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过哪些关于两代人之间的育儿「代沟」?

2023-12-02 22:35

5个回答

现在我家宝宝4岁,孩子是我一个人带,2岁半之前有老人来帮忙带,的确感觉到两代人之间有很大的育儿代沟。简单说几个:

1、尿布VS尿不湿

老人喜欢给宝宝用尿布,不喜欢用尿不湿。觉得尿布成本低且透气,孩子再大些就什么都不用,半夜把孩子叫醒起来把尿。而我倾向于用尿不湿,尿不湿用起来方便,脏了直接扔掉换新的,而且不容易沾染细菌。孩子大一点也不愿意半夜叫孩子起来,不想因为尿尿的事情而打扰孩子的睡眠。

2、吃饭问题。

老人喜欢买很多零食给孩子吃,导致小孩不爱吃饭;老人为了顺利喂饭,常常给宝宝玩玩具和看电视。而我想让孩子三餐正常,少吃零食,到了吃饭时间,就要乖乖坐在饭桌前,小的时候可以大人喂,大一点的话希望自己动手吃,即便是弄的满桌饭菜。

3、宠溺孩子。

老人没有意识到如何教育宝宝学习“分享”。宝宝的零食和玩具,有时候会不懂得和小朋友一起玩,或者其他小朋友拿了,宝宝又哭又叫,老人都是完全依着宝宝的想法,会说好的好的,顺从宝宝的想法,也不和宝宝沟通。而我会通过共情先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引导他分享玩具或者自己解决玩具被抢的问题。

4、情绪管理。

老人在孩子摔倒了或者哭闹时,佯装怪地不平,或者打大人给孩子取乐。

而我会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继续该干嘛干嘛。如果哭了,安抚情绪,不会把这责任怪罪于他人。

这个问题好,和老人的育儿代沟真的有很多很多,就三个最奇葩的说吧:

1.新生儿喂白萝卜水

记得大宝刚出生时,婆婆就要喂他喝白萝卜水,说是喝了通气,肠道好。我和老公都很无语,死活不让喂。婆婆就哭丧着个脸,说她是为了宝宝好。老公当时就来一句“不要你为他好!”现在想想,还是老公给力啊,我是不可能那样说婆婆的。

不过也是因为这句话,婆婆气得不给我们带宝宝,然后就只能我辞职在家带娃。老公对婆婆还是不放心,我做全职妈妈也是迟早的事。

其实,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口应该喝的是母乳,而不是什么白萝卜水、黄连水、葡萄糖水等。

2.新生儿绑腿

婆婆还对大宝的腿比较质疑,说怎么这么弯,一定要绑绑直。我那会就怀疑老公小时候是怎么带大的,后来才知道婆婆从没带过老公,都是老公奶奶带的。没带过娃,还知道要绑腿?婆婆也是听来的,说不绑就是弯腿,还说我老公的腿就是没绑,现在不直。

好在绑腿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婆婆又没有得逞。现在大宝四岁了,她还一直看着他的腿,嘴里嘟囔“小时候要是绑了就更直了。”

其实,新生儿因为蜷缩在妈妈肚子里所以腿都是自然弯曲的,等长大就好了,绝对不会是弯腿。

3.剃光头

大宝的头发像我,又黄又稀。出生的时候就是很少的头发,那会婆婆就想剃光头。我和老公自然又是反对,宝宝皮肤那么嫩,剃光会伤到头皮的。后来,大宝长到6个月了,老公自己买了剃刀给大宝剃了板寸。婆婆看到了怪老公不剃光头,还说剃了光头闷几次,就能长出又黑又密的头发了。我和她解释随我的头发,长大会好一点的。可是婆婆就认准了老一辈的“育儿经”,听不进我的任何解释。

其实,宝宝的头发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变黑变密的,但也是会遗传父母的基因。若父母头发少,宝宝再怎么剃光头也是没用的。

经过三番五次的育儿代沟,我和婆婆貌似也聊不到一块去,特别是关于宝宝方面。虽然都是为了宝宝好,可是时代在进步,育儿理念也得与时俱进。

我是鑫妈,二宝妈妈,提倡科学育儿,更多内容请关注“鑫妈育儿”。

别说老一辈了。就是我生老大和生老二只差四年半,已经有很多变化了。我生老大时,医生和书上都说四个月加辅食。生老二时,已经变成六个月时再加辅食了。如果不是我又生了老二,我也会一直坚持孩子四个月就加辅食是正确的。一般来说孩子过了这个时期,家长就不会再回过头去看那个时期的育儿方法了,都是向前看。孩子五岁的,不会再去关注一两岁的宝宝该怎么带了。孩子十五岁的,不会再去看怎么教育五岁孩子的书了。这也就是老一辈和我们产生代沟的根源。想解决,就得让他们明白他们那个时代的育儿方法或者知识已经过时了或者被证实是不科学的。能沟通的最好,一起学习新的观念。沟通不了的,又不想和老人起冲突的,要不然,就“阳奉阴违”吧。要不然就自己带吧!

有同学说我对岳父岳母的做法太偏激,我不得不做一下人物刻画,你们不清楚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人是多尴尬的。我的岳父岳母,他们没有爱情,每天在家几乎都吵架、打架(我老婆说的,婚后我也经常见过),岳父不许任何人忤逆他,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性格暴躁冲动(岳母也一样)。我妻子小时候,岳母打麻将不管她。一言不合就打她,看不顺眼就骂,上面说的大门口(临街)跪荆棘真的是家常便饭。这是一种扭曲的病态家庭。这种家庭下生长的小孩会出现情绪容易失控、做事缺乏计划性缺乏逻辑性等问题。原因是因为小孩子从出生大脑的前额叶区就开始发育,这部分脑区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连接很容易收到外界不安全因素的刺激而断裂。家长在吵架不管孩子时,孩子就会处于极度缺失安全感的状态中。此时肾上腺激素就会分泌,到达脑区,具体发生了啥反应我忘记了,总之神经元连接断掉重新长,长了又被弄断。导致这部分脑区的发育不健全,而这部分脑区是主导情绪管理、计划性事物的执行等方面的。也就是说会导致脾气差、不愿意遵从计划、做事没有逻辑条理。

仔细想来这个“代沟”真不少:

1.  把屎把尿

从宝宝还没出生前,妈妈就表示到天不冷时就不包资料库,要把屎把尿。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我毫不怯场地站了出来,明确表示不能把屎把尿,而且书上著名的儿科医生也表示不能这样做。让孩子顺其自然,一岁左右后再引导进行大小便。宝宝1岁时就会自己说要方便,自己到小马桶去方便,再大些时买了马桶圈,自己放好,自己爬上去解决。

2.  有一种冷叫做外婆觉得冷

上了年纪的外婆怕冷,于是只要稍一变天,她就觉得宝宝也会冷,不经意间又多给孩子穿了一件。可好动的年纪,宝宝一下子就后背湿透,整天需要不断地换汗巾。任你怎么说孩子不需要穿那么多,她就是不会听,还会用那你能保证孩子不生病这话来堵你。

3.  有一种饿叫做外婆觉得少吃一口会饿死

或许是经历过物质缺乏的年代,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总是很在意“吃”的份量,宝宝多吃能吃吃得肥嘟嘟,他们才高兴,少喝一口汤少吃一口饭都会觉得宝宝会“饿死”。

每次盛饭是“十分满”,一会儿要吃饭,一会儿要吃水果,一会儿又让吃包子,一下子中午又来了。又要吃午饭,午饭有菜有肉有汤有鱼,一口都不能少。

4.  担心宝宝吃不动,精细化饮食

或许自己牙口不好,老人家做饭时特别是给宝宝做时,一定是切得小之又小,把早已过了不会咀嚼时刻的宝宝喂养得稍微大一点的青菜放进嘴里就想呕吐,有的则干脆一放进嘴巴立刻吐出来。有些孩子,现在已经五六年级了,每次瘦肉都嚼不烂。

说了又说,都是劝不动。我们自己动手做时,就只能也不能放太大,否则孩子一口菜都吃不进,还需要进行调整。

5.  把曾经对我们疏忽的爱,都倾注到孙辈上

或许是隔辈亲,也或许他们有补偿心理,当年我们作为他们的子女都没有享受到的待遇,这下全都给补偿了。很大的宝宝,吃饭还要喂,衣服大人帮忙穿,挤好牙膏等着你刷牙,上学帮忙背书包……一切的一切都包办,仿佛孩子的世界只有学习、吃和玩。

越长越大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却一点都没增强。

这些代沟其实都是爱,只是方式有所不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么你亲力亲为,要么你好好沟通与引导,而不应当抱怨抱怨。有老人的帮衬,你需要的就是感恩感恩再感恩。

相关问答
被骗去山沟沟里做生育工具的电影
1个回答2024-02-04 17:52
(⊙_⊙)?盲山吧 可惜是中国的
如何教育好孩子和孩子沟通
1个回答2024-03-04 06:01
教育好孩子,并且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是学会倾听,且允许孩子发脾气;不取笑孩子。 1、学会倾听,且允许孩子发脾气 学会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要允许他发脾气,父母不妨先坐好,安...
全文
如何教育5岁的男孩子并和他沟通?
1个回答2024-01-29 09:39
首先用糖衣炮弹攻打他,然后用美好的食物或者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再找出沟通的话题慢慢细说,这样沟通会顺畅些
初二的孩子怎么沟通和教育?
1个回答2024-03-13 17:39
1、多与孩子交流。 有不少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忽视了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还有的家长认为:家长的观点,孩子必须无条件接受。这样,时间长了,在感情上孩子和家长就疏远了。所以家长必须与孩子沟通,...
全文
怎样与老师沟通交流教育孩子
1个回答2024-02-07 10:34
与老师沟通交流教育孩子首先家长要端正态度要以一个嗯家长的姿态就是非常尊重老师的姿态去和家长和老师求教。
怎样和孩子沟通 胜过许多教育
1个回答2024-01-26 04:04
心平气和 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 让他们觉得有尊严,同时又有兴趣去学习接触社会和自然
保育员如何与家长沟通
1个回答2024-03-01 21:40
楼主你好,保育员和老师一样每天都接待孩子与家长,与家长打交道。因此,保育员和家长的沟通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和家长沟通呢!我有以下体会:首先,给家长树立一个良好的保育员形象,做到心...
全文
孩子发育慢沟通难
1个回答2024-03-06 16:32
你好,平时多和孩子沟通,吃点补脑的保健品。多吃点补钙和维生素产品,带孩子到医院定时检查治疗。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助到您
叛逆期的男孩子该怎样去沟通教育?
1个回答2024-03-06 21:20
1.孩子叛逆,不听话,这些都是成长的信号,父母教育孩子要讲究一些方法,多用一些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教育,沟通,帮助孩子每一次的顺利成长 2.给孩子讲规矩,规矩不是捆绑,强求,在定规矩的采取和善...
全文
沟通幼儿教育
1个回答2024-01-17 01:49
幼儿教育,其实不一定找专门的幼师,父母也可以在家庭多教育多影响,譬如陪他看早教片,给他解读片中内容,由英国BBC出品的《布鲁精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片子围绕娜拉星球上的4个可爱有趣的主角出发,通过讲...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