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文言文

2023-12-07 08:32

1个回答

1. 箸字在文言文里的意思是什么

zhù

[动]

(1) 通“著”。显明;显示 [manifest]

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霸者之善箸焉。——《荀子·强国》

致忠信,箸仁义。——《荀子·王霸》

(2) 撰写,写作。后作“著” [write]

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后汉书》

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著也。——《史记》

(3) 又如:箸录(记载;记录);箸论(著作,论述);箸撰(撰述;写成的作品)。

箸还有一意

箸是古代中国象棋中的一枚棋子

箸(筷子)

2. 帮忙翻译一下:文言文《纣为象箸》

经典文言短文阅读1 《纣为象箸》

【原文】昔者,纣为象箸①,而箕子怖②。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③,必将犀玉之杯④。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⑤,则必旄象豹胎⑥;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⑦而食于茅屋之下,则必锦衣九重⑧,广室高台。吾畏其卒⑨,故怖其始。

居五年,纣为肉圃⑩,设炮烙⑾,登糟邱⑿,临酒池,纣遂⒀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注释】①纣为象箸(zhù)——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纣,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为,动词,做。象箸,象牙筷子。②箕子怖——箕子感到恐惧。箕子,纣王的一个臣子。怖,恐惧不安。③必不加于土铏(xíng)——必定不能放到泥碗里去。铏,古时候盛汤用的食具,状如现在的碗。④必将犀玉之杯——必然要使用犀、玉做的碗、杯。⑤必不羹菽藿(hùo)——必定不会吃豆子饭、喝豆叶汤。羹,菜汤,这里用作动词,意为做菜汤。菽,豆子。藿,豆叶。⑥则必旄(mào)象豹胎——则必然要吃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⑦衣短褐——穿短的粗布衣。衣,用作动词,穿。⑧锦衣九重——穿多层华美的锦衣。九重,多层。⑨卒——结果,结局。⑩圃(pǔ)——园子。⑾设炮烙(gé)——设置铜格烤肉。炮,烤。烙,格,烤肉用的铜格子。⑿糟邱——酒糟堆成的山丘。邱,即"丘",山丘。⒀遂,于是。

【译文】过去,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感到恐惧不安,认为象牙筷子必定不能放到泥土烧成的碗、杯里去,必然要使用犀牛角、玉石做成的碗、杯。用着犀牛角、玉石做成的碗、杯,就必定不会吃豆子饭、喝豆叶汤,则必然要吃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吃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就一定不会穿着短小的粗布衣服站在茅草屋底下,必定要穿多层华美的锦衣,铸造高大壮观的宫室。我害怕如此的结局,所以恐惧这样的开始。

过了五年,纣王建造了用肉食装点的园子,设置了烤肉用的铜格子,登上酒糟堆成的山丘,面对注满美酒的池子,于是纣因此而灭亡了。箕子见到一双象牙筷子就可以预见天下的灾祸,所以说"能从小事预见到天下的大事就叫做'明智'"。

【导读】这则寓言选自《韩非子·喻老》,揭示了一个"见微而知著"的深刻的道理,说明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相互联系的。明智的人们往往可以从事物的开端预见到事物的发展甚至结局。告诉我们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即使是在小事上也不能过度放纵了自己,要学会"防微杜渐"。

【思考】1、箕子为什么见到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感到恐惧不安?你能用原文回答吗?2、时至今日,这则寓言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已发表)

3. 著翅人 文言文

《后周书》韩果破敌(于)北山。(其)地山高路险,人迹不到,(虽)飞鸟不能过。果冒险深入,敌人疑将军从天而下,因呼曰:“著翅人。”周太祖闻(之),笑曰:“著翅之名,不(减)飞将军。”

翻译过来就是:

韩果在北山打败了敌人。北山山高路险,人迹罕至,即使是飞鸟也不能飞过。韩果冒险深入击敌,敌人怀疑他是从天而降,于是喊道:“长翅膀的人。”周太祖郭威听说这件事,笑着说:“‘著翅’这名字,不亚于飞将军(李广)啊。”

所以,著翅人,译为长翅膀的人。

4. 文言文 “著”的意思

著 zhù

本义:明显、显著。

〈形容词〉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动词〉显现、显扬 。

其不善而著其善。——《礼记·大学》

诚则形,形则著。——《礼记·中庸》

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韩非子·功名》

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以著其洁。——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动词〉写作、撰述,。

仆诚已著此书。——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著书之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携所著书。——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动词〉 登记、记载、标出、建立。

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论游户自实》

书其贾数而著其物,若今时题署物。——《周礼》

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

〈名词〉作者、作品、土著。

。。等等

5. 食喻 文言文翻译

1、译文:

当朝的工部尚书的刘麟,告老还家。(当地)有位直指使者,对饮食特别讲究,百般挑剔,常因菜饭不合味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刘麟说:“这个人是我的学生,应该开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等到有一天直指使前来拜访,刘麟招待他,说:“老夫本想设宴款待,又怕误你公事,就只备了一顿便饭。不过老伴出门去了,无人下厨烧饭,家常饭,吃得下么?”因为是师命,直指使不敢推辞。

从早等到过午,饭也没端出来,直指使饿得实在难忍。等到饭菜端出,只有一盆糙米饭和一盆豆腐而已。他们各吃了3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

过了一会美食佳肴,摆满一桌,放在(直指使)面前,但因为刚才吃饱了,无法下筷。刘麟执意要他吃,直指使回答说:“我确实已经吃得过饱了,再也不能吃了。”刘麟微笑着说:“看来,饮食本无精粗之分,饿时饭菜容易吃,饱时饭菜难吃,只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导致这样罢了。”

直指使懂得刘麟说的道理,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他的部下了。

二、原文: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sì)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zhāo)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扩展资料:

一、主人公介绍

刘麟,字元瑞,本安仁人,世为南京广洋卫副千户,因家焉。绩学能文,与顾璘、徐祯卿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平反三百九十余人。

正德初,出为绍兴知府。因刘瑾衔其不谒谢,罢为民。瑾诛,起补西安,寻迁云南按察使。嘉靖初,召拜太仆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

于嘉靖四年(1525)三月二十一日致仕后起改大理寺卿,擢工部尚书。因上节财十四事,中贵大恨。由于牒停浙江、苏、松织造,而上供袍服亦在停中,中官吴勋以为言,遂令刘麟致仕。

居郊外南垣,赋诗自娱。晚好楼居,而贫不能构,悬篮舆于梁,曲卧其中,名曰神楼。文徵明绘其图。嘉靖四十年卒,年八十八。赠太子少保,谥清惠。有《刘清惠集》。

二、启示

1、刘南垣教训弟子的方法巧妙、得体,我们给别人提建议,也要讲究方法,使接受者心服口服。

2、从未吃苦的青年人,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艰苦环境里锻炼,是有利于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的。

相关问答
第二个字是箸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20:00
借箸代筹 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象箸玉杯 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
成语什么箸什么什么?
1个回答2024-02-15 23:21
第二个字是“箸”的成语:(共2则) [j] 借箸代筹 [x] 象箸玉杯 『借箸代筹』『拼音』 jiè zhù dài chóu『首拼』 jzdc『释义』 箸筷子;筹过去用以计算的工具,引伸为策划。原...
全文
箸作什么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3 17:12
著书立说 【释义】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一双箸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1-14 11:50
嗯,在文言古代文言文中一双住住有竹子的意思,然后古代的筷子吗?中国人用的筷子在古代都是用竹子做的,所以一双住在今天理解就是一双筷子的意思。
肉不再箸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1-22 00:17
箸 拼 音 zhù 部 首 竹 笔 画 14 五 行 木 繁 体 箸 五 笔 TFTJ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筷子。
举箸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0-16 21:55
举箸 jǔ zhù 拿起筷子。世携 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杜慎卿极大的酒量,不甚吃菜,当下举箸让众人吃菜,他只锋庆拣了银返握几片笋和几个樱桃下酒。」
箸怎么组词
1个回答2024-02-12 00:18
玉箸、匕箸、借箸、杯箸、析箸岩芦、筹箸、象箸、竹箸、下箸、众箸、借箸代筹、运筹借箸、超超玄箸、张良借箸、箸长碗短、象箸玉杯、无下箸处、橘滚闻雷失箸、箸圆枣余土傅籍
拾箸记女主身世
1个回答2024-02-20 22:34
庖牺氏后人。拾箸记是一部古代言情类型网络小说,作者是青瓜。讲述了上古庖牺氏、神农氏至东晋各代的历史异闻,在小说中女主角何清沅是庖牺氏后人。
借箸代筹是何意?出自于哪?
1个回答2024-02-26 23:06
【释义】“借箸代筹”表示代人策划。 【出处】此典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秦朝末年,项羽把刘邦围困在荥阳,刘邦忧心忡忡,与谋臣郦食其谋划对策,郦食其说:“从前汤武讨伐夏朝...
全文
借箸代筹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5 10:17
古代用于计数的小短棍叫数筹,箸是筷子借箸代筹【解释】:箸:筷子;筹:过去用以计算的工具,引伸为策划。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