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什么典故来的呢?

2023-12-20 07:21

1个回答
程咬金
人名。(?~665)后改名程知节,唐济州东阿人。善马槊,隋末,盗贼四起,聚众共保乡里。后事李密,领内马军。密败,事世充,后拒之。授秦王府左三统军,以功封宿国公。从太宗讨建成、元吉,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贞观中改封庐国公,曾讨贺鲁。卒,赐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半路杀出程咬金 程咬金为唐初大将程知节,相传他是个鲁莽憨直的人。全句比喻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人,使得事情进行不顺利或出差错。如:我正想要好好地训诫他一顿,不料半路杀出程咬金,把事情给搞砸了。或作半道上杀出了个程咬金、半途中杀出了个程咬金、半路上杀出了个程咬金。
程咬金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投瓦岗寨。失败后归顺唐朝,西平突厥,功劳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执板斧,常伏于半路杀出,故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之说。

程咬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他原名程(粤音咬)金,后称程知节,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写成程咬金。他是一个带兵官,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后因率军西征无功而罢官,正史中有传。

在小说中,他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出自这历史小说人物。
又:程咬金是被某皇帝 专门指定派在我方军队快被打败时出场 因为在一战下来 不论敌我 都以累垮了 而这时战争到一半 又有个程咬金出马 论谁都会是败战的.所以大家都很怕程咬金 才会常常说 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
相关问答
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0 02:23
程咬金 人名。(?~665)后改名程知节,唐济州东阿人。善马槊,隋末,盗贼四起,聚众共保乡里。后事李密,领内马军。密败,事世充,后拒之。授秦王府左三统军,以功封宿国公。从太宗讨建成、元吉,拜太子右卫...
全文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三国演义中的典故吗?
1个回答2024-01-26 21:58
程咬金是隋唐时期的武将,唐朝的开国功臣。所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典故。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哪个典故?
1个回答2024-05-17 09:03
隋朝末年,皇纲失统,各地起义不断,而隋炀帝杨广仍然横征暴敛,其中每年的皇杠,即为给皇室的高级贡品,最为贵重,程咬金落魄江湖,衣食无着,遂伏于半路抢得皇杠,而后留名驰去,遂得半路杀出程咬金此语
半道杀出个程咬金出自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3-01 16:08
这本来是《说唐》里的一句话,看过很多年具体出处想不起来了。可能在“罗成锁五龙”那段,好像是窦建德兵败逃跑被程咬金误打误撞截住俘获,描写程咬金出现时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句,后来就用来形容贸然出现...
全文
半路上杀出程咬金 打一成语
1个回答2024-03-16 22:59
半路上杀出程咬金 打一成语 谜底:措手不及  措手不及 [ cuò shǒu bù jí ]  释义  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出 处 宋活本《错斩...
全文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歇后语,后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30 14:26
这个歇后语以下说法都是可以的: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出了岔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措手不及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突如其来
歇后语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后面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12:49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突如其来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1个回答2024-01-25 10:26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一句俗语,指的是发生了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同措手不及,突如其来等成语词义相近。 中文名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释 义 发生了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相近的词 措手不及 突如其来...
全文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中的程咬金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24 15:42
人名,比喻突发的状况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0 03:39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一句中国俗语,意思是在某个事情或计划已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障碍或问题,使得原本的计划受到了干扰或中断。   这句俗语源于唐朝的一个故事。当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