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理论随想

2023-11-30 06:44

1个回答
大年初六。早晨。赵树理公园。

残冬的冷气,透过运动衣裤贴近身体的每一寸肌肤,虽然没感觉到寒冷,但足以给全身带来令人头脑清醒的凉意。这正是穿着单薄想要的那种感觉。

清醒的头脑惬意的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刻,它在想;为什么这几年,感觉自己像孩子似的在成长进步?为什么感觉在读书写作,肌肤护理,演说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是从何时开始悄然酝酿,默默积累,到现在初见成效的?如果说现在的自己小有成效,那么当初岁月那些可笑的保守和不变值得吗?必须吗?边走边想,边质问自己边寻找答案。

想起那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一个和尚吃馒头,吃了第一个馒头没有饱,吃第二个,第二个还不饱,吃第三个,吃饱了。和尚说:早知道第三个馒头能使人吃饱,何必要吃第一个、第二个呢?

其实,没有第一,第二个馒头的基础,哪有第三个馒头的效果?这就是馒头理论:成功需要积累。

突然有所感触,回想起这些年中那些看似毫不经意往事的瞬间,那些人,那些事,他们与我来说,似乎只是过客,但,只是过客吗?

 

                            一

为什么会使用玫琳凯的产品?

想起四年前当班主任时,一位学生的家长做玫琳凯,曾经给我推荐过,还送过几样,让我试用。我当时可是拒绝的,因为种种原因。

后来,又一位家长做什么蕊妮薇儿的,我也不知道是哪几个字,总之,也推荐,说是相比较而言,这款产品更实惠而且效果好。我还是没有动心。表面看来,似乎两位家长的推销是失败的,与我是没什么作用的。

但,慢着。再过了两年,我的朋友经常和我谈起她使用的化妆品。说得多了,我终于记住了,她用的就是玫琳凯。又过了一段时间。朋友邀我一起到美容店做护理,我欣然答应。做了一段时间,后来不再去了。一天,朋友说,那个给她做玫琳凯的要到她家给她做一次护理,我可以去试试,我去了。

后来的事情就不用再说了,我买了产品开始使用。几个月后,产品用完,又买了同一款产品继续使用。

如果当初,没有那两位家长的推荐,没有经历和朋友一起做护理的过程,我会直接不加选择的使用玫琳凯吗?就像那个和尚,直接吃第三个馒头可以吗?

   

                                二

我现在的书房比较像个知识分子的书房了,书架上有了藏书。虽然并不丰富,但是和当初零藏书的记录比起来,已经是初具规模了,零星的随笔也有一些。如果这是第三个馒头,那么它的基础,第一,第二个馒头在哪里呢?

是几年前班级里那个调皮又可爱的,读书多写作好的男孩吗?是那个案头堆满了书的领导的影响吗?还是那次参加读书会活动,那么多爱读书,爱生活,爱交友的书友的影响?还是那个乡村图书馆里,那个会写书的图书管理员,那个城市里高大亮堂,如同书海一样的图书馆,还有那些安静读书和学习的各个年龄段的人们的影响呢?还是,那个坚持了三年的国学组,那些国学经典,以及那帮一起学习先贤文化的伙伴们的影响?我觉得都有。这个过程就是在一点一滴中慢慢的慢慢的累积的过程,它变化着,变化着,最终凝结成了现在的自己的模样。

     

                                  三

关于几次在公众场合的演说又是受谁的影响呢?我继续饶有兴趣的追根溯源。

我想到了那个演讲比赛时,总是得第一的男孩,想起了那个名叫蓝月亮的文学社,想起我多次赶去观看他们诗朗诵的情形,其中一次就在晋城图书馆。我想起那个主持人,冰河。想起他主持了十年的广播节目,我还作为听众积极的针对话题发表过看法。我想起那些心理老师们,她们哪一个不是有好几把刷子的闪亮的晃眼的人物?她们站在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理有据,入情入理,声情并茂的演说,一次又一次打动我的心。

有多少次,我望着她们,想象着,如果站在那里的是我,我会怎样说?

他们与我来说,不是一般的过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那些不经意流淌的岁月之河,浅浅的,表面看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正是这些平凡日子的积累最后成就了一次质的飞跃和提升。而现在,当我在教育教学之中,想尽各种办法,希望孩子们领悟和成长时,有一部分孩子似乎茅塞顿开般的开悟,马上有所行动,进步神速。我冷静的想,那不是我的功劳,那是前面很多人多次的努力,就象第一个第二个馒头的积累,积攒到一定的极限,刚好被我巧遇相逢,送给他第三个馒头,他立马感觉自己饱了。而有时候,有些孩子似乎不为所动,顽固不化,冥顽不灵,我也不再执着的暴跳如雷,非要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为我知道,我只是他生命中影响他,撼动他的一个过客之一,或许是第一个馒头,或许是第二个馒头。终有一天,当它吃完第三个馒头突然领悟,一下子如登天梯,如有神助,在那一团升腾的云朵后面有很多和我一样“含笑从中”的脸。

你不知道,你不经意的举动,已经在哪个人的心田里种上了一颗美好的种子,种子在黑暗的泥土中悄悄地吸取水分,积聚力量,生长变化,也许你无缘见到她花开灿烂的那一天。就象眼前这些孩子,他们的成绩或许很差,但谁知道呢!他们的未来你永远无法想象。因此,真的不急,慢慢来。慢慢影响,不管做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馒头,都一样寂然欢喜。

2018年2月26日追记
相关问答
随意的做出结论 是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04 15:27
草率从事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那些随意评论别人的人,是不是自以为是?
4个回答2022-12-06 01:44
是的 这样的人让人反感 他们自己并非做得多么好 但是却对别人的言行品头论足指指点点 实际上他们啥也懂不了多少 只不过是人少卖弄显摆罢了
有心而论随心而走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8-02 08:05
兴起而至兴尽而归
找成语:随便的下结论?
1个回答2024-03-14 05:14
成语:三毛抄四 释义: (1)不知真相而随便下结论。 (2)故意混淆视听。 (3)本末倒置,颠倒黑白。 (4)特指盲信某种理论、某个人物而完全不调查事实的狂热精神状态。 (5)口语,意为“胡扯”...
全文
找成语:随便的下结论
1个回答2024-04-23 20:06
成语:三毛抄四 释义: (1)不知真相而随便下结论。 (2)故意混淆视听。 (3)本末倒置,颠倒黑白。 (4)特指盲信某种理论、某个人物而完全不调查事实的狂热精神状态。 (5)口语,意为“胡扯”...
全文
馒头日记里的馒头最后有没有死
1个回答2024-03-09 13:48
馒头日记里馒头最后没死,是花卷被车撞死了。 1、馒头 本作主人公,没有父母的流浪小孩,刚出生被遗弃,还好被人收养。不过并没被收养家人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常常被人欺负。后离开这个本不属于自己的...
全文
馒头日记里的馒头最后有没有死
1个回答2024-04-02 11:32
馒头日记里馒头最后没死,是花卷被车撞死了。 1、馒头 本作主人公,没有父母的流浪小孩,刚出生被遗弃,还好被人收养。不过并没被收养家人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常常被人欺负。后离开这个本不属于自己的...
全文
馒头日记中馒头是作者本人吗
1个回答2024-01-27 20:32
馒头日记中馒头是作者本人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因为《馒头日记中馒头》写的是作者的亲生经历的事情改编来的,所以是作者本人,也是作者本人才有版权。《馒头日记》是一部绘本风格的作品,由幽灵(柳...
全文
馒头日记中的馒头是谁?
1个回答2024-03-15 10:57
馒头就是馒头呀_(:з」∠)_ 《馒头日记》故事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