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023-12-02 08:28

1个回答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掩耳盗钟目录[隐藏] 【注音】 【释义】 【出处】 【示例】 【吕氏春秋原文】 【白话文故事】 【寓意】 [编辑本段]【注音】 yǎn ěr dào zhōng [编辑本段]【释义】 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编辑本段]【出处】 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编辑本段]【示例】 明·杨慎《希夷易图》:“《后天图》见于邵伯温之序。朱子因其出希夷而讳之,殆~也。” [编辑本段]【吕氏春秋原文】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 不苟论第四——自知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恶人闻其过尚犹可。 钟:古代的一种乐器 况然:"况"地;况,象声词 以椎毁之:之,指代钟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之,指敲钟的声音 [编辑本段]【白话文故事】 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图示导读】 这则寓言故事,从一“得钟者”“欲负而走”到“钟大不可负”而“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又“恐人闻之而夺己”,于是“遽掩其耳”。事情发展的顺序很清楚,人物的举动也很鲜明,读时要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懂得自欺欺人的行为是愚蠢的。“掩耳盗钟”这一成语又作“掩耳盗铃”。钟和铃,从前都是乐器,但钟已淘汰,铃却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这就是“掩耳盗钟”演变为“掩耳盗铃”的原因。 [编辑本段]【寓意】 掩耳盗钟的人自以为掩上了耳朵就听不到钟响了,实际上钟响是客观事实,你把耳朵掩上了,钟还是要响,你听不到,别人照样会听到。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劝告人们:如果作错事自己假装不知道,如同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欺骗自己。我们不能自欺欺人,这是没有用的。寓言把掩耳盗钟者的愚蠢,描写得很生动。这个故事后来衍化为成语,改为“掩耳盗铃”。还比喻自己害怕就把耳朵捂上 〖简注〗①范氏之亡:晋卿范氏(范武子之后)被智伯所灭时。②钟:似铃而大者。③椎:铁锤子。④遽:急忙。
相关问答
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遽掩其耳
2个回答2022-09-29 09:00
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
全文
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1个回答2022-10-30 21:25
答案是掩耳盗铃 [解释]捂住自己的耳朵,欺骗自己。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一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知而夺己业,遽掩其耳。
1个回答2022-08-27 22:00
有一个人得到一口钟,想要背着走,可是钟太大背不了,一锤子砸坏了吧,钟就有声音了,害怕别人听到而把钟抢跑,于是就把自己耳朵捂住了。 这就是这句话的解释。提炼观点?这个是“掩耳盗铃”成语的出处啊。 全文是...
全文
猜成语,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中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
2个回答2022-08-19 06:40
掩耳盗铃 【拼 音】:yǎn ěr dào líng 【解 释】: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 处】:《吕氏春秋·自知...
全文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中负的意思
2个回答2023-01-06 11:58
字面意思:想要把它背起来,可是钟太大背不动。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后面还有两句: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遂掩其耳。钟和玲都是乐器,掩耳盗钟又作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中的则和以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9 23:26
可是与就用的意思.全文: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百姓中有个人得到一口钟,想要背着跑,可是钟大背不动;就用槌子来砸毁它,钟况况地发出了响声.他...
全文
盗钟掩耳的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3 06:10
盗钟掩耳的钟意思是一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盗钟掩耳是一则汉语成语,该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盗钟掩耳指捂着自己的耳朵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自作聪明地设法掩盖;该成语...
全文
《掩耳盗铃》文言文"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24 23:45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意思是:害怕别人听到声音后把钟夺走,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
《掩耳盗钟》中盗钟者“掩耳”的目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06 16:14
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掩耳盗铃的道理是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故事掩耳盗铃的道理出自《吕氏春秋·...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