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鸿门宴相似的历史事件

2023-12-03 02:39

2个回答
关羽单刀赴会
赵襄子在夏屋山击杀古代王

春秋末期,是诸侯兼并的剧烈时期。赵襄子兼并古代国(在今河北蔚县),就是发生在这一历史时期。赵襄子兼并古代国,蓄谋已久,早在其父赵简子(晋国的卿)时,已有予谋。赵简子假托天帝之梦,命他吞并两个小国——中山国(在今河北定县)和代国。有一次赵简子让他的儿子们去常山(今名恒山,在浑源)上寻找宝符,以先得者赏,回来后其他儿子均说寻无所得,唯毋恤(赵襄子)说:“有”,其父让他说说看。毋恤说:“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此话正中简子心意。于是简子废太子伯鲁,改立毋恤为太子。
《史记·赵世家、张仪传》均有记载:公元前457年提周贞定王介十二年,赵襄子元年,不是公元前414年,赵襄子姊前为代王(史家失其谱系,故姓名不详)夫人。简子死后既葬,而孝服尚未除去,襄子迫不急待地连忙向北登上夏屋山(在今代县,名草垛山),举行一个宴会,邀请代王前来赴宴,襄子与代王饮酒间,使厨人用特制的方形长柄的铜杓子给代王及从者进食,斟酒时刻,襄子暗地里让一个屠夫名字叫各的,反杓用力击杀代王及从官,无一人幸免,根本不能有人逃出去。遂兴兵平代地(今河北蔚县),就这们吞并了古代国。襄子的姐姐听到这一不幸的消息,哭泣着叫天,天当然不应,遂摩筓(音几,簪子)自杀。代国人很怜悯她,所死地名之为摩筓山(在今蔚县东北百五十里),涿鹿与怀柔之间(见《中国历史地图集》)。
这一事件是代县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历史事件,它与鸿门宴完全相似,赵襄子目的得逞了,而项羽则未遂,所以这一事件,应当称为夏屋宴,它不是什么“会盟”,固为无盟书和誓言。
赵襄子为什么不去常山(浑源)举行宴会,而偏到夏屋山(代县)呢?常山与古代国较近,夏屋山较远,一旦发生事变,代国救兵能迅速赶到,夏屋山离代国较远,救兵不易赶到,况夏屋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是他选择了夏屋山。夏屋山由此在《史记》上给予记载,从而闻名于世了。
相关问答
在史记鸿门宴这个故事中,设宴的是谁,赴宴是谁
1个回答2024-01-29 06:42
设宴的是项羽、范曾、项庄等人,赴宴的是刘邦、张良、樊哙。
鸿门宴的事件
2个回答2023-03-26 05:25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右边是鸿门宴遗址的图片楚汉战争期间在这里举行的一次宴会上发生的历史事件被后人总结为一个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14:39
【成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拼音】: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解释】: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杀了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谋。 ...
全文
历史上鸿门宴刘邦怎么逃过的
1个回答2022-10-08 13:58
这个没挑战性
在史记中的鸿门宴这个故事中,设宴的是谁,普宴的又是谁?
1个回答2024-01-17 00:59
在《史记》中的《鸿门宴》多个故事中,设宴的是项羽,赴宴的是刘邦。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
全文
鸿门宴的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1-26 04:57
  译文如下:   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占领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相所有的)珍珠宝器都归为自己所有。”项羽(听了...
全文
鸿门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5:23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是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
全文
“鸿门宴”是不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1-20 18:10
不是,字数就不对.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习...
全文
鸿门宴成语
1个回答2024-01-23 05:41
鸿门宴成语有: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彘肩斗酒等等。 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项庄舞剑:比喻说话渗薯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
全文
鸿门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18 21:20
一、故事梗概 刘邦和项羽都是代领军队攻打秦朝,但是他们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刘邦还没写比不过项羽,但是刘邦的心态比相遇要好得多,在刘邦先拿下咸阳的时候,项羽已经气的不行了,觉得非常的生气,就派人去攻打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