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我们的孩子需要怎样的感恩教育

2023-12-02 16:54

2个回答
近日,一段朔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们集体痛哭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该学校校长赵志杰表示,源于该校近期组织了一次“学会感恩、励志前行”的主题教育,此举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属于学校个体行为。也有不少网友在看过视频后表示不解,并指责这种行为的背后,是一种营销套路。
我们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感恩教育?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多年计划生育“只生一胎”政策的执行,涌现了一大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些孩子缺乏现实生活体验,导致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基本礼仪、感恩意识淡薄也是不争的事实,但纵观时下热门的一些所谓“感恩教育”,无病呻吟式的致父母一封信、帮父母洗脚、在父母面前下跪、集体痛哭感恩等等,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孩子“深受触动、感激流涕”,而事实上将感恩教育“一阵风”化了,不禁令人质疑:如此强压硬塞式的感恩教育果真能奏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两个前途值得厘清:其一感恩教育是靠一两场所谓的“主题教育”能低投入、高产出的?还是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持续教育、影响?二则孩子们感恩意识树立与否,是否与演讲者的鼓动性、煽动性有直接的关系,更进一步说,孩子“集体痛哭”能否就说明感恩意识已经在他们入脑入心了呢?
也许学校有良善的初衷,也许学校真的意识到感恩教育的必要,邀请一些打着漂亮旗号,抑或“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专家进行感恩主题教育,用煽动性语言、做作的表情,惹得孩子们纷纷“深感愧疚、潸然泪下”,那么,如此一地一时的心灵洗礼有持久影响力么?孩子们对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有理性全面的认识么?当然是不可能做到的。说穿了,这就是一种表演式感恩教育,就是学校感恩教育的一种功利化、形式化表现罢了。
自尊、自强、自爱是现代基本的教育理念,感恩教育也不应该突破这个范畴,诸如主题演讲中所施加的“在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的母亲是最伟大的,就是我们中国的孩子的母亲”“给父母洗脚、给父母三叩九拜”,与其说这是现代的感恩教育,不如说这是封建愚孝的“死灰复燃”,是盲目崇拜,是奴化愚忠。
其实,感恩是个很宽泛的范畴,比如身在国外,就应该对祖国母亲胸怀感恩,而不是说美国的空气“既香又甜”,不顾事实的斥家乡的空气“既浊又毒”;出门在外,当念“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的母爱情深;走出校门,当身怀“再别康桥”的学子情深意浓。反之,若将感恩教育简单的局限于对父母双亲之爱,能培养出人格健全、自尊自爱、感恩理性的下一代么?
说到底,感恩教育是孩子的品德教育,是个人品行修养的润物细无声教育,必然有个潜移默化、“身教大于言教”的环境影响过程。学校与其大费周章,花高价聘请所谓专家学者予以大动声势的“言教”,不如先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自身做起、从学校生活的点滴做起,去持续的影响、带动孩子们知道感恩、学会感恩,这显然比“快餐式”的感恩宣教来的更自然,效果也会更持久。
近日,一段朔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们集体痛哭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该学校校长赵志杰表示,源于该校近期组织了一次“学会感恩、励志前行”的主题教育,此举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属于学校个体行为。也有不少网友在看过视频后表示不解,并指责这种行为的背后,是一种营销套路。(5月26日《新京报》)
我们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感恩教育?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多年计划生育“只生一胎”政策的执行,涌现了一大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些孩子缺乏现实生活体验,导致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基本礼仪、感恩意识淡薄也是不争的事实,但纵观时下热门的一些所谓“感恩教育”,无病呻吟式的致父母一封信、帮父母洗脚、在父母面前下跪、集体痛哭感恩等等,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孩子“深受触动、感激流涕”,而事实上将感恩教育“一阵风”化了,不禁令人质疑:如此强压硬塞式的感恩教育果真能奏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两个前途值得厘清:其一感恩教育是靠一两场所谓的“主题教育”能低投入、高产出的?还是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持续教育、影响?二则孩子们感恩意识树立与否,是否与演讲者的鼓动性、煽动性有直接的关系,更进一步说,孩子“集体痛哭”能否就说明感恩意识已经在他们入脑入心了呢?
也许学校有良善的初衷,也许学校真的意识到感恩教育的必要,邀请一些打着漂亮旗号,抑或“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专家进行感恩主题教育,用煽动性语言、做作的表情,惹得孩子们纷纷“深感愧疚、潸然泪下”,那么,如此一地一时的心灵洗礼有持久影响力么?孩子们对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有理性全面的认识么?当然是不可能做到的。说穿了,这就是一种表演式感恩教育,就是学校感恩教育的一种功利化、形式化表现罢了。
自尊、自强、自爱是现代基本的教育理念,感恩教育也不应该突破这个范畴,诸如主题演讲中所施加的“在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的母亲是最伟大的,就是我们中国的孩子的母亲”“给父母洗脚、给父母三叩九拜”,与其说这是现代的感恩教育,不如说这是封建愚孝的“死灰复燃”,是盲目崇拜,是奴化愚忠。
其实,感恩是个很宽泛的范畴,比如身在国外,就应该对祖国母亲胸怀感恩,而不是说美国的空气“既香又甜”,不顾事实的斥家乡的空气“既浊又毒”;出门在外,当念“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的母爱情深;走出校门,当身怀“再别康桥”的学子情深意浓。反之,若将感恩教育简单的局限于对父母双亲之爱,能培养出人格健全、自尊自爱、感恩理性的下一代么?
说到底,感恩教育是孩子的品德教育,是个人品行修养的润物细无声教育,必然有个潜移默化、“身教大于言教”的环境影响过程。学校与其大费周章,花高价聘请所谓专家学者予以大动声势的“言教”,不如先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自身做起、从学校生活的点滴做起,去持续的影响、带动孩子们知道感恩、学会感恩,这显然比“快餐式”的感恩宣教来的更自然,效果也会更持久。
相关问答
教育时政热点之五育融合
1个回答2024-01-05 22:16
教育时政热点:五育融合 1、五育并举: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五育...
全文
中学思政教学热门话题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3 15:49
是英语老师吧,说真的,高中的英语不需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主体,我觉得唯一喜欢老师的原因就是这个老师水平够高,我问他的题目全能做出来。而高中学生最关心的是分数,您只要往那方面弄我觉得就好了,另外,要想让学...
全文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1个回答2024-01-27 15:04
1.全面把握专业思政的内涵。 专业思政是高校结合专业教育与专业特质开展的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思政教育。有学者认为,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全过程及各环节都要有机融入本专业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
全文
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思政教育
1个回答2024-01-27 12:03
大学生应该主动接受、加强思政教育,以健康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应急性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大学生返回校园集中居住、学习,给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首次面对校园集中生活的...
全文
生育之恩大,还是养育之恩大?
1个回答2023-01-09 00:49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可比性,不管是生育之恩,还是养育之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人情,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我们都应该把这份恩情牢记在心中。 生育之恩,也就是给我们生命的...
全文
生育之恩和养育之恩哪个大
2个回答2022-09-29 05:11
当然是养育之恩大了
生育之恩大,还是养育之恩大?
3个回答2022-12-21 06:28
都重要,一般生育之恩和养育之恩的付出者是同一个。母亲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你,你得感谢父母亲给了你生命。养育之恩也大部分是你的亲生父母在养育你,如果是养父养母,那你更加得感谢他们把你养育大。。其实,这个问题...
全文
有哪些恩? 如:养育之恩
5个回答2022-09-24 04:05
滴水之恩,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漂母之恩,清明之恩,秋明之恩,救命之恩,救民之恩,知遇之恩,一饭之恩,雨泽之恩,羊有跪乳之恩,反哺之恩,湿草之恩,承受之恩,感他人之恩,平怨之恩,,,,等……
感恩比成绩更重要,家长怎么教育孩子感恩?
1个回答2024-02-20 11:52
感恩,是为了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给予心存感激。教育孩子感恩就从父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一、父母言传身教。 家庭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
全文
写老师教育之恩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1-18 18:4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是多么的伟大!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厉;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给我帮助最大的,是教我大班时的方老师。方老师,长着一头乌黑的长发,高高...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