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京冬奥金牌背后故事:人工造雪“技术活”里有大文章

2023-12-18 02:15

1个回答

截至2月10日,中国队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3金3银”佳绩。

在我国运动员奋力摘金夺银的背后,有多支关键队伍,攻克了国际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实现了我国“冰状雪技术”的突破,为北京冬奥会雪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雪务技术面临封锁

冰状雪是高山滑雪赛道的一大特色。为了保证比赛选手能达到每小时130至140公里的最高滑行速度,国际雪联对雪道的硬度严格要求,因此造雪成为关键环节。

“国外的技术团队他们做雪务工作的时候,基本上是不让我们看的。他们的专家过来之后,就踩一踩、捏一捏,然后告诉你合格不合格。至于为什么合格,这个核心技术他们不告诉我们。”北京冬奥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项目组总负责人王飞腾在央视采访中说道。

2017年,王飞腾接到北京冬奥用雪保障任务。彼时,国内赛道雪务技术几乎空白,国际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中国无法拿到赛道雪的参数标准。

回顾以往的冬奥会,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因雪道的质量问题出现比赛延期,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因气温突升导致比赛延期,2018年平昌冬奥会又因大风等因素,比赛出现延期。

可见,要研制适合我国气候的冰状雪,并维护好赛道,实属不易。

王飞腾带领的这支队伍长时间身处严寒,艰难攻关,在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云顶滑雪公园等场地进行了成百上千次实验。

亚布力滑雪场的冬季平均温度常年在零下30度,队员们有时要克服零下40度的低温,起早贪黑、昼夜不停地测量数据、研发冰状雪测量设备。

普通造雪机造出来的雪密度是每立方厘米0.1至0.4克,而冰状雪密度则需要达到每立方厘米0.65克。冰状雪的过程需要铺雪、注水,但铺雪的厚度,注水的相隔时间等,这些具体的参数,国际对中国一直持封锁的态度。

而冬奥会上,不同比赛项目对雪的密度、硬度和含水量均有不同的要求。雪的颗粒大小会影响整个雪道的结构和弹性。团队通过实验取得一组组宝贵的实验数据,最终确定了最适合当地的冰状雪赛道制作方案,雪道顺利通过国际奥委会审核。

至此,我国团队终于突破了国际上对中国冰状雪的技术封锁,从造雪到储雪的技术全部达到国际赛事标准,实现了中国用雪自由。

雪务保障至关重要

在赛场的冰雪世界中,充足完善的雪务保障工作是冬奥会筹办的基础,是雪上项目赛事成功举办的关键。

冰状雪,作为滑雪场雪质的一种状态,能使雪道表面保持结晶状态,近似裹着一层薄薄的硬冰壳,保证赛道的强度与弹性,就像在雪上铺设一条“橡胶跑道”,有效提高运动员滑雪安全性和成绩稳定性。

谷爱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

在谷爱凌英勇夺冠的首钢滑雪大跳台,造雪工作始于2021年12月,主要包括赛道本体造雪、储雪区存雪、塑形以及配合二次塑形团队补雪4个阶段。整个造雪期,首钢滑雪大跳台赛道的造雪面积就达到约4190平方米,储雪区面积1000平方米,造雪总量达1.15万立方米。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造雪工作则从2021年11月开始,200余名中外员工经过75天奋战,最终完成赛道造雪、压雪塑形、安全防护、赛道冰状雪制作等全部工作。

冰状雪赛道的悉心制作与精心维护,不仅是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使其发挥出最佳成绩,更是为了维护比赛的公平性。

冰状雪可以减小赛道表面与滑雪板间的摩擦力,保证雪道表面不易变形。即使在运动员高速转向的情况下,也能保证雪道表面平整光滑。不论选手第几个出场,雪道都可以处于相对完美的状态,以此确保比赛公平性。

北京冬奥越野滑雪比赛

冰状雪技术从“主观”到“定量”

我国冰状雪技术能够突破封锁,离不开冰雪粒径测量仪和冰雪硬度测量仪的研发。

上述我国自主研发的仪器,将以往对冰状雪的人工主观判断,变为清晰可见的客观科学指标,使我国团队能精准掌握不同气候下冰状雪赛道的制作方法,为滑雪运动员提供更安全舒适的赛道。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河北省气候中心、黑龙江省亚布力 体育 训练基地等单位组成的 科技 冬奥雪务保障研究团队,承担了这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同气候条件下冰状雪赛道制作关键技术”项目。

团队合作研发了能对赛道雪冰物理特性参数实施检测的专用仪器设备——冰雪粒径测量仪和冰雪硬度测量仪。通过对物理数据的科学分析,实现对冰状雪赛道质量的快速、便捷检测和判定。

以往,检测冰状雪雪质的方法是裁判员在赛道上踩一踩,根据人工经验主观判断雪道够不够硬、能否进行比赛,而相关仪器能从粒径、硬度、密度等多角度检测赛道状态,对雪道实现定量化判断。

研究团队还计划将上述仪器应用到极地冰盖,在科学考察站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本次冬奥会雪务攻关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将不仅仅服务于冬奥,更让我国突破技术封锁,掌握关键技术,助力中国冰雪事业的未来发展。

相关问答
北京奥运会每天获得金牌的中国人
1个回答2022-10-09 22:56
每天一般获得5筷
北京奥运精神背景故事?
1个回答2024-02-29 07:01
北京王先生被解雇是这个原因,是就是我国的5个橙线,然后他们都是有非常有精神的人,然后就是这个故事。
谁知道快速记忆的奥秘?用了那个方法连道背一篇文章都可以的
1个回答2024-03-09 18:42
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的背吧,多读几遍,别着急,慢慢来,不行就抄几遍 要说奥秘我道没有,不过我背东西的时候通常联想着背,而且要完全明白意思 先读一两遍,明白意思后,一句或一段段的读,读的十分顺口为...
全文
北京冬奥会名场面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05 12:35
北京冬奥会名场面: 1、Welcome to China 2月4日,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志愿者孙泽宇遇见了美国选手特莎。一句“Welcome to China”,感动了泰莎。视频...
全文
雕什么什么什么 探秘雕刻艺术的奥秘?
3个回答2023-12-13 22:11
雕刻是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艺术,它以雕刻刀、锤、凿等工具为媒介,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技艺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各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那么,到底该雕刻什么样的东西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秘雕刻艺术的...
全文
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金牌谁得的?
1个回答2022-09-06 21:55
金牌由运动员自己得
北京迎来今冬首场降雪,北京哪里的雪景最美?
1个回答2023-07-05 19:20
北京迎来今冬首场纳滑降雪,北京故宫的雪景最美,因为故宫本洞尘腊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辉煌磅礴,再加上雪的修饰之后,会使整个景点都变兄嫌成了银装素裹的景色,给人一种别样的美。
北京奥运号飞机的背景
1个回答2024-02-18 06:57
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中国国际航空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以及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航空客运服务企业。
北京奥运会冠军背后有哪些故事?
1个回答2024-02-19 10:02
林丹被誉为“超级丹”,他是羽坛第一男单选手,他与谢杏芳的恋情成为佳话,北京奥运会让他如愿以偿,登上了冠军领奖台,一雪兵败雅典之耻。 但林丹成功的背后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球迷祝福“不要再输给...
全文
2022北京冬奥会的精神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1-24 19:22
2022冬奥会核心精神理念是: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2022奥运圣火在中国点燃,“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代代相传。奥运使全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到一起。奥运精神让人永远积极向上、追逐...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