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烛赋诗的成语典故

2023-12-19 07:34

1个回答

典源出处

《南史·王僧孺传》:“萧文琰,兰陵人。丘令楷,吴兴人。江洪,济阳人。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

释义用法

南朝竟陵王萧子良好文学,曾夜集学士,共同刻烛作诗,作四韵诗则刻烛一寸,烛点完一寸诗成。萧文琰等又击铜钵赋诗,等响声消失便诗成。后用此典形容文思敏捷; 也指集会吟诗。

用典形式

【刻烛】 唐·刘禹锡:“掷卢夸使气,刻烛斗成篇。”宋·曾巩:“诗作士林夸刻烛,赋成天路喜同时。”

【击钵催】 宋·陈师道:“登高能赋属吾侪,不用传杯击钵催。”

【刻官烛】 明 ·高启:“讲罢分御羹,吟成刻官烛。”

【刻烛赋】 元·耶律楚材:“刻烛赋成无字句,按徽弹彻没弦琴。”

【吟烛忧尽】 宋·刘筠:“吟烛唯忧尽,杯筹岂易防。”

【刻烛赋诗】 宋·陆游:“刻烛赋诗空入梦,倾家酿酒不供愁。”

【诗成刻烛】 清·钱谦益:“诗成刻烛论佳句,歌罢穿花度好音。”

【篇成叩钵】 明 ·高启:“篇成出叩钵,锋疾惊楚僄。”

【雕章刻烛】 宋·杨亿:“巧笑倾城媚,雕章刻烛催。”

相关问答
阮南烛为什么刻意接近林
1个回答2024-04-23 06:27
因为原本阮南烛是门里的NPC,他看着林秋石通过一扇扇门,从少年到成年,从稚嫩到独当一面,成为黑曜石的首领,对他心生爱意,阮南烛为了接近林秋石,抹去了他的记忆,以及其他人对林秋石的记忆,我们所看到林秋石...
全文
我把你的誓言,把爱刻在蜡烛上出自顾城的那首诗
1个回答2022-08-07 00:41
出自顾城的,《奠》
还有什么更简短而赋有深刻意义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24 02:05
1. 一个师傅带一个和尚徒弟出寺化缘,到了一条溪边,溪上有独木桥,一女子在岸边不敢过,师傅问:“女施主是想过河吗?我背你过去吧”,女子同意,师傅就把她背过去了,徒弟刚入佛门,觉得此举不当,又不敢问师...
全文
从小没有天赋却勤奋刻苦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2-16 16:50
爱迪生,爱因斯坦,吕蒙,
为什么大家对天赋平庸的人那么苛刻?
5个回答2023-08-10 03:02
大家对天赋平庸的人苛刻,那是因为你既然没有那么好的天赋,就要有更多的努力,不然没有办法来达到一些目标,如果说有天赋的人,他们可以更加的偷懒,但是他们如果不努力的话也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也能够达到一...
全文
前赤壁赋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1个回答2024-06-02 18:57
  《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敬正销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结尾是: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亮游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含义:客听了...
全文
前赤壁赋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1个回答2024-06-15 12:51
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关于烛龙的故事,烛龙是龙吗?
1个回答2024-01-26 05:42
他是祖巫之一,是冥界的看护者,应该是龙吧,是龙之始祖!
刻晴天赋加点顺序
1个回答2023-08-12 02:12
刻晴的天赋优先升级的顺序是一样的,但是非要说谁先升,那么按照这套逻辑来升级。Q技能天街巡游>E技能星斗归位>普通攻击。 原因就是大招的伤害倍率是最高的,其次普通攻击是要吃E技能加成的,所以从这个角...
全文
红烛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叫红烛?
1个回答2024-02-02 04:10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拍做余写袭滚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