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庄子》人间世 |有用无用

2023-12-04 00:45

1个回答
《人间世》是庄子讲为人处世的一篇文章,全文都是故事,跟孔子有关的最多。这当然是有用意的。因为诸子中孔老夫子对于天下、政治、处世、治学等最积极。选孔子讲故事,自然是颇有意味的。

而这些故事,语气,甚至孔子讲话的某些言语,都是极有孔子特点的,甚至本身就是孔子说过的话,但被庄子一通“编造解释”下来,意思完全是庄子所要表达的。所以这故事是庄子编的。孔子是被冤枉的。但也有不说孔子的。

其中一个故事就没说孔子,在几个孔子的故事之后,庄子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

庄子借石匠人与栎树的故事告诉世人:有用亦无用,无用亦有用。只不过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立场不同而已,对别人有用对自己却是无用,对自己有用对别人却是无用。有用的人或物处于险恶世间往往难以保全自己,而无用的人或物却能全身而退,柳暗花明。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所以对于有用和无用的判断要辩证而相对地看问题,说不定无用亦是大用,无用也是福呢?看你在哪个角度。庄子的角度,自然是树的角度。这个角度上,无用就是最大的用处。

从前有位姓石的木匠,他去齐国时途经曲辕之地,看见一棵超大的栎树被当地人当作神社供奉,经常去祭祀。

这棵树有多大呢?它的树冠可以供几千头牛在下面乘凉,并完全被它的树荫遮挡,测量它的直径可以百人围成一圈。它的树身比山还高,离地八十尺才有树杈。旁支造船,可以造十多艘大船。

这颗树确实很神奇,去这个地方旅游、膜拜和观赏的人群如赶集一般络绎不绝。但是这位匠人正眼都不瞧,继续地往前走。

他的徒弟站在树下看了个够才赶上他,问道:“自从我拿起斧子跟着师傅学手艺,从来不曾见过如此壮美的树木,师傅却不去饱饱眼福,而是马不停蹄地往前走,这是为什么呢?”

石匠人说:“算啦不要再说它了,这树根本就是没用的散木。用它造船立沉,造棺即腐,做器皿立毁;做门,门里很快会流出味道很难闻的树脂浆;把它做成房屋的柱子,几天就被蛀虫啃光。这是一棵不能取材的树,没有任何用处。就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才这么高寿,才能长这么大啊!”

石匠人回到家里做了一个梦,这棵树托梦对他说:“哎呀你算什么东西,你能拿什么来跟我相提并论呢?你打算用那种有用的树木来跟我相比吗?

那些山楂树、梨树、橘树、柚子树,他们都是质地细密的果树。成熟后被人打落一地的果子,打果子的人把树干、树枝都摧残坏了。大的树枝被折断,小的树枝连同果子一起被扯下来,这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鲜美的果实,才导致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

所以这种树不能够终享天年往往是半途夭折,是其自身招来世俗之人的打击,恰恰都是因为它们有用能结出果实啊!世间万物实际上都是这个道理,而我所求不过是啥用都没有的办法,这种办法我已经学了很久了。

为了找寻这种办法我几乎被砍死,好不容易才保全了性命。现在我告诉你,就是因为没用才成就了我最大的用处,假如我真的有用,还能获得这样高的寿命,长得如此高大吗?

况且你不要以为你是人,其实你跟我一样都是天地间一个物。你怎么可以这样看待事物呢?你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接近死亡,没有用处的散人,你活到最后的结局也必须得死,你这个将死的没用之人,怎么会懂得无用的散木真正的用途呢?”

石匠人醒来后就把这个梦告诉徒弟,徒弟说:“原来它的意思就是想求取无用,既然什么都不愿做那还做什么神社之树呢,人家供奉它不也是一种有用吗?”

石匠人说:“住嘴,你别说了!它只不过是借神社找一个寄托罢了,反而招致不了解它的人的辱骂和伤害,如果它不做神社之树早就被人类砍杀了。况且它现在这样做只是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只不过这种办法有点特别、与众不同罢了,你不能用常理来议论它。你如果用常理去评判它,不是差得太远了吗?”
相关问答
写一篇关于庄子的故事,并说明这个故事体现了庄子哪些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1-22 08:42
惠子相梁 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这则故事很富有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故事发展常常出于人的意料之外。做了大官,好朋友来看望自己,这是令人高兴的...
全文
写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并写出体现了庄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5-18 03:2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全文
庄子 故事两则体现了庄子什么 思想
1个回答2024-01-20 23:30
第一则《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第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貌似没有主题,这篇短文讲的是一场惠子与庄子之间的辩论赛
庄子故事两则庄子是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1-25 10:25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
全文
写一篇关于庄子的故事,并说明这个故事体现了庄子哪些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2-11 02:22
惠子相梁 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这则故事很富有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故事发展常常出于人的意料之外。做了大官,好朋友来看望自己,这是令人高兴的...
全文
庄子的英语翻译 庄子用英语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2-07 13:44
您有几个选择,因为有拼音和其它英文字母翻译法。 (1) Zhuangzi (2) Chuang Tzu (3) Chuang Tse 在下以为,目前拼音也开始普遍出现在国外,所以用拼音应该是可...
全文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体现了庄子的道家哲学思想。下列成语或典故与《庄子》有关的是(  )。
1个回答2024-01-18 19:51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记载的一篇寓言故事,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B项错误,“刻舟求剑”出自《...
全文
《庄子》故事两则中,有人说庄子最后一句话答非所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1个回答2024-01-18 11:52
最后一句话是:我是在濠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样知道鱼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乐在逻辑上可说是个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的对语。可是,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言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难题的机敏...
全文
(庄子,山木)的(庄子行于山中)的翻译
1个回答2022-06-20 18:00
庄子行于山中.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