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讲的是什么故事

2024-01-05 04:26

1个回答

月亮和六便士讲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伦敦的一个证券经纪人,有妻子有孩子,过着普通平淡的生活。忽然间有一天,他放弃了工作,离开了妻子,独自一人跑到巴黎。所有人都认为他着魔了,他的妻子坚定地认为他在外面有人了。然而。

当第一人称的作者带着所有人的疑问,去巴黎见到思

特里克兰德的时候,却发现他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说是要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

追求梦想,多么浪漫的字眼,然而我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却觉得这个追梦的过程好残酷。思特里克兰德性格暴躁,一言不合就骂人,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经常连饭都吃不上,还要买颜料画画。除了作者和他有一点交情之外,还有一个叫施特略夫的画家一直很欣赏思特里克兰德的画作。

认为他是个天才,一直在接济他,甚至在他病得快要死的时候,好心地把他接到了家里照顾他,结果,他却把人家深爱的妻子迷跑了,最后他的妻子患病而死,施特略夫万念俱灰,远走他乡。

按照正常套路,一个故事的主角不是应该有主角光环么?纳尼,主角竟然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如此不堪的“渣男”。我都做好感动的姿势了,你竟然给我看这个?

故事的后半段思特里克兰德去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直到去世,作者没有再见到他。所以后来的故事都是作者去询问那以后见过他的人——船长。

流浪汉、医生,从别人的口中拼凑出他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到了塔希提岛以后依然坚持创作,依然困顿不堪,每天与流浪汉们一起找晚上睡觉的地方。

后来,他与当地一名土著姑娘结了婚,还生了三个孩子。最后孩子们都死了,他自己也得了麻风病,在生病的日子里,他依然坚持作画,终于在临死前,在自家的墙上完成了一副巨作,却要妻子在他死后将整幅画连带房子一起烧掉了。

相关问答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六便士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13 22:52
读过毛姆《人性的枷锁》,其中有描述廉价地摊书的价格是六便士!所以借此发散,联想到,六便士是任何人们为之忙碌的对象,但是其实最终的对象就是抬头可见的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 这部小说的英文名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0 16:20
  你好,这部小说的英文名是   《月亮和六便士》是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完成于1919年。毛姆,一个出生于法国的英国人,他是以戏剧成名的小说家,也是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骑士...
全文
月亮与六便士英文
1个回答2024-02-11 00:19
月亮与六便士英文  The Moon and Sixpence;  《月亮和六便士TheMoonandSixpence》是2018年9月1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 毛姆 。  ...
全文
月亮与六便士讲的什么?
1个回答2024-02-05 04:25
月亮和六便士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
全文
《月亮和六便士》主要内容简要
1个回答2024-03-12 04:22
简要: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
全文
《月亮与六便士》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3-31 23:25
            《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作者认可歌颂的人,是在世俗庸碌的生活里忽然听到了内心来自灵魂的呼唤,从而不顾一切抛弃一切世俗中看重的东西,去投入自己的梦...
全文
月亮和六便士讲的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05 03:01
月亮和六便士讲的是一个抛妻弃子的故事。 月亮和六便士的主要故事内容是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
全文
月亮和六便士
1个回答2024-02-07 03:43
[美]  欧文·亚隆 约瑟夫·布雷尔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弗里德里希·尼采是一个哲学家,拒绝亲密关系时常思考存在,人生的意义等哲学问题,有自杀倾向。路·莎乐美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俄国女性,曾背叛过尼采...
全文
月亮和六便士是大人的书还是孩子?
1个回答2024-03-02 09:31
是给大人看的书。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
全文
《月亮和六便士》到底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05 11:31
      《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买了很久,几次翻阅却很难沉下心去看完……直到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的阅读心得,才重来细读。后来看到知乎上说,这是一本“弃读率”很高的书,心内颇自我安慰一番,...
全文