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箸代筹的历史故事

2023-12-18 03:41

1个回答

当年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有个叫郦食其的儒生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他分封战国时期六国的后代。刘邦举棋不定,趁吃饭时,询问张良这个主意如何,张良立即表示坚决反对,从刘邦的食案上抓过一把筷子说:“请让我以这把筷子来为大王筹划。”接着条分缕析,从八个方面力驳这种主张的危害,每提出一个理由,都摆出一根筷子。这就是“借箸代筹”这个典故的由来,亦可称之为“张良借箸”。刘邦接受了张良的意见,收回成命,避免了分裂割据现象的出现,成就了两汉四百年的统一大业。后来,明朝的刘基(字伯温)曾有诗形容这一情节。朱元璋问刘基:“能诗乎?”刘答:“儒者末事,何谓不能?”时朱元璋正在进餐,便指面前的斑竹箸(筷子)令刘赋诗。刘即席口占曰:“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皱眉不悦道:“秀才气味。”待后两句一出:“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候一借间!”朱元璋听完刘基的诗,大喜。

相关问答
借箸代筹是何意?出自于哪?
1个回答2024-02-26 23:06
【释义】“借箸代筹”表示代人策划。 【出处】此典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秦朝末年,项羽把刘邦围困在荥阳,刘邦忧心忡忡,与谋臣郦食其谋划对策,郦食其说:“从前汤武讨伐夏朝...
全文
借箸代筹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2-23 07:28
jiè zhù dài chóu 成语释义 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成语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请借前箸以筹之。” 感情色彩 中性 ...
全文
借箸代筹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5 10:17
古代用于计数的小短棍叫数筹,箸是筷子借箸代筹【解释】:箸:筷子;筹:过去用以计算的工具,引伸为策划。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全文
借箸代筹的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4-04-17 19:53
当年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有个叫郦食其的儒生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他分封战国时期六国的后代。刘邦举棋不定,趁吃饭时,询问张良这个主意如何,张良立即表示坚决反对,从刘邦的食案上抓过一把筷子说:“请让我以这...
全文
运筹借箸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2-15 10:17
yùn chóu jiè zhù 成语释义 同“运箸”。 成语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丽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张良对曰:‘臣请...
全文
借箸代筹的基本信息
1个回答2024-03-02 15:51
拼音 jiè zhù dài chóu 清·刘鄂《老残游散哗记冲销行》第七回:“~一县策,纳楹闲访百城书斗散。
成语借箸代筹的句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9-25 11:27
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
第二个字是箸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20:00
借箸代筹 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象箸玉杯 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
箸作什么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3 17:12
著书立说 【释义】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成语什么箸什么什么?
1个回答2024-02-15 23:21
第二个字是“箸”的成语:(共2则) [j] 借箸代筹 [x] 象箸玉杯 『借箸代筹』『拼音』 jiè zhù dài chóu『首拼』 jzdc『释义』 箸筷子;筹过去用以计算的工具,引伸为策划。原...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