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闹饥荒时饥民要易子而食

2023-12-02 22:27

3个回答
新郎新妇共食一牲的礼仪。牢,牲。《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共牢和合卺都含有夫妻互相亲爱,从此合为一体之意。也称“同牢”。《汉书?王莽传》:“进所征天下淑女杜陵史氏女为皇后,莽亲迎于前殿两阶间,成同牢之礼于上西堂。”牢,一只小猪。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1]
示例: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等触目惊心的字句。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易子而食
易:交换,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楚国围困,城内粮尽,百姓不忍心吃自己饿死的孩子,但是为了生存,俩家交换,作为自己的食物。后来用来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没饭吃,又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只能跟别人交换吃别人的孩子
相关问答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