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舌尖上的中国》的文体写一篇短文

2023-12-29 00:02

3个回答
《舌尖上的中国》
作为一个忠诚的吃货,不可能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如此火爆时无动于衷。当我屁颠屁颠流着哈喇子观看着那一种种闻所未闻色味俱佳的美味的同时,流着口水的同时还有泪水。也许我体会到了那比吃更可贵的情感……

无可否认的是,这部纪录片在“勾人馋虫” 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网友们大呼“受不了”,不看《舌尖上的中国》 不知道全中国竟然有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汆乌鱼子、黄鱼鲞;还有那些听着就口水吧嗒的菜:腊汁肉夹馍、醉湖蟹、梅菜烧肉……看完这部片子,大家的口水都止不住了!《舌尖上的中国》,讲的是天南地北的中国美食,可谓包罗万象,此片看后必然让你垂涎三尺,都说民以食为天,想要减肥的朋友们看片要三思哦!至于我,反正没hold住~~

但是,《舌尖上的中国》给人带来更多的是感动。看着冬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挖藕人吃着用自己双手挖出的藕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泪,多可爱的中国!

那是一个令我记忆犹新的片段。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老黄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县城里去卖。一年中最冷的两个月,老黄可以卖出15000个黄馍馍,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上碾,揉面,发酵……每一个过程都让人感到温暖。当老黄赶着驴磨糜子时,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老黄驮着700个黄馍馍的车子上时,当老黄拼命蹬着车子赶路时,当有人买老黄的黄馍馍时,当老黄自豪地说自家的黄馍馍最好吃时,当老黄卖黄馍馍吆喝时,那笑容,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快节奏生活中,生活在繁华浮躁的城市中,久违的真诚的笑容!那从片段中流露出的人文关怀与脉脉温情,令人回味……

《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用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的中国各地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美食纪录片,它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原味的中国,带着土地的气息和米面的甜香。

这是盐的味道,风的味道,山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久违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与故土、乡亲、质朴、勤俭、坚韧等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首先写具体特产怎么来的,注意细节。最后你记住要承载着什么,比如幸福,坚忍等等东西。

下面我给你看下他的旁边风格你借鉴一下。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场面年年上演。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

们。
佛语说得好,不苛求,该来的就会来,遇事不要烦恼,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努力过,对了也罢,错了也罢,生活就是一种简单,心静了就平和了。 不要去拒绝忙碌,因为它是一种充实;不要去抱怨挫折,因为它是一种坚强;在心灵间感悟人生中的慧智和成熟,不要去拒绝微笑,因为微笑是你最大的魅力!
相关问答
舌尖美味是什么短语
1个回答2022-11-04 01:22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舌尖是偏。美味是正。舌尖上的美味是美食的意思。舌尖可以理解为吃的,引申为美食。 说到美食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山珍海味,还有就是街边小吃,不是所有人对美食的标准都是一样的,美食没...
全文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舌尖”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17 03:50
就是讲的中国美食.一讲美食谁不喜欢.所以现在收视律是最高的.
舌尖上的心跳大结局剧情舌尖上的心跳大结局剧情介绍
1个回答2024-03-17 18:45
《舌尖上的心跳》大结局:林可颂靠着艰苦、勤奋的训练,终于获得了厨艺巨大的提让碧升升,再加上她本身就具备超越常人的味觉天赋,所以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是比一般人好吃很多,而且她已经练就了自己独特的厨艺技巧,...
全文
写一篇以"舌尖上的________"为题的作文,要快谢谢了
1个回答2024-01-18 10:51
舌尖上的国庆节 国庆节长假,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好似一个个音符,串成欢乐的乐章,醒目的条幅随处可见,活像一根根蜡烛,点燃激情的岁月;还有那迎风飘扬的彩旗,排成一列。像高昂起头的士兵似的,让祖国母亲看...
全文
舌尖中音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3 10:38
舌尖中音 由舌尖和上齿龈对发音气流构成阻碍而形成的发音。 有d, t, n, l 4个声母。舌尖可以上翘,抵在上腭的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的阻碍。其中,利用舌尖抵在上齿龈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叫做舌尖...
全文
舌尖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19 02:16
舌尖,指舌体前2/3可游离活动部分的前端。舌的前头的部分。中古时音韵学产生并逐渐成熟,在分析汉字(汉语音节)的声母时,分为舌音、牙音、喉音、齿音、唇音等。舌音又分舌头和舌上。舌头即指舌尖。
舌尖中音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7 14:35
  舌尖音(舌尖中音)有:d t n l,舌尖音组词:爸爸、腾飞、泥泞、老师。舌根音(舌面后音):g k h,舌根音组词:哥哥、蝌蚪、喝水。舌面音(舌面前音):j q x,舌面音组词:经济、奇怪...
全文
舌尖音作品
1个回答2024-04-05 18:45
舌尖音指舌尖顶住或者接近门齿、齿龈、硬颚而发出的辅音。 舌尖音包括: 齿音或舌尖前音 齿龈音或舌尖中音 卷舌音或舌尖后音 齿颚音 除了马拉雅拉姆语以外,一般语言没有舌尖前塞音和舌尖中塞音的对立。例如...
全文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节目类别
1个回答2024-04-10 23:21
展开全部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的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
全文
舌尖前、后、尖、边音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5 20:03
普通话语音中的z、c、s,d、t、n、l、zh、ch、sh、r都是舌尖音。其中舌尖前音有z、c、s,舌尖中音有d、t、n、l,舌尖后音有zh、ch、sh、r。舌尖音指舌尖顶住或者接近门齿、齿龈、硬颚...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