,他的演技甚厉害,把惟庸演得甚好。 惟庸甚有野心,但他也确实甚厉害,甚有谋略。
胡惟庸有哪些罪名
1个回答2023-08-23 19:51
整一个伪善的三级混
胡惟庸把谁推井里了?
1个回答2024-01-27 02:45
胡惟庸没有把谁推井里,他是想叫朱元璋去他家看井,乘机埋伏杀掉朱元璋,但是被朱元璋识破,最后被朱元璋杀死
胡惟庸被处以什么刑?
1个回答2022-09-21 01:25
不是他自己发明的“剥皮实草”?
明朝的胡惟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3-03-26 11:05
明朝的胡惟庸的名气虽然不比刘伯温,但是还是能和李善长相比的,虽然很有才干但也有点自负,再到后来的不谨慎。
历史上的刘伯温怎么死的?与胡惟庸有吗?
2个回答2023-02-11 22:24
没有记载刘伯温怎么死的 ,只说了他辞官归隐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胡惟庸真的谋反了吗?
1个回答2023-01-05 23:49
在真实的历史上,胡惟庸没有谋反,只不过是因为为了某个事情假装谋反而已,他也是迫不得已,只能这样子做,才能维护更多人的安全。
为啥胡惟庸敢毒死大明第一谋士呢?
2个回答2022-09-04 00:16
因为他损害了胡惟庸的利益,再加上胡惟庸。与其他达官贵人形成了统一战线,所以胡惟庸才敢毒死大明第一谋士。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