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者师逸而功倍的全文

2023-12-22 20:47

1个回答

1.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译文

【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2),又从而庸之(3)。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4),先其易者,后其节目(5),及其久也,相说以解(6)。

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7)。

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1)本节选自《学记》。(2)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

功:效果。(3)庸:功劳。

(4)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5)节:树的枝于交接处。

目:纹理不顺处。(6)说:同“悦”。

(7)从容:同“舂容”,即撞钟。【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

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

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

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2.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译文

【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2),又从而庸之(3)。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4),先其易者,后其节目(5),及其久也,相说以解(6)。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7)。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注释】

(1)本节选自《学记》。(2)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功:效果。(3)庸:功劳。(4)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5)节:树的枝于交接处。目:纹理不顺处。(6)说:同“悦”。(7)从容:同“舂容”,即撞钟。【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3. 善学者 师逸而功倍翻译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安逸而取得成倍的功绩,又能顺从而应用它。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勤奋而功绩减半,又会接下来怨恨老师。

善于求问的人,如同加工坚硬的木料,先加工容易的地方,然后加工它的节目,等时间久了,相互和悦地解决了。不善于求问的与此相反。

善于回答问题的,如同撞钟,用小的力量叩击则鸣声小,用大的力量叩击则声音大,等到它的声音从容舒缓地休止了,然后使它的声音全部鸣响出来,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与此相反。这都是进学的道理啊。

善学者 师逸而功倍.文章讲了怎样的进学之道?一、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千万别以为自己不重要。牢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再好的老师也代替不了父母在孩子启蒙阶段的重要地位。

作为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从小就对他进行启发式教学,从小就“授之以渔”而不是只“授之以鱼”。二、作为一名高中教师,面对所教学生,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泰然。

他们的“善学”与“不善学”,是“日久而成”的,有家长的教育、从小到大的老师的教育各种因素在里面,到高中阶段,已形成一种个性,一种习惯。所以,他成绩好,你不必沾沾自喜;他成绩不好,你也不必黯然神伤。

如此,在从教生活中,就能多一份从容,多一份超脱,多一份幸福。三、新课程标准已出台,关于“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在当今教育界争论得如火如荼,不亦乐乎。

我认为不妨“复古”,向古人学习,勇敢拿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4. 善学者 师逸而功倍翻译

原文:善学者,师逸②而功倍,又从而庸③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④之。善问者如攻⑤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⑥目,及⑦其久也,相说⑧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⑨,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⑩进学之道也。

⑴本节选自《礼记·学记》。

②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功:效果。

③庸:归功于。

④怨:埋怨,抱怨。

⑤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

⑥节:树的枝干交接处。目:纹理不顺处。

⑦及:等到。

⑧说:通“悦”。愉快,愉悦。

⑨从容:同“舂容”,即撞钟。

⑩皆:全,都

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受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收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下手,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1]

相关问答
善学者 师逸而功倍翻译
1个回答2022-11-21 11:47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安逸而取得成倍的功绩,又能顺从而应用它。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勤奋而功绩减半,又会接下来怨恨老师。善于求问的...
全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仵勤而功半,又从而而怨之翻译
1个回答2022-11-22 09:46
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
善于预习能让孩子事半功倍
1个回答2024-03-05 16:55
预习对于学习很有帮助,能让孩子初步了解到将要学习的知识,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据调查显示,现在很多孩子之所以学习成绩差,感到课程难度大,跟不上学习进度的要求,并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其重要的一...
全文
子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的解释
5个回答2023-12-16 08:03
子曰:“善学者,师 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 孔子说:“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不善学习的人,...
全文
萧逸和善逸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3-13 12:47
善逸和萧逸不是同一个人,他们俩的一个是动漫,一个是游戏。善逸是鬼灭之刃中的主角之一全名我妻善逸,而萧逸是乙女游戏光与夜之恋中的男主之一。
学之道——善学者,事半而功倍,又从而悦之;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又从而厌之,是什么意思?
5个回答2022-12-02 00:00
懂得学习、学习有方法的人,花费力气小时间短而收获大,又可以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不懂得学习、学习没有方法的人,花费力气大时间长而收获小,又会因为学习而觉得厌烦。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
1个回答2023-04-07 23:50
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 善于学习的人,往往不用老师多花精力,自己就可以获益良多,并且知道这是老师的功劳并感谢老师;而不善学习的人,即使老师花费了很大的气力,自己却...
全文
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的区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23:32
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的区别有以下几种: 一、词义不同 事倍功半是成语,形容花了很大的代价去做事,收效小。 事半功倍也是成语,意思是花了很少的代价,却达到了双倍的效果。 二、用法不同 事倍功半...
全文
事半功倍是什么意思,事倍功半呢?
1个回答2024-02-09 07:24
事半功倍 【解 释】 功:功效。形容做事得方法,费力小,收效大。 【出 处】 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事倍功半 【解 ...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