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安有哪些名人雅士对淮扬美食的评价有哪些?

2024-01-04 16:25

1个回答
淮安地区的文明史,据考古证实,最早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秦时置淮阴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在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一举成为江淮重镇,先为兵家必争之地,后为南北漕运襟喉、河务重地。宋时设楚州,元初升州为路,明初改设淮安府直至清末,先后有淮阴、山阳、楚州、淮安等建置名称。民国三年废府设淮扬道,负责淮扬地区的政事和军事的淮扬道尹、淮扬镇守使衙门均设于淮安。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这里不仅名人豪杰迭出,而且也孕育了璀璨的江淮文化。并且和扬州等地共同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淮扬菜系的发端、发展、兴盛繁荣的历史进程,是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在淮安地区的烹饪历史,最早可上溯至六七千年前。楚州区“青莲岗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中,用于饮食的陶器如钵、鼎、杯等占有相当比重,表明当时人们的饮食已达到较高水准。《尚书。禹贡》“淮夷暨鱼”的记载,表明当时淮河下游的部落居民已经将当地名产蚌珠与鱼作为贡品。把鱼作贡品,其中势必包括对鱼的独特烹制技术。秦汉以后,关于淮安地区美。食的记载频频见于典籍。西汉时,出生淮安的汉赋大家枚乘在《七发》中描绘的美食,如“笋蒲配小牛腹腴、烤兽脊肉薄片、烹野鸡、烹秋蔬”等,就是家乡的精美菜肴。历代文人雅士,如李白、苏东坡、杨万里、梅尧臣等,都留下了赞美以淮安地区特产为原料烹制的美食佳肴的千古篇章。如“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苏轼)“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杨万里)“食鱼何必食河鲂,淮浦雪鳞更腴美。”(梅尧臣)“髫龄即以文呜于淮”的淮安人吴承恩在《西游记》第八十六回中写了一餐野菜素斋,一口气列出30多种家乡野菜佳品,其中黄花菜、马兰头、蒲根菜、枸杞头等,至今仍为淮扬名菜名点的常用原料。至明清时,淮安地区菜肴已形成完整体系,并与扬州等地一道共同推动淮扬菜系的繁荣发展,使之成为集南北美食之长的一大菜系,成为当时南方菜的代表。《清稗类钞》明确指出:“肴馔之有特色者,为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充分证明作为淮扬菜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淮安地区菜肴在当时已经成为中华饮食的一个重要流派。
相关问答
淮扬美食及传说
1个回答2024-02-02 02:30
  清炖蟹粉狮子头   编辑本段原料:   猪肋条肉800克,青菜心12棵,蟹粉100克,绍酒10克,精盐20克,味精1.5克,葱姜汁15克,干淀粉50克。   编辑本段做法:   一、猪肉刮净...
全文
淮扬菜的饮食文化
1个回答2024-03-11 10:09
刘风诰《个园记》说:“广陵甲第园林之盛,名冠东南。士大夫席其先泽,家治一区,四时茶木,容与文宴周旋,莫不取适其中。”这段话中点出了三个主题词:园、文、宴。 园林 文人 饮食,从来就是三位一体地鼎立...
全文
淮扬的淮扬方言
1个回答2024-03-28 22:29
《江苏省志·方言志》中所说的淮扬方言,大致包括江苏省扬州市、淮安市、镇江市、盐城市及滁州市部分地区,相当于江苏省内除了南京方言之外的洪巢片地区。其语音特点有: 1、不分平翘舌音,其中扬州片、淮安片都...
全文
扬州淮海路食尚煮意的电话
1个回答2024-03-16 01:43
扬州食尚煮意(淮海路店):0514-8734**** 扬州食尚煮意(扬子江店):0514-8298**** 扬州食尚煮意(1912店):0514-8792****
表扬学生回答的好的评价语
1个回答2024-02-09 12:26
表扬学生回答的好的评价语积极回答问题,并能答对,是同学们的榜样。
熊博士辅食机怎么样,好用吗,看评价
1个回答2024-03-15 11:08
不建议买辅食机哦 辅食研磨碗就足够了
如何评价《最好的我们》中的余淮?
2个回答2023-01-27 02:27
余淮是一个帅气的学霸,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但可能这种人都有一个通病,情商低,虽然余淮会教耿耿许多学习的方法,但是在余淮生气以后选择的是不理耿耿 。
如何评价淮上的新作《破云》?
1个回答2024-02-06 23:03
如下: 1、《破云》连载至今,情节环环紧扣,案件跌宕起伏,画面感极强,最为喜欢的是作者对于主角的设置。流畅烧脑的故事情节,感情线的细腻描写,人物性格的推进探索,对缉毒这个题材的把握。另外破云的分镜...
全文
如何评价美食
1个回答2024-03-17 23:35
楼上的说得挺好,不过漏了两个了——“香”和“意” 而且也不是这个型哦,是这个“形” 也就是—— 色、香、味、意、形 现在还发展出“养”也作为其中一项评价标准,也就是——色、香、味、意、形、养...
全文
如何评价美食
1个回答2024-03-19 03:47
楼上的说得挺好,不过漏了两个了——“香”和“意” 而且也不是这个型哦,是这个“形” 也就是—— 色、香、味、意、形 现在还发展出“养”也作为其中一项评价标准,也就是——色、香、味、意、形、养...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