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荆轲刺秦王

2024-01-02 18:29

1个回答
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流传已久,对于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人们各有说法,褒贬不一。这里笔者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荆轲的做法错误,理由是秦国统一了六国。众所周知,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因此,荆轲的做法阻挡了中国统一的进程,所以是错误的。笔者认为,荆轲这样做的后果无法太绝对。秦国的国力强大是事实,但与此同时,有赵国,齐国等国的存在。刺杀秦王后,秦必有内患。受压迫的人们或许会起义,而这时,其他大国的发展不会停止。强者必然吞并弱者,这是浅显易懂的道理,而且战国到今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相距有多远?由此可知,无论刺秦王与否,都应该不会对中国的统一进程造成多大的影响。

笔者认为,应该从荆轲本身来看待这件事。

在《史记》中作者有言: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这才是荆轲刺秦王这件事的重心所在。

荆轲是有心刺秦王的,为此,他下了大功夫。他自己的计划也十分完善,用樊将军的首级和地图为手段夺得信任,并且将匕首淬上毒药,卷在地图中。这个方法可以说是十分完备了。在易水送别之中,因太子催促,荆轲发怒,但他并没有借此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而是直接出发。这些都可以看出荆轲“不欺其志”。荆轲走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一个人要有多绝对的意志,在生死的面前可以做到头也不回呢?这正是荆轲是珍贵之处啊。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荆轲的勇敢与正义。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受着秦王暴政的痛苦,又有多少人敢于站出来,用一己之力,迎万乘之势呢?如此一来,荆轲的勇毅是可以被认可的,是不可小觑的。荆轲的行为,不仅关系着自己,还关系着多少人啊!他的行为只要是站在正义的一方,那么胜利与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荆轲所做的,志向和意图都很明显。他是勇敢的,正义的,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这些东西我们都需要看到。

吴铭翰1812****
相关问答
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2-09-28 05:13
机智勇敢,文武双全。
荆轲刺秦王的荆轲简介
1个回答2024-02-20 10:02
荆轲(? - 前227),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卫人称他为庆卿,而到燕,燕人称他为荆卿。荆轲喜欢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曾游说...
全文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要等的人是谁啊
1个回答2023-01-31 19:50
是盖聂,徐夫人心中最佳人选,荆苛曾与此人发生口角,多亏宋意解围,他也是武平的朋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20:28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
全文
“荆轲刺秦王”的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23 07:55
一去不复返!
荆轲刺秦王
1个回答2024-02-07 09:49
盖聂 希望对你有帮助
荆轲刺秦王前的心理活动?
1个回答2022-09-29 13:06
成功乎 失败乎
出自《荆轲刺秦王》的成语、名句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4 20:56
《荆轲刺秦王》 相关成语共有以下几个: 1、图穷匕见 [ tú qióng bǐ xiàn ]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
全文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09:04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
全文
荆轲刺秦王的成语是啥
1个回答2024-01-22 05:18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