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少数民族学生读准汉字字音

2023-12-13 03:56

1个回答
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有其特点。如汉字,是象形文字,字数多、笔画多,如果单靠机械记忆只能事半功倍。如何采用好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就要采取适当的技巧,注意每个字的组合特征,对以前学过的字和生字加以比较,通过联想记忆法就能很容易记下来,并且还能过目不忘,不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少数民族小学生可以从一个字的组合,扩大到几个字的组合,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而且记起来很方便。汉字由几个字组合的占90%,为了便于记忆,也可以采用顺口溜的方法记汉字,例如“坐”这个字的顺口溜是:工人排排坐土山。顺口溜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背诵,并且对小学生来讲,这种记字顺口溜,更容易理解、背诵。
  在掌握和认识了一定的汉字外,还要理解每个字组合成词的含义。少数民族小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汉字,但对其内容不理解。例如:笑与容的组合,笑容:是指情感的体验,是内心得到满足的结果,它反映到人的面貌上。“容”指的是容貌,一个人的表情。这样一来,笑容,是人的表情外露。举一反三,通过多字的组合,掌握和理解更多词汇的含义。
  汉语还有一种用成语就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成语是几个字的组合。最常见的成语多数是用四个字组合而成的。对成语的理解和翻译,少数民族小学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分析,这样一来,成语就变成了另一种意思。例如:胸有成竹,如果逐字理解,就变成了“胸中有竹子”,但这和本意是风马牛不相及,而这句成语的含义是:对某种事情的认识,了解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心中有数。“刻舟求剑”,被某些学生理解为在船上刻字,然后向船请求要剑。但是,本意是比喻某些人拘泥固执,不知变化等等。所以在引导小学生学习成语时,不能逐字理解。有的成语从寓言或者是典故中而来,例如杞人忧天,五十步笑百步等等,采用讲故事的手法对理解成语也有一定的帮助,而小学的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这样更能立理解成语。
  在翻译句子时,少数民族小学生一般是根据自己母语的语序翻译句子,这样势必造成语法上的错误。汉语的主谓宾搭配和母语的主谓宾搭配截然不同。少数民族小学生常讲的“我学校去了”,在新疆生活过的人能理解他们讲的是什么意思,因为哈语、维语的动词是放在句子末尾,而在汉语中动词在宾语的前面。还有的句子不能直译,如果直接逐字译出来,不是词不达意,就是一个令人发笑的句子。如:羊毛出在羊身上,在哈语中用另一种意思来表达,如果直译成汉语就是“用羊身上的油炒自己的肉”,听起来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而把“对牛弹琴”译成哈语就成了“向牛弹琴唱歌”,等等。这种直译法不仅在语法上是个错误,而且也是个笑话。少数民族小学生基本上都用本民族的语序翻译汉语,如果要纠正这些错误,必须让他们多看汉语书籍,掌握汉语语序,对翻译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汉字的笔画繁多,写起来比较麻烦,少数民族小学生在写字时不注意笔画的顺序,只要能把字写对就可以了,这样,字体不工整,速度慢。针对这种情况,在抄写汉字的过程中,注意每个写字的结构和笔顺,背会笔划顺序,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里后外,先上车后走车等等,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汉语的读法是非常重要的,常见某写小学生汉字写得工整,但一讲起话来,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用一种声调讲话。怎样分清汉语中的声调,是少数民族小学生的又一大困难。从我执教多年来看,这是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会写,不会读,或者是发音错误等等,对交流思想起着阻碍的作用,时间长了还会对学习语言失去兴趣。在课堂上采用多读方法,课外多听,多说,多读,在脑海里形成这个字的读音。通过以上方法,逐渐克服只能懂但说不出来的毛病。在量词的应用上,少数民族小学生也错误百出,而在哈语和维语中用一个确定的数就能表达出事物的多少。而汉语,在人、动物或事物之前都必须有量词搭配,对象不同所用的量词也不同。例如:一个人、一匹马、一头牛、一件事,这里个、匹、头、件即是量词,用来表达事物的多少,一匹马不能说成一头马,一个人不能说成一件人。而哈语和维语中只有数字和名词的结合就能完整表达事物的多少。如:人的前面加上确定的数字就可以了,所以少数民族小学生在翻译上往往忘记量词的存在,只在名词前面加上数字的多少,例如:“一个人”译成“一人”,“一匹马”译成“一马”等等。因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习惯,影响了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在名词前用什么样的量词,采取机械记忆和联想记忆法,可以正确掌握量词的运用,减少语法上的错误。
  除此之外,在课堂上,不仅让小学生多识字,理解含义,多读多写,还要采取课外作业的方法。例如,对一件事的看法,对自然景色的描述,用汉语记录下来,每天坚持用汉语记日记,加上课外阅读,对提高学习汉语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问答
介绍民族汉族
1个回答2024-03-11 05:08
汉族,全称大汉民族。 原名华夏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空镇启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旅镇汉,监亦有光。”汉族...
全文
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06:38
藏族的松赞甘保与汉族的文成公主的故事,是真实的。
汉族与其他民族的友好往来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12:00
昭君出塞就是最典型的了. 她自幼进宫,因为美貌让人嫉妒.一直无缘面见皇帝.时值呼韩邪单于向汉皇提出和亲.昭君自愿请辞,以公主的名义前往匈奴和亲. 文成公亲 唐太宗的亲侄女,和亲到吐番.由使者东禄...
全文
中国民间传说,汉族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2 10:13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汉族有什么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4:44
1.牛郎织女 2.梁山伯与祝英台 3.花木兰 4.孟姜女哭长城 5.灶渣旅王爷的来历 6.佛山南狮 7.望夫 山 8.南风古灶 9.银坑 10.仙鹤献玉 11.地拆梁行仙和歌仙 12.杜十娘 1...
全文
汉族的民间故事有?
1个回答2024-02-11 02:15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全文
求汉族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3-06 05:02
牛郎织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花木兰 孟姜女 骡子为什么不下驹 荞麦为什么根是红色 兔子为什么三瓣嘴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桑树为什么破肚子 蝼蛄的脖子里的肉是怎么来的
汉民族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4-17 01:59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
全文
汉族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5:58
1.牛郎织女 2.梁山伯与祝英台 3.花木兰 4.孟姜女哭长城 5.灶王爷的来历 6.佛山南狮 7.望夫 山 8.南风古灶 9.银坑 10.仙鹤献玉 11.地仙和歌仙 12.杜十娘 13.嫦娥奔月·...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