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读后感 急!!!

2023-12-27 16:38

拜托各位快点找,帮帮忙!!
3个回答
大学毕业16年后,米奇偶然得知莫里教授病危,在恩师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每星期二都去探望。于是,老师又单独给他上了最后14堂课。米奇根据这段经历,写成了风靡全球的《相约星期二》。《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是莫里教授的讲课内容。

对于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
为什么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
如何活着?
如何面对疾病?
如何面对死亡?
生命真正值得重视的是什么?
……
当死神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时候,
莫里教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对我们娓娓道来。
在莫里教授朴实的字句里,
我们足以筛出令人顿悟的人生智慧。
这本书值得读 闲下来不如一读 自己写写感想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台湾安宁基金会举办的安宁名人讲座。由朱卫茵主持,《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主演金士杰、卜学亮参与分享。
在《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中金老师扮演的莫利教授,一个罹患渐冻症逐渐面临死亡的老人。当莫利教授缓缓地向他的学生米奇(卜学亮饰演)发问:“米奇,你跟你的心灵,能够和平相处吗?”这句话似乎问到了每个人的心中 !!很多人都在心中默默的问自己 :“我跟我的心灵能够和平相处吗?” ……
可能自认为还年轻的原因,关于生死的议题坦白说我真的很少想到。最近因为去安宁病房讲课的机缘让我突然和这个议题开始有了联结。对于中国人来说,死亡这个话题是很避讳的。即便是罹患癌症末期的病人,家属也多采取隐瞒病人的方式处理。因为大多数的人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对自己亲友讲死亡与分离。熟知敏感的病患其实大多心中早已明白,双方似乎都等着那层纸被谁先戳破而已。
很多病患的亲朋好友包括服务者去了安宁病房面对憔悴甚至被病魔折磨到有些不堪的病患时,很多人亦不知该如何表达,常常是场面完全僵住双方都很尴尬。也有时候,有的人只会带去眼泪。似乎死亡等于眼泪,这已经成为了固定模式。当然眼泪是我们深刻表达情感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是全部。还记得莫利教授在剧中说到:“和不快乐的活着相比,死亡其实算不了什么。”这是一个多么幽默、豁达而又智慧的的老人呀。
不会表达分离的情感!!是呀。我问问我自己,我不也是这样嘛?还记得初中转学时和同学的分离,上大学时候和父母的分离,现在回忆起来大多都是以眼泪和难过收场……其实分离在机场、火车站等等地方不是每天都在上演吗?这应该是我们很熟悉的方式才对呀,为何面对分离时候大多都是眼泪和不知所措呢。为何我们不能勇于说出对亲友的爱与赞美呢。为何没有更多积极正向的方式表达呢。这很值得我好好思考。
主持人朱卫茵也分享了她的故事。在她母亲去世前半年,她这个原本孝顺的女儿确没有去探望过她,她说其实是她的内心不敢面对妈妈生病后的样子,害怕失去自己的母亲。这让她在母亲去世多年后一直无法原谅自己。她深爱她的母亲,可能人的本性都会惧怕死亡与分离。不看到似乎等于母亲可能会一直好好的,这样的假象欺骗自己。我想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他了解死亡,但我们是不是可以不那么惧怕死亡?我们可以去试着了解更多生死的议题,打开勇气的大门,而不是去避讳它,我想我们在这当中应该可以学习到更多人生智慧以及自我生命存在的态度。
很感恩、也很有福气老天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够为安宁病房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让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更多。
笔者后记:花精在面对生死议题的时候又能怎么帮助我们呢?
谈到死亡每个人第一反应就是恐惧害怕。癌末病人也通常害怕黑暗、夜晚,病人和家属害怕分离……如果你的恐惧是可以叫得出名字的已知的,这个时候你可以使用构酸酱Mimulus花精。她会给你一种默然的勇气去面对恐惧。如果你的恐惧是一种莫名的没有任何原因的,那你可以使用白杨Aspen花精,她会让你的内在感觉到安详与无所畏惧。
愧疚是我们一生一直在做的功课,学会原谅自己才能够让我们真正学会放下。如果你总在愧疚中、自责中、罪恶感中无法自拔,松树Pine花精可以帮助你,她能够让你接受并尊重自己。
面对挚爱亲友的去世即使过了很多年,依旧让你刻骨铭心吗。你是否还一直无法走出那个伤痛呢。圣心百合Star of Bethelehem花精可以舒缓你内心的伤痛。让你在爱与祝福中珍惜身边每一个人。如果你常常回忆到和已逝亲友过往的点点滴滴,而一直对当下生活缺乏关注,你可以用圣心百合花精+忍冬花精一起服用,效果会更好哦。
很推荐大家去看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出自博客: 英国巴赫Bach花精
相关问答
有没有女14来解说下女澡堂里发生的不得不说的事情
1个回答2024-02-09 09:17
澡堂里发生的事只有一件——搓澡。我不觉得这有啥可说的。
家长进课堂讲什么 家长课堂之教子有方 小学家长进课堂教案
1个回答2024-02-20 20:16
有效的随机教育常常是多种教育手段的灵活运用或综合体现。它虽然不像专门的教育活动那样历时较久、层层展开,但如果运用得当,同样可以对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强化和内化起到不可或缺的、欲专门的教育活动相辅相成的...
全文
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个回答2024-02-13 05:55
 1、老师要有亲和力,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教师要给学生亲善、和蔼之感。且莫过于严肃,让学生觉得教师严厉,不好接近。交流中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和赞赏学生,以便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全文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第四课堂指的是?
1个回答2022-09-21 18:26
我没有查到一些权威的解释,好像目前说法还没有统一,根据我查到的结果,大致如下: 第一课堂: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 第三课堂:实践教学; 第四课堂:网络课堂。 说的不对,请勿拍砖,欢迎交流。
五年级14课和15课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04 00:36
14课,我回忆小时候父亲给我上的生动的一课,让我在人生道路面临挑战,让我知道通往广场的路不只一条的真正含义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1个回答2023-02-03 06:52
课堂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氛围轻松愉悦,这样的课堂是好课堂。 好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该是活跃的。和老师的互动应该是积极的。
如何调动课堂气氛 大学课堂 英语课
1个回答2024-01-24 14:49
小组讨论:给出话题,自由发挥,常用来引出教学内容 角色扮演:经典电影动画片段,或自编故事,发挥创造力 故事接龙:老师给一句话或一系词语,从第一个同学开始自由讲故事,每人一小段,全班轮一遍,最后一...
全文
一棵树,三堂课这篇文章讲了哪三堂课?这三堂课给了你什么启发?
1个回答2024-03-01 22:18
①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发展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 ②   财富是诱人的,像我家门前那棵桃树的果实。只...
全文
14~17课文讲解
1个回答2024-02-18 10:10
麻烦你把问题说具体一点 追问:14~17课文我没会,再教教我,谢谢 追答:这个没法为你解答 加油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