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的典故?

2023-12-03 00:43

1个回答
解 释 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示例宋黄庭坚《劝交代张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砾金君自宽.”
用 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 众口铄金、道听途说
反义词 眼见为实
灯 谜 大夫制迷
典 故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恭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
相关问答
成语以讹传讹的意思和解释,用以讹传讹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5 18:37
故事典故: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
成语以讹传讹的意思和解释,用以讹传讹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5 14:53
故事典故: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3 12:50
以讹传讹 [ yǐ é chuán é ] 基本释义 以:拿,把;讹:谬误。 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出 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
全文
以讹传讹的游戏成语
1个回答2024-02-13 07:54
以讹传讹 → 讹言惑众 → 众口熏天 → 天之戮民 → 民不畏死 → 死声活气 → 气喘如牛 → 牛头马面 → 面冷言横 → 横行天下 → 下愚不移 → 移国动众 → 众所共知 → 知几其神 → 神色...
全文
以讹传讹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1 09:28
以讹传讹的意思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以:拿,把;讹:谬误。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拼音:yǐ  é  chuán  é 出处:清·曹雪芹《红...
全文
以讹传讹相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20:36
骑马找马、 应有尽有、 出尔反尔、 将心比心、 倚老卖老、 人云亦云、 毅然决然、 以毒攻毒、 心服口服、 自然而然、 似懂非懂、 就事论事、 将计就计、 一了百了、 知法犯法、 当断不断、 知恩报恩...
全文
成语中的以讹传讹
1个回答2024-02-07 11:14
以讹传讹 yǐ é chuán é [释义]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
全文
以讹传讹所得出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4-02 23:56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注意实地调查,不要轻信流言蜚语。(或:眼见为实,不要以讹传讹;或:讲话要讲清楚。
"以讹传讹"中的讹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9-27 04:54
以讹传讹 词义: 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词音: yǐ é chuán é 出处: 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
全文
有没有形容“以讹传讹”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2:00
寓言故事【宋人掘井】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