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著作“用儒家的言论当盗墓贼”出自哪?

2023-11-30 05:44

2个回答
出自《庄子·胠箧》。如下
原文: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译文:
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胸,苌弘被掏肚,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腐烂。即使像上面四个人那样的贤能之士,仍不能免于遭到杀戮。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绳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从这一点来看,善人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立业,盗跖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行窃;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圣人给天下带来好处也就少,而给天下带来祸患也就多。所以说:嘴唇向外翻开牙齿就会外露受寒,鲁侯奉献的酒味道淡薄致使赵国都城邯郸遭到围困,圣人出现了因而大盗也就兴起了。抨击圣人,释放盗贼,天下方才能太平无事。
庄子《盗跖》
相关问答
盗墓贼为什么要盗墓
2个回答2022-12-11 22:07
因为里面的随葬品很值钱,所以盗墓呀
一个盗墓贼盗墓穿越了 那是哪本小说
1个回答2024-03-10 01:34
流氓剑客在异世
一个盗墓贼盗墓穿越了 那是哪本小说
1个回答2022-09-09 02:12
资料少点了。。。 据我十年来看小说的经验 不好找啊。。
关中盗墓贼
1个回答2022-05-01 19:07
在google搜就可以
求一部小说 现代的一个盗墓贼穿越到了异界
1个回答2023-01-30 15:50
偷天,血红的
我感觉考古专家就是盗墓贼
1个回答2024-05-20 18:18
考古学家挖墓对大家更有好处 盗墓贼挖墓对自己最有好处
关中盗墓贼
3个回答2022-03-29 21:57
介绍你看《鬼吹灯》,那是我看过最经典的小说。
中国有盗墓贼么
1个回答2022-11-26 11:50
有啊 康熙和同治的墓就被盗了 被称为"东陵第二大盗案" 还有一本同名书
古今第一盗墓贼是谁?
1个回答2023-06-27 10:00
伍子胥,无疑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