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相孙叔敖

2023-12-02 16:36

1个回答
 

乘栈车服牝马持廉为相颂千秋
遵川谷溉沃畴治水利民泽万事

        荆州楚国名相,天下第一循吏 ‘’孙叔敖‘’ 和他的几个小故事。

        孙叔敖,苏氏,字孙书,名敖。他是春秋中期,楚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楚庄王时出任令尹(国相)一职。

        他为政注重民生,农林并重,兴修水利,使百姓安居乐业。

        他为官生活简朴,清廉自守,执法严明,公正无私,被誉为‘’天下第一循吏‘’。

        楚人喜爱乘坐矮车,楚庄王认为矮车,不便于套马,影响速度。便让孙叔敖下令改矮车为高车。孙叔敖没有直接下令,而是让人每次更换里巷门槛时,稍稍调高门槛高度,增加矮车通过门坎的难度。久而久之,都城里乘车的人,都将矮车换成了高车。

        孙叔敖出任令尹后,按当时的礼制,他出行时应该乘坐高车大马。可是他把高车大马用于军队打仗,他自己出行时则总是乘坐简陋的柴车,驾车的马也是没有太大力气的母马,后来人们便用“栈车牝马”一词来形容为官清廉简朴。

        孙叔敖虽然身为一国之相,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他每天吃的是用粗粮做的粝饼,喝的是用蔬菜煮的菜羹。偶尔吃一点肉食,也只是腌制的干鱼。孙叔敖清廉俭朴的生活作风。使得他深受楚国君臣和百姓的爱戴。

        孙叔敖从小就有一颗仁爱之心。有一次,他在野外见到一条两头蛇,他曾听人说,见到两头蛇的人将会有不祥之兆。为了不让别的人再见到这条蛇,他将蛇杀了埋入地下。后人以“楚相断蛇”来比喻做好事的人必有好报。

        孙叔敖出任楚国令尹(国相)之后,楚国朝中老臣都来庆贺。唯有狐丘前来忠告他,要好好学习为官之道。孙叔敖回答说: “请您放心,我一定会谦恭处下,清廉为官,关注民生,施惠百姓”。狐丘听了孙叔敖的话后,这才放心地走了。

        孙叔敖是著名的水利专家,他主持修建的期思陂(在今河南淮滨县),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他主持修建的连接汉水与长江的荆汉运河(在湖北荆州),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他主持修建的芍陂(在今安徽寿县),被收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虞丘子举荐孙叔敖出任了令尹一职,对孙叔敖是有恩之人。后来虞丘子的家人犯了法,孙叔敖依法将他的家人判处死刑。虞丘子知道后,对楚庄王说: “孙叔敖奉行国法而不偏袒,执行刑法而不枉曲,真可谓公平啊!”。

        楚庄王一直冥思苦想楚国的发展大计,为此忧心忡忡。孙叔敖对他说: “国家的大政方针,不能由君王一人决定,也要有士人的共同参与”。楚庄王听后大喜,说道: “我愿意与士大夫共定国是”。成语“共商国是”,即由此而来。

        楚庄王打算兴师伐晋,争霸中原。下令不准群臣进谏。孙叔敖冒死劝谏,在他给楚庄王讲了“螳螂捕蝉”的寓言故事后,楚庄王意识到,盲目出兵将给楚国带来危险,就暂时终止了出兵伐晋的计划。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即由此而来。

        孙叔敖虑事周全,精于谋划,他在主持修筑沂城(今河南正阳县)时,安排专人制定规划,根据工程总量,计算出完工所需的时日,对工具分配、运输路线精心安排,还对官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后来他按照预定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了筑城任务。

        孙叔敖善于因势利导,发展经济。在秋冬农闲季节,他动员百姓进山采伐树木,等到春夏季节,雨水增多,河水上涨,再让百姓将木材放入河中,木材顺水漂流而下,就将木材运出了山外。大大节省劳动力,百姓生活得到改善,生计无忧。

        孙叔敖年轻时既有济世惠民之德,又有治国安邦之才,在楚国都城享有盛名。楚国令尹(国相),虞丘子向楚庄王极力推荐孙叔敖。让他接替自己出任了楚国令尹一职。孙叔敖初任令尹后,全心辅佐楚庄王治理国家,楚国国力从此蒸蒸日上。

        孙叔敖是出色的军事家,他制定《令典》作为楚国军事法典,将楚军军阵由三军改为五部。先锋与后卫前呼后应,步兵与战车左右策应。指挥系统位居中间,统率全局。先锋部队以茅草警示敌情。“名列前茅”一词即由此而来。

        孙叔敖一生清廉,家无余财。他病故后,他的妻儿自食其力,靠打柴为生。伶人优孟知道后,穿戴着孙叔敖的衣冠前去见楚庄王。他模仿孙叔敖生前的言行举止,恍如孙叔敖再生,感动了楚庄王。于是,楚庄王封赏一块土地给孙叔敖的妻儿,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楚庄王下令将楚国的货币由小币改为大币。孙叔敖在考察市场时发现,大币发行后,因携带不方便,商贾和百姓都不愿意使用。市场变得萧条起来,孙叔敖向楚庄王直言进谏,让他收回了成命。恢复使用小币后,市场又重现了往日的繁荣。
相关问答
为什么孙叔敖会看中“寝之丘”而让儿子请求楚王封赐给他?孙叔敖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23:02
为官者大多因一时的贪婪而遭致灭门大祸,而孙叔敖是有为得道之人,明白贪婪不会有好的结果,“知子莫若父”,作为一个父亲,他不会让自己看透的事情,也不去做的事被自己的儿子承受不良的结果。最根本的是:伴君如...
全文
楚庄王和孙叔敖的故事记载于哪本书
1个回答2024-03-02 00:12
史记·循吏列传
孙叔敖为楚令尹的原文
1个回答2024-03-17 17:04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②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⑥?”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
全文
孙叔敖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2-22 15:24
孙叔敖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楚国期思邑(治所在信阳淮滨县)潘乡(信阳固始县)人,在海子湖边被楚庄王举用,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到“孙叔敖举于海”被举于楚国令尹,...
全文
孙叔敖是什么样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2-23 21:42
孙叔敖的故事:荒丘的福音 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名臣,在他重病缠身的时候,他告诫儿子说:“大王有很多次要赐给我封邑,我都没有接受,这样做是为了在我升天以后,大王会给你封地。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千万不要接...
全文
孙叔敖,是什么时期的人
1个回答2022-09-22 18:00
是春秋时期的人
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16 18:29
孙叔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据记载孙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孙叔敖用三年时间治理楚国,使得楚国国力迅速增强,使得楚庄王饮马黄河,观兵周疆、问鼎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孙叔敖同时也在楚国历史上占有重...
全文
孙叔敖戒子
1个回答2024-03-18 09:58
临终戒子(孙叔敖)
《孙叔敖戒子》讲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3-17 21:42
孙叔敖疾,将死,戒(1)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2)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3)。楚、越之间有寝之丘(4)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5)。荆(6)人畏鬼,而越人信禨(7)。可长有...
全文
《吕氏春秋·情欲》孙叔敖之遇楚庄王 翻译
1个回答2024-02-26 07:14
宋朝宋孝宗时期,在张子韶做讲师讲课的时候,孝宗皇帝曾经问他:“你有什么教朕的呢?”张子韶回答:“臣哪能当得起“教皇上”这样的话”。只是不知皇上,上朝面对一众臣工时,是抱一种什么心态呢?” 孝宗皇帝说:...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