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螳螂捕蝉”这一课的相关资料

2023-12-07 16:55

1个回答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布置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深厚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本文的写作特色有二:
(一)运用对话,叙述故事,生动传神。
少年在吴王下了“死命令”后冒死劝谏,采用对话形式突出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的查问,少年的巧答,仿佛煞有介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无不活灵活现,造成了一种特定的意境,令读者不知不觉沉入其中,豁然开朗,进而妙悟道理,真有水到渠成之效。
(二)前因后果,交代照应,脉络分明。
注意前后照应,前因后果交代清楚,显得脉络分明,有迹可寻:例如少年述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后点明“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既与开头所写的大臣们反对攻打楚国,正是从眼前利益和不堪设想的后果考虑的,自然地一脉相承,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又成为后面吴王“恍然大悟’’的“道理”所在,亦即“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文章前后勾连,一线贯通,构成了有机整体。

二、教学建议:
本文内容通俗易懂,学生也比较喜欢。有三点教学建议如下:
(一)在授课之前,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春秋时期吴国等一些诸侯国的资料,让他们对吴国如果攻打楚国的危险之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老师在授课之前,最好能出示课前搜集的地图,让学生明白,如果吴国攻打楚国,其他诸侯国必定乘虚而入,群起攻之,为能深刻理解少年讲的故事而打好基础。
(二)最好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少年对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一则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课文内容,二则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此项建议也为作业设计中的“复述”打了基础。)
(三)本课的课后习题:“吴王听了少年的话,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此题看似简单,老师们容易一带而过,不作详解,但学生往往回答得语句罗嗦且不得要领,我们可以好好利用此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学生回答这一题的时候,应该把少年讲的故事与吴王攻打楚国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回答的才清楚、具体、有条理。
(参考答案:因为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觉得自己就像是故事中的螳螂与黄雀一样,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没有顾及到身后的隐患,如果攻打楚国的话将会被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他吸取了故事中的教训,所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三、作业设计
用一、二百字复述这篇课文。(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相关问答
求<螳螂捕蝉>的所有资料!
1个回答2022-10-06 09:04
原文)春秋时,吴王欲伐楚,曰:“敢有谏者死!”。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死。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
全文
螳螂捕蝉的故事资料
1个回答2024-01-24 19:33
      吴王要攻打荆地,警告左右大臣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一个年轻侍从官员想要劝吴王却不敢,便每天拿着弹弓、弹丸在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个早上都像这样。吴王觉得奇怪:“你...
全文
螳螂捕蝉这篇课文的资料
1个回答2022-10-06 17:43
《螳螂捕蝉》的故事由西汉刘向编撰的《说苑 正谏》中的《吴王欲伐荆》改编而来,讲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劝说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
关于 螳螂捕蝉 课外资料
2个回答2022-07-31 12:26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要啄螳螂。
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1:22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螳螂捕蝉 课文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4-02-14 20:49
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臣子说:“敢有劝阻(我攻打楚国)的,我就处死他!”有一位年轻的侍卫官想劝谏而不敢,于是就藏着弹丸,在后园绕来绕去,露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就这样一连三个早晨。吴王说:“你过来...
全文
螳螂捕蝉的课后习题4
1个回答2024-02-18 16:01
因为诸侯直言 吴王不喜欢直接大怒  少年用智劝 用螳螂扑蝉 黄雀在后 这道理告诉了吴王
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急急急!五分钟内!
1个回答2024-03-11 13:03
吴王想攻打楚国,被一个少年巧妙地说服,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我们做人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的隐患
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五分钟内!
1个回答2024-01-21 17:52
吴王想攻打楚国,被一个少年巧妙地说服,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我们做人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的隐患
谁能提供螳螂捕蝉的资料?
1个回答2022-07-31 10:22
春秋时,吴王欲伐楚,曰:“敢有谏者,死!”。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死。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