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经典名句之: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2023-12-01 00:54

1个回答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察:看得清;徒:党徒,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朋友。 解析:所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易折 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也就不能自强,不能自强也就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刚就是使一个人站立起来的东西。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 自古以来,哪一个帝王将相不是自立自强闯出来的呢?哪一个圣贤不是各有各的自立自强之道呢?孔子可算是仁至义尽的了,他讲中庸之道,讲温柔敦厚,可他也有刚的时候,他当宰相才七天,就杀了少正卯。由于有了刚,那些先贤们才能独立不惧,坚韧不拔。刚就是一个人的骨头。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闭,拒人于千里之外,柔就是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柔是一种魅力,一种收敛,一种方法,一种春风宜人的光彩。哪一个人不是生活在人间,哪一个人没有七情六欲,哪一个人离得了他人的信任与帮助。再伟大的人也需要追随者,再精彩的演说也需要听众。柔就是一个人的皮肉,是使一个人光彩照人的东西。然而,太刚则折,太柔则靡。 春秋战国时期楚归晋知的故事十分著名,其原因就在于知营能够不卑不亢、外柔内刚地对待楚王。当时,晋国人把从楚国那里俘虏来的楚国公子及楚国大臣的尸首交给了楚国,希望能够换回包括知在内的晋国战俘,楚王答应了。 在送别知的时候,楚王问道:「 ”你怨恨我吗?” 知营回答说:「 ”两国交战,我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自己的职务,所以做了俘虏。君王的左右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杀戮,这是君王您的恩惠。我确实没有才能,又能怨恨谁呢?” 楚王又问道:「 ”那么,你反而要感激我吗?” 知营回答说:「 ”两国各为自己的百姓打算,希望能让老百姓平安,各自抑制住愤怒,互相原谅。两国都解放各自的战俘,以结成友好。我又能感激谁呢?” 楚王又问:「 ”你回去以后,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知营说:「 ”我没有什么怨恨,也没受大王的什么恩德,我不知道该报答什么!” 楚王说:「 ”既便是这样,你也要告诉我些什么。” 知营不卑不亢地说:「 ”好吧!托君主的福,作为囚犯,我能回到晋国,我的国君如果杀了我,我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而赦免了我,或是君王同意把我杀掉祭祀祖先,那我也死而不朽。如果蒙君王恩宠,再让我承袭原职,按次序担任晋国的政事,率领一部分军队驻守边城,即使遇到楚国的文武官员,我也不会违反礼仪,不会有二心,只好竭尽全力,尽做臣子的本分。如果说有报答的,这就是我要报答大王的。” 楚王听了这番话,知道不能折服他,就对大臣们说:「 ”晋国的臣子真是无法争取啊!” 于是,楚王用隆重的礼节把知营送回了晋国。楚王对知营的这番谈话,大概有两个意图,一是想找个空子折辱晋国的战俘,一是想留下一些后路,为将来的楚、晋作战争取晋国的人心。但知始终不亢不卑,据实而答。逐次回驳,弄得楚文王灰头土脸又无可挑剔,最后只好以礼相送。知的这种以柔为主、柔中寓刚的答辩成为千古名论。 柔中含刚,刚中存柔,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才是中国人处世的正宗。这一理想化的处世方式,一个小小的太极图表现的最为形象。在一个圆圈中有一个白色的阳鱼和一个黑色的阴鱼,阳鱼头抱阴重尾,阴鱼头抱阳鱼尾,互相纠结,浑融婉转,恰成一圆形,无始无终无头无尾,无前无后,无高无下。最妙的是阴鱼当中有阳眼,阳鱼当中有阴眼,相互包容,相互蕴含,相互激发,相互转化而又相互捉生。我们曾经对这一处世方式进行过轰轰烈烈的批判,但当我们今天凝神谛视这个小小的太极图时,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它包含了宇宙中的至理,同时也是我们处理人事的最高准则。 这也是周告诫皇帝的话。他认为「 ”夫太刚则折,至察无徒”,用它来治理国家,会给国家带来祸患,用它来行事,就会伤害自己的家人。这也就是前人所说的「 ”水清无鱼,至察无徒”。水如果太清就不会有鱼,政治太苛刻就会使统治者与百姓之间不和睦,百姓则会怨声载道, *** 就会失去百姓的拥戴。这应该成为后人治世的一个法则。 ​

相关问答
刚察县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5-01 05:50
青海湖祭海 2008年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百年来,青海湖是居住在这里的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湖”。每年,当地藏族群众都会成群结队地来到湖边,用自己的方式来“祭...
全文
人至察则无徒什么意思 人至察则无徒的出处
1个回答2023-09-12 09:10
1、人至察则无让凯徒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人如果太精明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或指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全句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察:精明苛察;徒:同类或伙伴。 2、出处:语出《大戴礼记...
全文
人至察则无徒的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21 08:01
人至察则无徒是一个中国古代的成语,意思是指人如果过于精明细致,其详细内容如下: 1、这个成语中的“至察”是指过于精明细致,对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往往对自己和他人都过于苛刻...
全文
人至察则无徒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0-12 09:01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比喻做人应当宽吵腊历容随性,不要过于苛刻; 出自  班固《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全句   局掘《诗》升搜云:‘礼义之不愆,何...
全文
小明和小刚一起折纸飞机,小明折了9个,小刚折了7个,要分给幼儿园17个小朋友,请?
1个回答2024-01-20 11:38
17-9-7=1(个) 答:还要再折1只。 希望能帮到你!
察姓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13 00:56
(公元1961~今),镇安东瓜乡人。著名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技师,现任镇安县机械厂党支部副书记。 1970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商洛地区机械厂、镇安县乡镇企业局、县机械厂工作,二十多年来,刻苦钻研...
全文
过刚易折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12-01 00:54
字面意思就是物体有硬度和柔韧性,当物体刚硬到一定的程度就没有了柔韧性,变得很脆,容易被折断。意指做人要圆滑,不要太过于直冲,否则容易得罪人,遭人忌恨,被人陷害,所以叫物过刚则易折。 这个词语出自《...
全文
小明和小刚折飞机一共折了42个小明折的个数是小刚的5倍小明和小刚各折了多少?
2个回答2023-01-24 02:55
由题意可以知道,两人一共折了6份飞机,小明折的占5份,小刚折的飞机占1份。 每份飞机数量:42 % 6 = 7 小刚:7 ✖ 1 = 7 小明:7 ✖ 5 = 35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8-14 05:32
水至清则无鱼 【拼音】:shuǐ zhì qīng wú yú 【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西汉...
全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7-28 17:16
水至凯裤清则无鱼,人慧碰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他人的缺点,就难以找到伙伴,说明了“成事在盯碧简人,谋事在众”的道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