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 《荀子·劝学》原文

2023-12-05 01:06

1个回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劝学》。《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其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荀子·劝学》赏析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极易流于枯燥和单调,本文形象清新、脍炙人口,于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
  《荀子·劝学》词句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5、鞣:通“糅”,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6、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7、虽有槁暴: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荀子·劝学》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荀子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荀子·劝学》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相关问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0 08:47
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 出处:《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原文节选:木...
全文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翻译
1个回答2024-02-19 22:41
“青出于蓝”又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篇.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荀况,著有《荀子》三十二篇(后六篇或系门人弟子所记).其中《劝学》是较为著名的一篇.内有这样一段话:“青,...
全文
《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耳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的观点是
3个回答2022-10-02 11:05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就是荀子《劝学篇》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哪句的观点相同
2个回答2022-09-11 06:5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荀子 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那几句的观点相同?
1个回答2023-01-27 04:31
《荀子 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有山、有云、有蓝蓝的天空取什么名字
1个回答2023-01-04 23:23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哪一句的观点是相同的
2个回答2023-02-08 17:59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中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14:31
青出于蓝(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寒于水 锲而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积善成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
全文
荀子--《劝学》
1个回答2024-02-25 06:26
劝 学 荀 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全文
《荀子·劝学篇》中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4 01:05
《荀子·劝学篇》中的成语: 青出于蓝 锲而不舍 积善成德 跬步千里 积水成渊 驽马十驾 补充: 青出于蓝 出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锲而不舍 出自: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