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留下来的故事

2023-12-14 20:45

孔孟留下来的故事
1个回答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 “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知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
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一起坑埋——但是这时也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商鞅相秦,第一件事就是“令民为什伍”,即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在战场上骑兵既登场,步兵人数也大量增加。“斩首六万”,“斩首七千”,已经开始见于各国的纪录。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这句话可能反映着当时各国备战的情况,也可以说是他对当时国君草菅民命的一种控诉。他所说的“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相关问答
孔孟之道中孔指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10:14
首先孔孟之道,孔代表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而孔孟之道,是说孔子和孟子的儒家思想都推崇“以仁治天下“ 就是所谓的治国之道……
孔孟,孟指什么?名叫什么
1个回答2023-07-21 11:10
孔孟,孟指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
孔孟是谁
4个回答2022-08-21 08:35
“孔”指的是孔子,名叫丘; “孟”指的是孟子,名叫孟轲;
孔孟思想的现代意义?
1个回答2023-01-02 19:05
90后的口头谭
孔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5 06:54
聪明来自勤奋——孔子少年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
全文
有关孔子,孟子的成语或故事
1个回答2022-11-12 06:45
韦编三绝,孟母三迁
孔子孟子的一则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20:10
1. 一天,孔子领着学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农人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请您原谅,将马还给我们,我们还要赶...
全文
讲一个孔子或孟子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1:47
孔子携弟子入秦求官,心急切,天未明即入潼关.此时日初升,孔子忽然看见远处山坡上,一只狐狸对着刚刚出升的太阳行三拜九叩之礼,孔子大惊,自忖到:秦地一只狐狸都懂得周礼,我去不是自讨没趣吗?掉转车头回去了....
全文
关于孟子、孔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1:46
聪明来自勤奋——孔子少年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
全文
孔子或孟子的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4:34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