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留口饭故事。

2023-12-03 05:28

1个回答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郑板桥的留口饭故事。。。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阿??

解析:

郑板桥“留口饭”

--------------------------------------------------------------------------------

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在未到扬州之前,先住在苏州。他在苏州城桃花巷东头开了一家画寓,以卖画为生。在桃花巷的西头,也有一家画寓,画寓的主人名叫吕子敬。吕子敬擅长画梅花,他标榜自己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那意思是说,他画得如同真梅花一样。

郑板桥自从来到苏州,画些竹子,也画些花羽鳞介和山水,就是不画梅花。这梅花是吕子敬善画的,郑板桥自谓不如,所以藏拙。平时,若有人要郑板桥画幅梅花,郑板桥总是谦虚地笑道:“我画的梅花比吕先生差远了。走吧,我领你找吕先生求画去!”

郑板桥真的领着买画者,到桃花巷西头找到吕子敬,让他卖张梅花图,得些散碎银子来养家糊口。吕子敬是个落第秀才,拖着多病的身子,上有爹娘,下有老婆孩子,生活颇为艰难。他画梅遵循写实的手法,画得栩栩如生,每个花瓣都活灵活现。郑板桥总是当着众人高度评价吕子敬的画,赞扬道:“吕先生画的梅花,我再学十年八年,也未必能画到这个程度。”

有个回家养老的吏部尚书,精通翰墨,鉴赏力很强,看到郑板桥的书法和画都是极致之品,便出了一个《梅花幽谷独自香》的画题,出五十两银子的高价,亲自来到郑板桥的画寓,求郑板桥画。郑板桥推辞说:“尚书大人呀,说到画梅,还是吕子敬先生画得好。这么说吧,他画的梅花能值五十两银子,我画的充其量值五两银子!”

老尚书听了以后,就拿着银子去求吕子敬了。

日子是一天天打着飞脚过去的。郑板桥在苏州住了三年,要迁移到扬州去了。临行时,吕子敬前来为他送行。文人送别,都要作词写诗相赠。画友分别,当然是要以丹青相送了。这次郑板桥赠给吕子敬的,却是一幅梅花。

郑板桥展纸挥笔,笔走侧锋,由深入浅,画出了苍苍点点带有飞白的梅花主干。画花朵时,用墨浓淡相宜,有轻有重,花瓣用淡墨直接点出,等水分未干时又在花瓣下端以焦墨渗化。这样画出来的梅花酣畅淋漓,笔法流动,神采飞扬。再看整个画面的结构,只有三四朵梅花画得清晰,余者皆涂涂抹抹,真有“触目横斜千万树,赏心只有三五朵”的意境。

吕子敬看了郑板桥画的梅花,惊得张开的嘴好一阵子没有合上。他愣了半天,才嗫嚅着说:“郑兄有如此高超的画梅技艺,何不早早教我?”

“怕吕兄谦让,再不肯作梅花图,画酬就会少收许多。”郑板桥平静地说。

到了这时候,吕子敬才恍然大悟,感激地说:“郑兄之所以不画梅花,为的是给小弟留口饭吃
相关问答
郑板桥的留口饭故事。
1个回答2024-02-24 20:55
郑板桥“留口饭” -------------------------------------------------------------------------------- ...
全文
郑板桥的两封家书中的郑板桥给后人留下了那些财富啊?
4个回答2022-09-13 14:53
你猜~猜对了我就告诉你~!
郑板桥是谁
3个回答2023-01-08 16:26
写《竹石》的郑燮。
郑板桥作诗讲的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8:12
郑板桥从山东潍县罢官回来,在扬州以卖画为生,成了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怪”就“怪”在天生傲骨,嫉恶如仇,不爱钱财,不惧权势,悠闲自得。他在画店门口,题了一首诗: 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全文
郑板桥的诗
1个回答2022-09-05 19:52
霜叶红于二月花
郑板桥是谁
1个回答2022-11-14 01:53
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爱子的哪些事
1个回答2024-02-05 23:47
郑板桥不但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六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广大职工墨代养。郑墨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骄傲...
全文
郑板桥有孩子吗
1个回答2024-03-08 16:26
郑板桥有孩子。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标准的老年得子,在重子嗣的封建男权社会,其意义非同凡响。当时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而家属都在老家,相隔千里,郑老师自然很牵挂他的娇儿,于是写信回家叮嘱弟弟如何培养侄儿...
全文
郑板桥有没有画过人物画?
1个回答2024-03-18 03:27
郑板桥擅画竹兰石等,流传的作品中大多以文人画为主。但是他的生活境况并不乐观,卖画作为营生的时候应该不局限于山石兰竹等题材,推测应该画过人物画,只是鲜有记载与流传。 抱歉不是很了解郑板桥的作品,个人看...
全文
关于郑板桥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4-21 11:05
关于郑板桥的小故事,如下:郑板桥辞官回家后,因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只有黄狗一条,兰花一盆.在一月黑风大雨密的夜里.天冷,郑板桥辗转不眠,有一小偷光顾.他想:如果我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