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语言模式塑造孩子的人生格局]

2023-12-02 11:47

1个回答
我很幸运,从小在母亲的鼓励下成长。也很确幸,在比较晚觉察到母亲语言模式对孩子塑造的重要性时,是孩子来成长自己,让我来得及学习。

母亲的的语言模式会怎样影响孩子呢?分享学习笔记和我的理解与思考:

一、凡道字,重且舒,怡吾色,柔吾声——温柔、坚定、清晰的表达方式会影响孩子更有效地交流。

面对孩子,讲道理似乎是为人父母的通识,可是怎样讲孩子才听?

《弟子规》中言:凡道字,重且舒,怡吾色,柔吾声。大概意思是吐字要清楚、有力,缓缓道来,讲的舒畅、放松。且和颜悦色,声音轻柔,以示尊重。

前几天接孩子放学,他忽然点评我:妈妈,你刚才和我说那句话时声音很温柔。我愣了一下,心里窃喜,忙轻柔的问哪句?声音变得格外注意。他说就那句啊,那句啊……我反应迟纯,待反应过来,瞬间笑翻。

想想大人如此,小孩尤其如此。为什么要鼓励教育呢?因为 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太容易。每个人都喜听好话,而不喜恶言。

但鼓励教育也不是一谓的说好听的话,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至少,我们对孩子是需要有针对性的肯定,有事实依据,否则适得其反。

二、凡出言、信为先-一言九鼎的母亲才有一言兴邦的后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个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排在第一位。

“做完作业,周末妈妈带你去游乐园。”

“这次考试进了前十,妈妈给你奖励乐高。”

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我们不断地给孩子一些承诺,短期内让孩子听话,但是一旦目的达成,就把自己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结果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父母答应过孩子的事情,孩子都会记得。如果孩子常提醒说,妈妈,你要说话算数哦,那么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给承诺未兑现,而输掉了信任。

孩子在生命之初,是无条件信任父母的,父母的一词一句都会当真。当经常说话不算数,实际上是在摧毁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孩子积攒的失望越多,越不愿跟父母沟通,并产生隔阂。当父母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也就失去了威信。不信任父母的孩子,也慢慢地不愿意接受父母的说教,父母的话,很难引起孩子的重视和积极响应。

所以, 守信要放在与孩子沟通的第一位,尊重孩子,不敷衍孩子,长大后,他们自然懂得:凡出言、信为先。 比如宋庆龄、李嘉诚等,用诚信谱写过光辉的篇章。

三、该对孩子讲的十大金句-赞美的力量既庄严母亲又荣耀孩子。

金句来自于赞美,个人觉得无论是十句还是二十句,重点是内容。或许我们到现在仍会记得小时候,某一句话曾经有魔力似的影响过我们很长时间。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接受鼓励而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自信的孩子会很容易放弃任何努力,所以,学会适当的鼓励孩子  “你是最棒的”!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赞美的力量总是无穷大,尤其是父母说的每句话,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育。因此, 平时养成一种对孩子有积极影响的说话习惯。时间长了,就会对孩子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也会慢慢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变得优秀和出色。

比如,我们常说 :“你自己来做决定吧。”这样一句鼓励与相信的话,会让孩子了解: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也懂得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

四、恩威并重、刚柔并济是教育王道。

总觉得现在的孩子比原来的我们聪明,总能摸着父母或老师的性子,从中可以找“空子”。所以做到恩威并重、刚柔并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把握好度,但我理解的 威和刚,是为人父母的威信与规则;恩与柔,是启发,是对需要的满足与温情。

很喜欢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是有名的“南风效应”,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是我很欣赏的教育方式。

少一点“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威力教育方法。多一点温情教育和有“人情味”式的表扬,让孩子自觉向上,或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吧。但许多事情,在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和量时,事物的质是不起变化的。

五、懂心理学的母亲语言模式的特点:开放、回应、接纳、肯定、引导、启发。

近年,进修心理学的人多了起来,看到不少妈妈们来上课,才发觉自己算是较大龄学员,原来,当好妈妈也是一门颇深的学问。如果我们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里,或许有一天赶不上孩子的成长和变化。

这两年,我看到孩子的成长是从建立对话开始。有时,我们互相鼓励,有时,还能开点玩笑。孩子肯定学习少儿心理学的我时,我十分“气馁”的说,我没有因此“拯救”你全托时养成的那个不良习惯啊,他有时嘻哈一笑,有时一幅伤心的表情,默默不语。当我伸出手去挽住他胳膊,笑着说咱们的玻璃心要收拾好,他回了我一句:“因为你是我妈妈呀……”,瞬间投降。

随着孩子年龄渐长,我们之间的对话,比以前有趣多了。

六、倾听的力量让孩子更专注、自信和勇于表达。

都说世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父母、子女、爱人都是,然而,陪伴与倾听联系在一起,或许更为有效。

真正的倾听,是听见那些没有说出口的声音。

也许有人会觉得小屁孩,懂什么,听大人话就好了,但是, 谁都希望有听众 ,孩子倾诉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需要由环境和气氛来培养。 当父母能以平等的心态倾听孩子诉说的时候,那么,孩子就会从父母这里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沟通变得顺畅而自信。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尊敬,是表达关心,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勇于表达。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某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先跳下去。”现场的观众早已笑得东倒西歪,林克莱特却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个自作聪明的家伙,于是他耐心地等待,听孩子把话讲完。没想到,孩子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林克莱特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小朋友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的!我还要回来!”

七、母亲的声音是孩子心中美的音乐:

倾听是听孩子的声音,而对孩子来说,母亲的声音却是最美音乐。

有师者列出三条:

a、不疾不徐的语速让孩子更淡定

b、富于变化的语调让孩子成为故事大王

c、一起听经典音乐孩子会成为天才、在母亲的歌声中长大孩子情商一流。

我回到家,迫不及待和孩子交流:“现实是否很骨干?如何调整?〞他看着我,慢条斯理的说:〝还好,调第一条就好了。〞

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了三个字:〝真淡定!〞

有时候觉得孩子还小,似乎什么都不懂,但有时候,会惊觉他的成长。

有师者说:母亲的语言模式塑造孩子的人生格局,我相信,并出发在路上……
相关问答
父母应该怎样塑造孩子性格?
1个回答2024-03-13 21:21
当然要塑造一个优秀的好孩子!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孩子也一样,那么,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那每个人的性格肯定都是不一样的,三个孩子肯定要有三个性格。每个人身上都有双重的性格,甚至多重性格,那怎样引导...
全文
如何成为用户体验思维模式塑造者
1个回答2023-04-06 05:42
用户体验就意味着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他们的需求,以及了解他们的习惯,这样才能准确的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双方交易
我的世界,如何将创造模式变成生存模式?
1个回答2022-09-23 23:02
修改器←_←
如何重塑思维模式?
1个回答2023-05-04 22:42
重塑思维模式,这个肯定是要经过某一件事情,某一个事例引入一个思维模式,先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套路,发现这个思维的确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然后换一种方式一种思维方式解决就完美的很,所以这个时候你就慢慢的能接纳一...
全文
如何重塑思维模式
1个回答2022-12-29 04:33
不锁模式的话,就要跳出你以前的一个思维僵局吧
如何给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机智父母这里看
1个回答2024-02-02 02:40
3-6岁通常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塑造的最重要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 所以,从小都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在日...
全文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5 19:44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太多了,一个父母一个样,但是真正对孩子好的答晌凯模式不多。 不少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不是持积极的态度,而是以严为主,似乎把孩子看成了囚犯,处处都要求严格,以为这样就是可以让孩...
全文
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玩 创造模式怎么飞
2个回答2023-08-08 03:15
按e打开背包你就知道了,创造模式双击空格2次就可以飞
我的世界怎么切换生存模式和创造模式?
1个回答2023-07-27 19:35
设置里可以调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