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一课(梁惠王章句1)+利要建立在义的基础上

2023-11-30 05:46

1个回答
 2018.6.25开始学习孟子:第一章孟子见梁惠王,原文如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各位同修们都认真的做了闻思修笔记,如下是各位同修的闻思修笔记汇总。

张岭分享如下:

闻:利要建立义的基础之上,走中庸之道,不走两端,恰当处理义利关系。

思:孟子开卷明义,不仅是讲给梁惠王更是讲给现在的我们。无论是“王权霸业”还是“经商为官”,凡是对外的行为,都应建立在义、道的基础上,这样利才源源不断流出。可以说义是利依靠的原则,利是义自然的延伸。商业的本质是提供商品或服务满足他人的需求,并进行价值交换。商业的进行本质上要求首先是合于义的,这样公司才能基业长青,利润也会滚滚而来。个人之前工作都是浑浑噩噩,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现在发现工作要做好,事业要发展,首先要在义上做好,对领导、同事、客户、供应商,这些人际关系也要处理恰当。

修:在工作、事业、与人交往中,贯彻先义后利的原则,工作中先想清职责所在,然后尽责后,个人利益事业发展才能随后而来。

Ula分享如下:

闻:凡事建立在义的基础之上,走中庸之道,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略带佛性,不偏激。

思:通过梁惠王的待人接物,找到了自身的重要缺点,自己有时一句话能把人说到"笑"也有"跳"。身为服务人员更是如此,希望自己在以后的修行中脾性得以改观,做好为人处世之道"义"。

修:在工作、事业、与人交往中,先做人后做事,坦诚相待,明确工作轻重缓急、不骄不躁,个人健康、孩子教育、事业发展一个不能少。

Alice分享如下:

闻:做人做事不以利为基础,而应该以义为基础。

思:我一般不太愿意与人打交到,即使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也不愿意找别人的麻烦,细细想来,其实是不想别人来找我的麻烦。通过本章的学些,认为自身很大的不足就是没有仁爱之心,出发点不诚不义,凡事都要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为他人着想才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感觉永远比语言来的可靠。

修:以后在人际交往中,工作中,对同事朋友家人都要以诚为本,以义为基础来做事。

微微分享如下:

闻:孟子梁惠王第一篇里的“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百姓为上,社稷次之 君为轻”;老子“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还有大学里面的“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利要建立在义的基础之上。

思:初学国学,对于身处红尘中的我们,面对我们的周围一切关系,不仅是在家庭中,在工作中,在经营企业,在和团队共同做一件事情,我们都要明白孟子给梁惠王指明的那条最正确的路,也是给我们世人永久获得利的方向和方法,那就是只有以仁义做基础的利,才是最活水的源头,才是永久的,稳固的,可持续的,基业长青的。目前和先生一起经营一个小企业,首先我们要学习国学,要提升我们的心性,不断扩大自己的格局,因为我们是有责任和使命的,要给予更多,而不是资本家的那样的去剥削压榨,给予员工真正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就像陈老师说的那样:人与人沟通交流,情感的思维的流通是很玄妙的,你内心真正怎么想的,别人是能感应到的。所以以后要更加的切身的为大家去考虑,不把自己利益放在前面,而把仁义放前面。真正的做好那个团队的领头人。

修:一方面多去亲近师友,多多学习经典,脑海中能有定海神针,时刻提醒自己。另一方面,每日留半小时反省自己,做的好的去坚持,不好的及时加以改善。在工作中,先找团队的核心成员经常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听取他们对于企业提供的建设性建议,定期团队凝聚,把利润的一部分拿出来奖励员工。真诚的用心和团队的每个人相处,企业就是一个家,每个人去发挥自己优势,各自用自己的优点弥补大家的短板,这样团队才是一个闭合的圆。

Takashi分享如下:

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争利无可厚非,但利不建立在义的基础上绝不可能有长久的利。

思:老子“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在研修国学的路上,要从身边的点滴,从五伦关系去修。不能只学不做。

修: 立志从家庭/亲情关系开始,辐射社会人际关系,从点滴开始修,每件事情去反思,去总结是不是符合仁义二字。

安之若素的分享:

闻:利要建立在义的基础上,要走中庸之道,不能有偏颇。

思:我们学习国学的目的是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个大千世界,而不能只在于精神层面而与这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所以物质和精神是互相彰显的,我们知道只有仁义的利才是永久的,而失去义的利是无源之水。现在大部分人关注点放在利上,眼里没有根基,失去根基,人生方向就会偏离。而他的利如无根之苗,很快就会枯萎。关注义,就是关注本,关注根基,做到对根基的细心呵护,这样他的基业也才会根深叶茂。

修:在家庭和工作中不能专注个人利益,尽量做到‘曾三颜四’多给家人和同事体贴,多些情感和思维的流通,提高自己的素养,在义的基础下,收获属于自己的利。

艾婷的分享:

闻:利要建立在义的基础上,仁义看不到摸不着,孟子给梁惠王及世人指明一条只有仁义作为基础的利,才是活水的源头,只有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才是长久的,稳固的,可持续的利。

思:如何获得永久之利的方向和方法?道德经讲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高贵的地位靠武力和财富来巩固不堪一击,高贵的地位是以最平方最普通的行为作根本。一个令人尊重的人行为一定是谦卑平和。身处高位的人要坐得稳一定是以百姓为基石。

孟子曰:百姓为上,社稷次之,君子最轻。想民之所想,及民之所及,把自己所有一切行为出发点的源头和动机为发自内心的为对方好,此时基石非常稳定。关注点放在利上,很危险,眼里没有别人,没有根基,当没有切实关注到作为根基的百姓,会是去根基,方向偏离,根基则不稳。关注在义上,始终关注着作为自己根基的百姓和支持自己的人,关注着本,把最基层的基础,支持者夯实,没有抱怨和痛苦,只有爱戴,感激,拥护,作为根基的百姓会用所有的力量成就君王做他想做的事。

修:每个人的行为体现仁义道德,处处为他人着想,自我的利益靠后,仁义置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多了很多真诚,少了虚伪。于个人,于家庭,于集体,于社会,于国家都有益处。
相关问答
公平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5:19
说:“还愣在那干什么?快拿着呀!”说着,便把手中的一截断尺子伸向了我,她看我还傻傻地看着她,便把我的手摊开,把尺子放在我的手心,我终于醒了过来,半晌,才说出一句话:“你这是干什么?”她笑着说:“‘断尺...
全文
人类文明能否建立在无国界基础之上?
1个回答2023-03-11 19:02
所有人都想通了就能
爱情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的吗?你怎么看?
4个回答2023-01-15 14:06
我认为爱情肯定不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因为爱情是两个相爱的人因为爱走到了一起,和物质利益没有太多的关系,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是否彼此信任理解,深爱着对方,是因为合适才能在一起的,如果是为了互相...
全文
孟子 梁惠王
1个回答2022-09-13 08:11
自己看书咯~~~
孟子梁惠王上讲什么?
1个回答2024-01-19 04:24
孟子抓住了梁惠王渴望称王天下,建立霸业的心里,集中阐述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 孟子以设问的手法引人就范,以日常习见的小事喻说道理,环环相扣,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充分反映了孟子...
全文
孟子梁惠王下主要讲了什么五十字
1个回答2024-01-19 03:35
孟子告诉梁惠王,一个君主应该善于把自己的快乐和自己的臣民分享,这也是仁德的一个表现。
谁有孟子见梁惠王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09 20:43
今天看到《梁惠王章句上》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感触很深。 上学时期已经学过...
全文
孟子见的是魏惠王,还是梁惠王?
1个回答2024-03-06 04:23
梁惠王=魏惠王 战国时,魏国首都是大梁,所以魏通常也被称为梁.
纠结.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吗
1个回答2022-12-16 04:11
爱情不能建立在金钱上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1个回答2023-12-04 06:23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