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

2023-12-13 13:50

1个回答
  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

  众所周知,零岁至三岁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很可惜一般父母多轻易错过。如何在这张纯净的白纸上,彩绘出最优美的底案,建构其长远一生端正屹立的磐基,实是天下父母们应该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回顾反省人的一生,大家莫不深切同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人生最难化者唯习性;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受害无穷,因此第一阶段「幼儿养性」的教育特别重要。这段期间的幼儿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周围的一切讯息,却能靠高度直觉而全面吸收,犹如明镜照摄景物一般,不加选择地全部接受,此时正是构成其一生性情及品格基础的重要决定时期,此时的教育端赖父母主动给予正确的诱导。正确了解幼儿学习的特性后,我们建议父母以最轻松简易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今略述一些方法以供参考,若能举一反三,善巧融通,则不难掌握幼儿养性教育的要旨。例如父母手抱幼儿或陪他嬉戏时,常用愉快的心情,轻柔的赞美肯定孩子:「你(或直呼其名)是最孝顺的孩子你是最善良的孩子你是最慷慨的孩子 你是最开朗的孩子 你是最聪明的孩子 你是最健康的孩子 你是最勤快的孩子你是最喜欢读书的孩子...。」不胜枚举。此外父母亦可时常播放优美的中西古典音乐,以培养其优雅的性情。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与学习环境,是影响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父母希望子女未来具备什么特质(果),现在就应该如何的赞美肯定孩子(因),如此每天几次愉快的赞美肯定他,必然先入为主的深深印入幼儿纯净的心底,形成他终身不移的人格特质。良好习性的养成,优美人格的奠定,就在父母轻松愉快的赞美肯定中不知不觉的完成;秉性良好的孩子,经此赞美肯定后,会发展得更加自信完善;秉性中下的孩子,更须要父母加倍的赞美肯定来弥补,以导正或减轻其不良习性于无形中,这可是幼儿教育的秘诀,贤明的父母们,请千万别错过这短短的三年啊!

  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

  当幼儿渐渐成长,四岁后已慢慢学会语言的应用,学习能力亦逐渐增进,此时即应衔接「童蒙养正」的教育。养正,是指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不论是心理学的研究或是一般人成长的经验,我们了解:四岁至十三岁这阶段的儿童,因其理解能力微弱,知识未开,仰赖父母尚多,然也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如何把握其记忆的特长善加教育,以期收到终身受益的长远效果,是最值得深刻反省的教育问题。古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并以历代公认的优美古文诗词等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覆熟读,进而鼓励其背诵。如此充分发挥其记忆力的特长,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趁他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永恒性的价值亦将随伴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茹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薰习将在默默中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则儒释道中华文化智慧的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深信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这种书多读一本即有一本的受益,乃至多读一句亦有一句的功效,如此终身受益的长远效果,就在童蒙读经阶段中种下根苗,十年易过,终身难得,切莫等闲空过了。至于如何教导儿童读经,方法很简单,只要父母老帅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引导鼓励、或赞美奖励儿童反覆多读、熟读,他们自然就会背诵得非常流利。若父母能抽空陪孩子一齐读,不但本身受益,同时亦是最佳的亲子成长活动。根据老一辈过来人的经验,若能把握这段记忆力最好的十年,只要每天能读诵30分钟而持之以恒,要背诵二、三十本书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可利用寒、暑假来复习加强。(有关童蒙养正教育,请参考王财贵博士着「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书内有详细精彩的发挥。)

  少年养志——理想抱负的鼓舞

  十三岁之后的青少年,知识渐开,理解力亦有显著的发展,渐渐脱离父母的关怀照顾,正是意气风发的学习独立之时。此时即应迈进「少年养志」的教育阶段。养志,是指鼓舞他们追求崇高理想的勇气,培养宏观远大的志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正是我中华民族青少年们立志向学的典范。处于国中、高中时期的青少年,除了学校正常课业及特别感兴趣的学科书籍外,我们建议父母老师们选择或提供下列课外读物,鼓励他们阅读 1、古今中外各类伟人传记。2、历代忠孝节义,及深明因果事理的典范故事。3、各行各业坚持理想,努力耕耘不断奋斗的榜样。以上书籍若能广泛接触,并且让其熟读,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如此最能激发青少年们「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有了这股积极力量,不仅点燃了青少年立志的热诚,也建立了坚定的信心;因为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典范,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坚持理想奋斗的勇气。

  成年养德——真实生命的开展

  成年以后,进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专长而立业成家,尽力以求自立,更进而提携后进以立人。日后与人接触应对日渐繁增,人事愈加纷杂的过程中,必难事事周全,尽如人意,因此更须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处处抱真诚笃厚之意以待人接物,时时存方便利他之心以积善培德。如更深一层体会,小我只是沧海中之一粟,所学亦不过是学海中之一滴,则能常怀谦虚之心,效法明朝袁了凡先生的精神以改过、积善、谦德来提升充实自己,并以之净化社会。然修德立业无有穷尽故,且三人行必有我师,随时随地皆可致力修习长进,只要自我生命能逐渐畅达,眼前世界亦将生机日新,故成年养德,尽此一生无限向上,无有终时。(明朝袁了凡进士晚年有训勉子孙的四篇家书,题名为「了凡四训」,后世广为流传,被誉为传家宝典,实乃值得再三细读的上乘之作)如果我们的社会像个大花园,那么每位初诞生的婴儿,就像刚出土的幼苗,须要父母本着爱心,以四个阶段的教育为养份来灌溉幼苗,深信绿树成荫、百花齐放、果实鲜美的大花园,将会自然呈现在大家的眼前。(文源自网络)
相关问答
古人把人性教育分成四个阶段: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是哪部著作提出的?
1个回答2024-01-22 13:50
既然是阶段性的就给你十六个字。。。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具体的就要看你采用的教材了,不好意思,十六个字让你忙活数十年~~
幼儿养心、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它的出处?
2个回答2023-12-14 03:41
这是现代人对古代教育观念的一种总结,童蒙养正这四个字,语出《易经》“蒙以养正,圣功也。”幼儿养心完全是胡扯,幼儿是懵懂的,心性这种东西究竟是活泼好动好还是端端正正好,活泼的说还是没有规矩,不服管教。端...
全文
童蒙养正 少年养志成人养性,老年养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4-26 19:20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极其重要的人生使命,正所谓“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这一点尤其需要大家重视啊!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 0-7岁童蒙养正—...
蒙以养正的成语解释,蒙以养正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4 00:08
蒙以养正 拼音: méng yǐ yǎng zhèng 简拼: myyz 解释: 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上联:养心养德养浩然正气
1个回答2023-03-25 06:17
树人树才树国之栋梁
什么是养真养性养德养心?
1个回答2023-03-28 13:51
修身养性不喜不悲。看淡了,看破了
成语蒙以养正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18 10:36
蒙以养正[méngyǐyǎngzhèng][释义]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出处]《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童蒙养正成语?
1个回答2024-02-19 14:12
应该是“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出处 《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怎样培养幼儿的意志
1个回答2024-02-02 01:38
1平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本身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其实就是锻炼孩子意志力的过程。 2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对孩子的意志力进行专项训练,如...
全文
幼儿品德培养的意义
1个回答2024-02-04 14:41
如今,大部分孩子均为家中的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所以个性强、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普遍存在,进而影响到了孩子的今后发展。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让品德教育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当人们具备了...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