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钻不完的圈儿 ——莫言小说《木匠和狗》的主题分析

2024-01-04 23:14

1个回答
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老和尚经常讲着这样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

前一段时间,电视娱乐节目中有一对叫刘亮和白鸽的演员表演小品,也很有意思,绑匪和一个小姑娘的台词:

绑匪:你被绑架了    白鸽:谁呀    绑匪:你  白鸽:咋地了    绑匪:被绑架了    白鸽:谁呀    绑匪:你    白鸽:咋地了    绑匪:被绑架了!!白鸽:谁呀……

一个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一个是永远没有结尾的对话,显然刘亮白鸽的台词是受到前一个故事的启发创作出来的。可以肯定的说,这两个故事都是人们编排杜撰出来的再简单不过的语言游戏,然而却被人们欣喜的接受。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说,其实这是一种文学艺术。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为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从莫言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这位诺奖得主十分深厚的生活底蕴。不止在“高密东北乡”这块文学土壤上构筑了大量的生活题材,而且在整个他生活过或熟知的地方,都有着他充分的创作营养。

《木匠和狗》叙述了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作者构思巧妙,文章开篇就暗示了这个情节:钻圈的爷爷是个木匠,钻圈的爹也是个木匠。钻圈在那三间地上铺满了锯末和刨花的厢房里长大,那是爷爷和爹工作的地方。村子里有个闲汉管大爷,经常到这里来站。站在墙旮旯里,两条腿罗圈着,形成一个圈。袖着手,胳膊形成一个圈,甚至于“管大爷”姓“管”,这“管”子本身不也可以看作圈吗?“圈”就是故事的轨迹——永远讲不完。“圈”就是生活。爷爷、爹生活在木匠这个圈里,钻圈本身就是圈;“闲汉管大爷”更上从胳膊到腿都是个圈,人们永远跳离不出“圈”。

小说描写的主人公是管大爷,管大爷的形象是“闲汉”,所以作者开篇即交待“闲汉管大爷”。闲汉成年无所事事,常常到钻圈家看着钻圈的爷爷、爹干活,虽然并不十分受欢迎,但是也并不甚令人反感。管大爷最大的用处是讲故事,讲木匠和狗的故事。仅听题目,就足够吸引人,然而,管大爷讲起故事的特点是,似乎信马游缰,满嘴跑火车,想到哪便讲到哪,提起一个话题便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说。从一个话题延伸到另一个话题,从一个故事衍生出一个又一个故事,从一个人,牵出了一个又一个人。小说于是以“木匠和狗”故事为线索,“忆故事——讲故事——写故事”。通过变换叙述主角,展示了几代人百余年的生活旧事。

在管大爷讲故事过程中,首先通过管大爷与爷爷、爹的闲谈中,揭示出管大爷对生活贫富的态度,同时也说出了:钻圈“你长大了,一定也是个好木匠,因为‘龙王的儿子会凫水’”其实这不仅仅是管大爷的思维定式,事实上,是借管大爷之口,揭示了数百年来人类生活的一个规律——管大爷的思想也固定在一个“圈”里正是过去人们生活方式的真实反映。即而,沿着管大爷故事思维这条线,牵出了“木匠和狗”这个故事里的故事主人公村头木匠“李大个子”,再从这个故事里牵出“钦天监”,再从钦天监牵出管大爷的爹“管小六”的故事,从“管小六”的故事里,又牵出了乡里新来的书记“胡长清”的故事,从“胡长清”的故事里又牵出了钻圈爷爷的“老舅爷”的故事,“老舅爷”故事里引出了“李举人”……

小说在叙事安排上,以“木匠和狗的故事”为中心,转换了三个叙述主角。第一个叙述主角管大爷,以“闲汉管大爷”之口讲故事,虽然管大爷意在讲“木匠和狗”的故事,但是由于以他的信马游缰叙事方式的为线索,管大爷所讲的故事却几乎都是“故事外的故事”。以至于直到管大爷死后,也没有把故事“讲”完。而“木匠和狗”这个故事的第二个叙述主角,变成了年纪已经六十多岁的当年的听故事的小孩子“钻圈”,而听故事的人换成了和当年“钻圈”年龄一般的“嗵鼻涕的小孩”。

而“钻圈老了……翻来覆去”一辈子讲了“就是那一个故事”——木匠和狗的故事——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又过了三十多年,交给了第三个叙述主角:“嗵鼻涕的小孩”。

从管大爷到六十多岁的“钻圈”最后到三十多年后“嗵鼻涕的小孩”,一个故事讲了大约150多年。

而经过三个人之口(笔),“木匠和狗”故事的已经演化为两个差异很大的版本。而经过“嗵鼻涕的小孩”写出来的故事,尽管终于叙述了“木匠”和“狗”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故事的结尾仍然留下了大大的悬念,仍然是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

阅读完全文之后,我们才发现,作者把读者也带进一个圈子,小说《以木匠和狗》为题,不看正文,读者必然是要描写两个形象“木匠”和“狗”。但是作者却只是以“木匠和狗”这个故事为线索,言的是其它,使人们开始读起来似乎在云里雾里。

故事跨越了150多年或者更久,通过故事里的故事,牵出了许多人和事,每个故事都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内容,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思想,小说的主题是十分丰富的,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物质的各种态度,爱恨恩仇。虽然这些思想也都是比较深刻的,但是我以为,这些还不是作者想要最终表达的主题。因为我们从作者所采用的纵横捭阖叙述手段来看,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是生活本来就是个“圈”,人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钻”进“圈”里,一辈又一辈,生活在故事里,而故事不管怎样看似离奇,其实都极为简单,就象是“木匠”和“狗”这样简单。当然在这个“圈”中,要遵重和谐,尊守平衡,遵守规则。

生活就是讲不完的故事,生活永远止境,故事也永无止境。
相关问答
谁看过莫言的《木匠和狗》
1个回答2023-04-01 03:50
我想应该是因为莫言想告诉大家的是弱者也有尊严!
莫言的《木匠与狗》最后讲的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06 03:00
木匠做活需要砍树,树少则鸟少,鸟少那个以打鸟卖鸟为生的就没活路了。
莫言木匠和狗为什么活埋
2个回答2023-12-02 17:24
题主是否想询问“莫言的《木匠和狗》李木匠为什么被活埋”?。根据查询小说《木匠和狗》简介信息显示,管小六黄雀在后,利用狗为李木匠量身定做的大坑,把李木匠活埋了,李木匠,是被躲在大树后面的大狗偷袭致死。《...
全文
谁看过莫言的《木匠与狗》,最后结局我怎么看不懂,尤其是木匠说的话。
1个回答2022-09-23 07:41
莫言在给孩子讲故事,讲完了好让你困觉..
木匠和狗 木匠最后讲的话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11 11:00
因为管小六信春哥,可是木匠不信,狗怒了:你竟然不信春哥,想埋了他,没成功,临死前召唤了自己的盟友管小六,终于了结了木匠。 这篇文章很深奥。
木匠和狗中管小六为什么恨木匠
1个回答2023-11-17 19:16
在《木匠和狗》的故事中,管小六之所以恨木匠,是因为木匠不相信春哥,并试图埋葬春哥。管小六对春哥的信仰深信不疑,而木匠的行为让他感到愤怒和失望。
木匠和狗的介绍
1个回答2023-03-04 14:12
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所写的一部短篇小说,收录于《收获》 2003年第5期。主要讲述人生活得要有尊严还要有爱心,不只是人,任何生活在世界上的生物都要有尊严和爱心。
小狗莫名的害怕钻到床底下
1个回答2024-01-30 16:22
狗是视觉能力 听觉能力 嗅觉能力 和自然感知能力都比人类强的多!远处工地的声音  附近发情的母狗等等 均能让狗焦躁不安 或者异常兴奋!而犬表达的方式就只有吠叫和一些肢体语言...(另外我们要理...
全文
木匠和狗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3-02-20 12:30
作者:莫言 《收获》 2003年第5期 好像有些诡异的小说,一般都读不懂。 但是里面有很深的含义,讲述人生活得要有尊严还要有爱心,不只是人,任何生活在世界上的生物都要有尊严和爱心。
关于木匠的传记有哪些? 除了关木匠传
1个回答2024-03-10 02:00
《梓人传》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梓人指木工,建筑工匠。本文讲述了有木匠来敲翡封叔家宅的门,希望租间空屋子居住,用替屋主人服役来代替房租的故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